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温故社
知幽渺之理而收显著之效:从实验到理论,探索催化反应隐藏的信息与机理,打开催化过程“黑匣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温故社

【科普】AMR:催化剂设计助力高效氢能转化

科学温故社  · 公众号  ·  · 2024-06-15 21: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期视频聚焦“催化剂设计助力高效氢能转化”,根据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新波、钟海霞研究员团队的AMR述评文章“Coordination and Architecture Regulation of Electrocatalysts for Sustainable Hydrogen Energy Conversion”制作。欢迎观看!


作者解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当今世界面临着严重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人类正在积极探索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氢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清洁性的特点,被广泛认为是调整目前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系统的理想能源载体。

氢能产业链长,主要涉及制氢、储氢、运氢、用氢的过程。如果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绿电作为驱动力,实现氨、甲酸、水等储氢材料的“电能与化学能”转换,可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可持续氢能转换主要涉及以下三个过程:1)电催化分解水制备绿氢反应;2)电催化氮气、硝酸盐和二氧化碳还原合成储氢小分子,例如氨和甲酸等;3)电催化氧还原,氢氧化等用氢过程。高效电催化反应是可持续且高效的氢能转换过程的关键。电催化反应过程与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紧密相关,对其配位环境和组成结构的精确调控可有效加快催化反应速率,提升氢能转换效率。

有鉴于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新波、钟海霞研究团队在 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 上发表述评文章,围绕可持续氢能转换中关键催化剂的配位环境和结构设计展开了详细的讨论。欢迎阅读!

扫码阅读Account原文:

ACCOUNT

Coordination and Architecture Regulation of Electrocatalysts for Sustainable Hydrogen Energy Conversion

Miao-miao Shi, Di Bao, Jun-min Yan, Hai-xia Zhong*, and Xin-bo Zhang*

原文导读:
AMR,公众号:AMR材料研究述评 AMR Account | 长春应化所张新波研究员团队:可持续氢能转换:电催化剂的配位及结构调控


科学温故QQ群—科研爱好者集中地!(不定期发布讲座通知,分享录制视频)
微信群(学术交流/电催化/光催化/理论计算 /资源共享/文献互助 群;C1化学/生物质/单原子/多孔材料分舵) ,小编微信:hao-xinghua或alicezhaovip,备注“姓名-单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