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
李开复
via | 新京报传媒研究(id:xjbcmyj)
在创刊十三年之际,新京报把自己过去的部分文字,汇集成册,向公众展示了自己曾经的记录和思考以及努力的过程。新近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这套新京报十三周年丛书,共四本,包括《使命:新京报为什么行?》、《唤醒良知:新京报社论(2015-2016)》、《书里淘金:新京报荐书(2015-2016)》,以及《创客:寻找影响未来的伟大公司》。
▲新京报13周年系列丛书《创客》《书里淘金》《唤醒良知》《使命》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年2 月,该丛书已在新京报传媒研究微店上架,
点击此处可进入选购
《创客:寻找影响未来的伟大公司》,是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大型活动报道内容的第二次结集,其内容涵盖互联网时代创业的各个层面,既有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有各个行业创业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的介绍,覆盖了当下创业最热门的内容创业、移动医疗、VR、移动直播、人工智能、教育、出行等多个领域,对创业者而言,极具资料和指导性质。
创新工场董事长、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导师 李开复
今天推出
《创客:寻找影响未来的伟大公司》
一书的序言,
为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
代表导师团所作。李开复自2015年起担任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项目的导师。2017年,创投领域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一起来听李开复的讲述。
《
创客:寻找影响未来的伟大公司
》购书戳这里~
从2015年初,受新京报社长戴自更邀请,我担任寻找中国创客导师,不觉已有两年。就在昨天,其玲(新京报创客报道部主编林其玲)十万火急得找到我,说寻找中国创客第二季书稿即将付梓成书,希望我能代表导师团作序。我欣然应允。
戴自更社长是我的老朋友,他既是一位资深媒体人,也是一位资深创业者。他能将自己的时间、经验,毫无保留地和年轻的创业者分享,让人尊敬。
作为一家时政、评论、深度调查见长的都市报,新京报能够以如此大的投入,参与到中国创业投资领域,着实让我意外;还让我意外的是,戴社长说,新京报不是在简单做一场大赛,而是要打造一个中国创客的标准和平台,找到能影响中国未来的伟大创客,并且成为这批伟大创客的聚集地;更让我意外的是,这家媒体的强大执行力。我一直认为,在中国创业,执行力比创造力更重要,新京报的寻找中国创客团队显然具备这样的创业气质。在新京报2015年的创刊酒会上,我就毫不吝啬的表达了这个观点,时至2016年底的今天,我依然这样评价。
做中国创客导师的这两年,正是中国创投界寒冬弥漫的两年。我要对这本书的读者说的是,我对中国创投的未来一直保持高度乐观,即使在最冷的寒冬,中国也遍地是机会。所谓的寒冬,只不过是中国互联网趋势正在发生改变,原来的一些路径走不通了,所有那批还在沿袭老路的创业者,感到道路变得崎岖。
这些正在发生的重大趋势变化有两个。第一个是,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国家,但是其用户成长率在下降,这就意味着,过去那种依靠人口红利的创业模式,仅仅靠烧钱、烧用户,之后再琢磨怎么赚钱的模式已经不是最好的模式,因为中国互联网人口已经接近饱和。
第二个变化是,虽然国内的APP总量在快速成长,但实际非活跃的APP,也就是僵尸APP却是越来越多。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也看到一些人口红利创业模式在做向下一步的自然延伸。从七年前五年前看过来,一个企业往往先是依靠人口红利做起来,然后慢慢找到赚钱的方法,而它所在的行业也会从刚开始的蓝海变成红海,从很多竞争者变成少数的,直到趋于垄断,所以看到美团也好,58也好,现在都是通过合并来寻找下一步最大成长的机会。
另外,这一轮的互联网寒冬与目前市场的估值过高也不无关系。在VC眼中,现在的项目太贵,在创业者看来,又找不到投资。卖者不愿意降价,买者不愿意付费,所以市场就会变得冷清。
就像另一位中国创客导师雷军说的那样,创业者要顺势而为。顺应时代趋势,创业者会发现资本依然在疯狂的追捧着。
比如,今年寻找中国创客平台上的参与企业里,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企业数量就明显增加。2016年年度中国创客的获奖名单里,几乎都用到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有一半是大数据驱动的公司。这和创新工场的观察也是吻合的,我们在2016年也正式启动了“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投入崭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孵化。毋庸置疑,中国正在进入科学家创业时代。
技术创新愈发受到投资界青睐。过去一年,中国投资界从“不关注技术”向“只关注技术”转换,中国将成为高科技创新创业的顶尖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应转变对人工智能狭窄的定位。不少人以为,人工智能就等于机器人,就等于无人驾驶。这些的确是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远不止于此。在日常生活中,所有正在使用的搜索、网购、叫车软件,背后都是一个人工智能引擎。甚至任何一个创业公司,当用户达到千万级别时,都需要人工智能。因为到达这个量级,公司所使用的系统绝对需要做一些判断:要推荐什么商品给用户?该精准投放什么样的广告?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运用人工智能引擎。从这个角度来看,做人工智能创业的,最好是已有互联网数据的公司。
人工智能市场前景最大的一个领域,应该是无人驾驶;银行、保险、券商、智能投库、AI量化基金等金融领域将能最快产生价值;医疗领域的癌症检测、基因个性化治疗,以及教育等领域对人类最有意义,这些领域都特别适合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崛起,中国很有机会。一是,中国教育有特别优秀的理工、数学底子,这可以发出威力。二是,可快速训练大批的年轻人。三是,传统企业比美国落后,但人工智能注入进去,就会产生很大的价值。四是,中国市场孕育的应用到C轮需要人工智能;五是,世界领先的智能公司在中国很难成功,本土公司更有成功的优势。此外,中国对人工智能的约束少,政策利于人工智能发展。
我相信在“寻找中国创客”的过程中,我们能见证整个中国经济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从医疗领域的癌症检测、基因个性化治疗,以及教育领域的全领域,再到银行、保险、券商、智能投库、AI量化基金等金融领域。
一个充满高科技想象力的时代正在到来。
2016/12/16
▲新京报13周年系列丛书《创客》《书里淘金》《唤醒良知》《使命》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年2 月,该丛书已在新京报传媒研究微店上架,
点击此处可进入选购
新京报传媒研究
合作、投稿: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或加小编微信:quxiadeyu请注明来意
点击
以下
关键词
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8—10月新京报总编辑奖名单
|
《纽约时报》和《卫报》的年度候选书单
|
2016最佳小众杂志榜单
|
为什么企业公关总显得那么蠢?
|
纽约时报编辑最爱的2016年十大美剧
|
17张照片与朴槿惠饱经背叛的人生
|
吃瓜群众的十张面孔
|
2016年好看的新生杂志
|
聂树斌案的媒体底色
|
罗尔事件的新闻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