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场地和设计任务:
一个毗邻东海的公共空间
项目位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东海一号公路沿途,是宁德“零碳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原貌是一处观景平台和停车场。它毗邻东海,视线开阔,平台正面是兀立海中的笔架山岛,崖下海礁林立,并有海蚀洞。海风、海浪、海岛、海礁、海蚀洞,共同组成了海岸独特的风光。
业主希望对停车场进行改造和升级,建设一座小型公共空间。建筑应该在保持原场地很好的观海效果的前提下,为游客提供进行文化活动和聚会休息的场所,并兼顾一定的餐饮功能。同时,建筑也不能过多地影响自然环境,应该保持对环境的尊重,并尽量做到低碳节能。
在和业主讨论后,大家对设计的原则达成了共识,正如宁德旅发集团董事长周文玲所述:“建筑要体现三个字:险、隐、融。”险,就是临海但又不凌驾于海,又要让人有险和悬的感觉;隐,就是隐藏在地里,如同地里长出来的,以谦虚的样子出现,不喧宾夺主,不打扰环境;融,就是融入海岸地貌,融入在地文化。
02
建筑:
半隐于地下的人工海礁
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的关系,也兼顾了可持续的理念。
设计灵感来自于场地周边的海礁和海蚀洞,建筑形体呈不规则形状,非直角的造型让人联想到场地周边的礁石。建筑采用覆土形式,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对土地的占用。建筑主体藏于地下,除了尊重环境的因素外,也让室内温度保持相对稳定,降低了夏天制冷的能耗。
建筑的屋顶也是观景平台,覆土和重新铺设的植被让建筑实现了“零用地”的理念。屋顶东高西低,西面与停车场的道路衔接,东侧微微翘起保证了建筑室内的高度。屋顶开设了若干造型奇特的通风口和采光口。它们的形体模仿了海洋生物:或扁圆、或三角、或长管,自由组合分布在草地中间,既可以作为屋顶草地上的装置,供游客玩耍、拍照,又保证了室内的通风和采光。
屋顶的边缘有混凝土材质的挡墙,为了有更为险峻的感觉,建筑师在东北和东南两个转角处设置了凸出挡墙的小平台,并配以玻璃栏板。人们站在此处,会产生一种临空的错觉。
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建筑的外立面会显露出来。朝向大海的东立面为落地玻璃,天海以及远处的岛屿被“拉入”建筑室内,形成了很好的观景效果。在南侧和北侧,外立面以墙面为主,对应室内的辅助功能性房间。
建筑的外圈设有平台,摆放着休闲座椅,可以供人在户外休息、看景。平台由栈道和周边的道路与停车场连接,在后续的建设中,栈道将向岩壁下继续延伸,为游客提供近距离观看海蚀洞穴的可能性。
为了与周边的海礁更好地融为一体,建筑外观被设计成不规则形态。利用结构和功能性的开洞(门窗),墙面呈现出几何化的切削和组合关系。伴随墙体不同角度的倾斜,建筑看上去如同适度抽象后的海礁。外立面材料采用有色混凝土,为了塑造更为自然的质感,混凝土采用拉毛处理,让建筑呈现出更接近岩石的感觉。
03
室内:
多孔的海蚀洞穴
建筑的主入口位于屋顶西侧,它有着一个半圆筒状的造型,从地下伸出来。从此处进入,通过下行的甬道,人们可以进入建筑内部。建筑的室内由多个相互串联的“洞穴”空间构成。建筑师从周边海蚀地貌获取灵感,通过拟态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有机且具有戏剧性的空间。
根据功能,室内空间分为门厅、主空间和后勤空间三个区域。门厅连接着主入口,一侧设有吧台,吧台的背后是后勤区。主空间由沙龙区和展厅两个区域组成,它们都位于建筑面向大海的一侧,具有良好的视野。为了适应多种使用功能的需要,主空间区域被设计得相对开放。这里既可以举办展览、小型聚会,又可以提供餐饮服务。
室内的墙面、柱子和屋顶同样采用混凝土材料,并呈现出有机的形态。柱子与屋顶衔接的部分以自由的曲面过渡,墙体上有不规则的起伏和空洞。这些空洞如同壁龛一样,既可以存放书籍,也可摆设灯具,烘托空间的气氛。为了加强空间的戏剧性,也为了使室内获得更好的采光和通风,建筑师在室内天花上设计了一系列通向屋顶绿地的光筒。这些光筒分布在门厅、主空间和后勤区域的天花上,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通过它们,光线可以柔和地照入室内,人们也可以在这里与屋顶的人相互看见,形成一种有趣的对视关系。
为了让空间获得类似于海蚀地貌的有机形态,在权衡造价的前提下,施工借鉴了雕塑的手法:先用金属网在结构上定位,塑造出基本的趋势,然后用可塑混凝土进行人工塑形,最后进行表面处理。
04
照明:
用光影塑造宁谧夜景
尊重海边的夜间暗光环境,避免过度照明破坏既有夜景图像的视觉亮度平衡,是极其重要的。屋顶平台照明采用了相对克制的设计手法:主入口造型立面被照亮为游客提供视觉引导;设计师仅在在光筒造型的转折处或重叠处布置小功率的埋地灯,以剪影状呈现其形态各异的雕塑感。在通过光筒自身的物理遮挡减少眩光的同时,设计师利用其表面肌理的漫反射给景观绿地提供了柔和的光环境。
步道功能照明借助局部挡墙的反射光代替常规的草坪灯布置,尽可能地消隐灯具,弱化对白天建筑的视觉影响。出挑平台通过转角布置的星光埋地灯(0.2W)提示安全边界,减少视觉干扰,提升游客观景赏月的视觉体验。此外,屋顶平台暗光环境使得游客能更好地感知海浪潮汐声和鸟鸣声。
建筑外立面照明通过外圈平台的双重防眩埋地上射灯,实现建筑面朝大海的前端亮,并向末端渐暗的过渡效果。此外,近人尺度窗洞、门洞的重点照明,使建筑呈现出一个戏剧性的几何光影造型。建筑宽大檐口内侧空腔的间接光为平台休闲人群提供了柔和的基础照明;檐口上刻意开设了若干小孔,使光可以从中透射出来,形成的细腻光影变化。
室内以埋地灯上照的氛围照明,和对位桌面下照的功能照明为主,共同烘托出内部洞穴的视觉张力,弥漫在空间中的暖光内透为东海来往船只提供了心灵家园的视觉隐喻。
05
结语和反思
“洞见·蓝”空间是一个很小的文旅项目,但对于地方来说又是重要的。首先,建筑为来东海一号公路的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公共空间,填补了该区域长期缺乏优质文化空间的遗憾;其次,建筑独特的外观成为了该区域新的文旅地标,起到了引流的作用;建筑还遵循了环境友好原则:覆土设计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使建筑以一种谦虚但自信的姿态呈现,与环境实现了共生;建筑也引入了智能化控制系统,且尽量使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实现了有效节能。
项目也有遗憾:在最初的设计中,建筑师本希望用混凝土浇筑,然后采用人工凿毛的方式来实现建筑的内外质感;照明设计师则希望在深夜模式中,实现呼吸般动态明暗变化与潮汐声音的互动,但最终因为造价和工序等原因并没有实现。
设计图纸 ▽
施工图设计团队:赵勇路、黄秋来、林燊、梁信林、郭建生、裴学龙、陈宗琪
视觉 / 饶安林 校对 / 李博超
本文由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授权有方发布,版权归来源机构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