专栏名称: 腾讯
腾讯公司唯一官方帐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 ·  昨天  
白鲸出海  ·  ChatGPT官宣周活过4亿,TikTok重 ... ·  2 天前  
白鲸出海  ·  跨境电商 “卷”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

鹅厂牵头承建!医疗影像AI国家级平台要来啦

腾讯  · 公众号  · 科技公司  · 2021-03-03 18:51

正文

深圳,腾讯滨海大厦,一场会议刚结束。


名字有点长: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启动仪式暨论证会


简单来说,是科技部要做一批平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其中,由腾讯公司承担建设 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这个平台的意义嘛,就是将AI更好和医疗影像结合,让更多疾病被早早发现。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AI对医疗有啥用。


你懂的,癌细胞爱捉谜藏,很多人发现自己患癌时,已经是晚期了。


而AI,可以辅助医生早点揪住它。


有研究统计,医疗数据中有超过90%的数据来自于医学影像。


人工智能通过大量学习 庞大的医学影像数据 ,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病灶区域定位,从而减少漏诊误诊问题,并能有效缓解医疗人员阅片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举个栗子,腾讯发布的首款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 腾讯觅影 协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的医生们,在两个月内为24000多名患者进行了肺部CT诊断工作。


那么,能不能有更多“腾讯觅影”呢?


(毕竟医学影像种类繁多,疾病种类更是数不胜数。)


不止是腾讯自己能做出,医院、科技企业也能做这事。


只是,路有点难。


难点一


开发一个类似“觅影”的医疗影像AI,需要大量的标准化图像,但这些数据往往难以获取,再加上硬件建设……


总之,产业起步成本非常高。


难点二


最后做出来的产品,需要对患者负责——精准度、质量要有保障。


实际中,各个公司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存在不够规范,比如,对医疗器械研发质量体系准备不充分;数据使用不规范。


难点三


产品好不容易做出来,到了落地环节,卡住了。


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和医院脱节,没有挖掘出临床真实需求。其次,做出来的产品,难以接入医院现有医疗器械或软件。


(三大难关,每一个都卡在了脖子上。)


好在,医疗影像AI的攻坚克难,获得了国家层面的支持。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面向2030年,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


“人工智能2.0”被选为重大科技项目之一。


2017年,科技部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由腾讯公司承建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三年来,孵化了多项医疗影像人工智能产品,参与或发起制定相关行业标准10余项,取得发明专利300余项,沉淀了大量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产业化能力和工具。


未来,三个“卡脖子问题”,还将进一步得到解决。


术业有专攻。为做成这件事,腾讯还拉上了他们——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明峰医疗、广州互云、医渡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海纳医信等10家单位。


方案也有了。


今天的论证会上——


腾讯在内的成员单位,分别提出实施方案,破解上述“卡脖子问题”。


会议现场


解法一


通过共性技术开放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化,降低产业门槛。


过去,各家互联网公司,为开发医疗AI,吭哧吭哧找标准化图像。费时费力不说,找到的还不一定能用。


有了平台以后,一切变得简单。既要让图像脱敏——保证患者隐私,又要让它真正能用。


解法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