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方位加强党的建设,更加夯实政治机关基础。
要持续深化党的理论武装,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固化党纪学习教育、行风建设等成果,充分发挥党建品牌辐射力,提升机关党建水平,通过有序开展干部调整等优化干部激励举措。
二是全链条服务经营主体,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要持续深化“一件事”改革,事前更加便捷市场准入,事中加大惠企政策供给、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坚持包容审慎监管、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事后打造退出便利化高地。
三是全链条支撑产业发展,更加科学配置质量要素资源。
要以质量强企强链强县为牵引,围绕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和“1028”产业,完善“三链三平台”质量联动提升常州模式,推进动力电池、轨道交通质量强链重点项目,加快智能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国家氢能装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动力电池碳足迹标识认证全国试点。
四是全链条提升知识产权水平,更加突出服务质效。
要推进知识产权服务链和重点产业链全面融合,大力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推进“3+N”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市“启明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全链条。
五是全链条守护安全底线,更加系统保安全惠民生。
要强化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从地头到餐桌全链条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完善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药品安全协调机制,落实生产企业“源头赋码”、销售单位、消费者“识码用码”的“一码贯通”机制,突出特种设备重点深化隐患排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