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读书
文字之美,精神之渊。关注当下优秀出版书籍,打捞故纸陈书,推出凤凰网读书会、读药周刊、凤凰好书榜、文学青年周刊、凤凰副刊、一日一书、凤凰诗刊等精品专刊。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留一点时间探寻文字的美感,徜徉于精神的深渊,安静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书评  ·  龚龑|约翰生是何种意义上的托利党人 ·  2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艺术展“地球上的生命”在洛杉矶举办,从性别视 ... ·  6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王力宏复出:打赢官司,我回来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读书

最危险的书 | 凤凰好书榜10月书单发布

凤凰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11-21 22:38

正文


我的精神是红色的。

我爱我的痛苦。

我自痛苦中工作。

还有,还有:

从我良心之底。

从我良心之底,

全部都毁了。

奸商们

跳着康康舞。


(科索维尔《整数》)



文学或者音乐


作者:  余华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7-09

页数: 330


“语言叙述作品的开放品质决定了阅读的方式是和声,与演奏出来音符的活泼好动不同,阅读中的文字一行行安静排列,安静到了似乎是睡眠中的文字,如同睡眠里梦的千奇百怪,看似安静的阅读实质动荡澎湃,这就是阅读的和声。”

 


余华将这部《文学或者音乐》称作他的个人阅读之书,和声之书。所收录的28篇文章,记录了余华三十年的个人阅听史,他对经典巨作的一次次沉潜,一遍遍重读与回响,都被浓缩在330页的字里行间。在这里,他以“写小说者”的敏锐和同感力,反复叩问,引领我们走近博尔赫斯、福克纳、卡夫卡 、契诃夫、马尔克斯、肖斯塔科维奇、柴可夫斯基等巨匠大师,条分缕析他们的叙事技巧,抵达他们创作中的秘密所在,而这些经典作品也正是在不懈的阅读和解读中,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余华,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文学或者音乐》等。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等。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


作者: 乔丽华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352


“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作为鲁迅的旧式太太,一个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朱安留下的话语不多,但句句都令人震撼,耐人寻味。她凄风苦雨的一生给世人留下许多回味。《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是迄今唯一一部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完整传记,作者乔丽华通过走访朱氏后人,实地勘查采访,钩沉相关史料,搜集各方面人士的回忆,运用报刊资料、回忆录、文物、生活等资料,追溯了朱安69年的人生轨迹,探讨了她对鲁迅的影响,更难得的是,让我们依稀听见了这样一位女性的无声之声。


乔丽华,女,上海人。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室研究馆员。多年来从事鲁迅研究及现代作家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美联”与左翼美术运动》(2016年)、《藏家鲁迅》(2004年)等。



万物归一


作者:  [德] 君特·格拉斯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译者: 芮虎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232


“还有什么需要事先考虑的呢?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将长眠何处?”



虽然衰老带来了种种磨难,死亡也近在眼前,一切重又看似可能:情书、自言自语、嫉妒、最后的哀歌、对社会的讥讽,以及幸福时刻……《万物归一》是《铁皮鼓》作者君特•格拉斯的遗作,共收录96篇诗文,人生最后光阴的全纪录,对人生、对生死、对世界的最后沉思。


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1927.10.16—2015.4.13),当代德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颁奖词称其以“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揭露被历史遗忘的面孔”。代表作有《铁皮鼓》《猫与鼠》《比目鱼》《剥洋葱》《我的世纪》等等。



梁光正的光


作者:  梁鸿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320


“毋庸讳言,写这本书,是因为我的父亲。

在父亲生命后期,我和他才有机会较长时间亲密相处。因为写梁庄,他陪着我,拜访梁庄的每一户人家,又沿着梁庄人打工的足迹,去往二十几个城市,行走于中国最偏僻、最荒凉的土地上。”

 


梁光正的世界,梁光正的儿女们知道得并不多。他在一个充满饥饿、批斗和动乱的年代里,拥有瘫痪在床的妻子、年幼的四子、一两个情人、四五个继子和用不完的热情。他一厢情愿地将这些“家人”捏合在一起,并全力爱他们,在养家糊口的路上意气风发地狂奔、头破血流地栽倒、不知休止地反复。


