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郎世宁等作 《纯惠皇贵妃朝服像》
御题: 《纯惠皇贵妃》
设色绢本 198 x 123cm
2015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2015年秋拍“大雅雍容——清代后妃肖像”专场上,郎世宁等作《纯惠皇贵妃朝服像》以3800万港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1.21亿港元落槌,
加佣金1.374亿港元成交
。
一幅妃子画像都这么值钱,若集齐了十几位皇妃的作品,那该有多少真金白银啊!
所以,真的有这样的画吗,长啥样?
往下看!请横屏观赏哦!
《心写治平图》,别称《乾隆帝后妃嫔图卷》,高52.9cm,长688.3cm ,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图卷展出时的文字说明为:“
乾隆元年(1736年)郎世宁等为乾隆皇帝和皇后、十一位妃嫔的画的像。其中皇帝、皇后、令妃为郎世宁所画,其余七人为郎世宁的弟子所绘,最后三人为宫廷画家续画。
”
郎世宁,意大利籍清代宫廷画家,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清朝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百骏图》即为郎世宁作品。
《百骏图》纵102cm,横813cm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不过在乾隆眼里,郎世宁虽为“三朝元老”,却一直有些“不懂规矩”,因为这位“洋臣子”总是上书要求给自己画肖像画——
在古人的传统观念里,对于画肖像画相当忌讳,因为肖像画是要被摆放在神位上用于祭奠的,换句话说,只有死人才要画肖像画。乾隆因此很不愿意听取郎世宁的建议。
后来郎世宁用欧洲君主都会让画师为自己画像,并悬挂在正厅供世人观赏的例子劝服他,并表示大清正逢盛世,天下太平,若是乾隆能够画出肖像画,让天下都一睹帝王威仪,岂不是让四方诸国更加宾服。
乾隆这才下定决心,让郎世宁也为自己绘制肖像画。
郎世宁 《乾隆朝服像轴》
待画像完成之后,乾隆仔细端详着这幅肖像画,觉得画中的自己英明神武,器宇不凡,切实显出了大清君主的威仪。随后,他还要求郎世宁为自己的皇后及嫔妃共十二人作画,组成一套《乾隆及后妃图卷》,供清宫珍藏,让后世子孙敬仰。
而待到全套图卷绘制完成后,乾隆并未将其悬挂起来供世人观赏,而是命内务府的太监好生珍藏起来,偶尔从紫檀木盒中拿出供自己鉴赏。
据传,乾隆看完此画后,随即将画密封于盒内,旨谕有谁窃视此画,必凌迟处死。
其实,乾隆皇帝一生也只看过三次,即绘制完成之时、七十岁时和他退位之际。
如今,我们有幸一睹皇帝一生都只看过三次的画像风采。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真实写照的肖像,从服装色彩、顶戴佩饰一丝不苟的描绘中,显现出这些人物在宫廷中的地位差异。
乾隆皇帝头戴冬季服冠,红缨顶,海龙皮帽,冠顶衔大珍珠一颗;身着明黄色龙袍,领袖边供为石青缎绣五彩云金龙,加海龙皮领。
十二位后妃嫔的顺序为:皇后、贵妃、纯妃、嘉妃、令妃、舒妃、庆嫔、颖嫔、忻嫔、惇妃、顺妃和循嫔。
皇后头戴冬季服冠,用海龙皮帽檐,冠顶一东珠;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身着明黄八团龙袍,石青缎领袖上绣彩云金龙,外加海龙皮领。
孝贤皇后,乾隆帝原配妻子,父李荣保为察哈尔总管,其弟为协办大学士傅恒。
贵妃头戴冬季服冠,海龙皮帽檐,冠顶东珠一,耳饰如皇后,用二等东珠;身着皮领明黄缎绣彩云金龙八团冬龙袍,领袖具为石青缎绣五彩云金龙。
贵妃即慧贤皇贵妃高氏,大学士高斌女。
妃头戴冬季服冠,海绣帽檐,顶饰东珠一颗,耳饰如贵妃,用三等东珠;身着金黄缎绣五彩云金龙八团冬龙袍,领袖均为石青缎绣彩云金龙,海龙皮领。
纯妃即纯惠皇贵妃苏氏,亦称苏佳氏,苏召南之女。
嘉妃,即淑嘉皇贵妃金氏,吏部尚书金简之妹。
令妃,即追封的孝仪皇后魏氏,称魏佳氏。
舒妃,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纳兰明珠曾孙女。
惇妃,汪氏,都统四格之女。其女即固伦和孝公主,下嫁和珅子丰绅殷德。
顺妃,钮祜禄氏,总督爱必达女。
嫔头戴吉服冠,海龙帽檐,冠顶帽檐,冠顶饰东珠一,耳饰如妃,用四等东珠,身着香色缎绣彩云金龙,海龙皮领。
画卷上的后妃女子,进宫时间有先后之别,地位有高低之差,故排列顺序也应合情合理。但以上名称皆为画像时的称号位份,不是她们的最终品级。
这些肖像画在现在看来,尽管服饰稍有变动,面庞神态则一模一样。
不过,虽然看起来好像都是同一张脸,但作者谙熟解剖结构,人物面部略有明暗,五官十分清晰,鼻子、鼻翼和面颊部分用色彩渲染,表现出立体的效果,又很精确地描绘了肌肉和皮肤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