梁鸿,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非虚构文学著作《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新启蒙话语建构》《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等,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文学著作《神圣家族》。



废墟的花朵


作者:  [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胡小跃 

出版年: 2017-8

页数: 139


“我觉得那些地方仍处于60年代初我离开时的状态。它们在那个时期就被抛弃了,至今已经二十五年以上。盖鲁萨克路——人们曾撬掉那条僻静小路上的地砖用来筑起街垒——某家旅店的门已被砖封死,大部分窗户都没有玻璃,但招牌仍然钉在墙上:‘未来旅店’。”



1933年4月24日,一对年轻夫妇在租借的巴黎公寓内死去。那个晚上,这对小夫妻应该去过舞厅,还认识了一些人。这是一桩谋杀案还是自杀案?30年后,一个偶然得知此事的年轻人重新开始调查这桩陈年疑案,并试图还原当晚的情形。他渐渐发现,案件中的很多当事人,他都碰到过。一场调查并没有得到期许的答案,反而开启了更多的调查。那些挥之不去的如幽灵鬼魅般的故人,那些被时间模糊的姓名和背影,还有迟迟未至的解释。这些都是巴黎的秘密。他能否找到案件的真相?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离奇荒诞的内容和新颖独特的文笔,使他一跃而成为法国文坛一颗熠熠闪光的新星。1978年的《暗店街》获龚古尔文学奖。2010年的《地平线》获得了西蒙娜和奇诺•德尔杜卡基金会之世界奖,米兰•昆德拉、略萨、博尔赫斯等人也曾获此奖。2014年,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迪亚诺是我们时代的普鲁斯特,他在用写作和“遗忘”进行着悲壮的斗争。

 


施尼茨勒作品集(全三卷)


作者:  [奥地利]阿图尔·施尼茨勒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 韩瑞祥 编译 

出版年: 2017-9

页数: 1100



本书收入了施尼茨勒所有的代表作品,如中短篇小说《死》《小小的喜剧》《死者无言》《古斯特少尉》《陌生的女人》《希腊舞女》《卡萨诺瓦还乡记》《埃尔泽小姐》《梦幻记》,长篇小说《特蕾莎:一个女人一生的编年史》,戏剧《儿戏恋爱》《绿鹦鹉酒馆》《轮舞》,箴言《关系与孤独》。戏剧是施尼茨勒文学创作的核心,小说是核心的衍射。同戏剧一样,他的小说创作也打破了传统的模式,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形成了新的风格。施尼茨勒的小说大都表现出对人的个性经历持久执着的兴趣。爱情与死亡构成了其创作题材的基础,捕捉人物的心理瞬间是他艺术表现风格的根本所在。

 

阿图尔·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862—1931)是维也纳现代派的核心人物。他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著名的医生。他于1879年入维也纳大学学医,1893年开办私人诊所,后来弃医从文,专事创作。他以表现意识、下意识和内心情感为宗旨的心理艺术风格,为德语现代派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因此也成为世纪转折时期德语现代派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南方高速


作者:  [阿根廷]胡利奥·科塔萨尔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副标题: 科塔萨尔短篇小说全集2

译者: 金灿 / 林叶青 / 陶玉平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441


“奇怪的是,这场景(几乎没有场景可言:那几只有两个人。虽然都很年轻。但年纪相差不少)里有种不安的气息。我觉得是我把这种氛围添加进去的。因为如果我真的拍下了照片,照片就会重现这其中真实的愚蠢。”

 


高速公路上持续多日的大堵车,令困守的车主们步入了另一重常态生活;摄影师在公园里偶然拍下一张照片,洗印的照片不断放大,第一印象被骇人的细节逐一摧毁;在古罗马行省的竞技场和现代的巴黎,两场三角恋情同步交错展开,最后消逝于同样的大火……在科塔萨尔笔下,现实与幻想交织,时空秩序犹如充满变化的万花筒,冥冥中存在奇异、神秘、荒诞的联系。本卷收录《秘密武器》、《克罗诺皮奥和法玛的故事》、《万火归一》三部短篇集,每一部都是传世佳作。

 

胡里奥·科塔萨尔(Julio Cortázar ,1914-1984),阿根廷著名作家,短篇小说大师,拉丁美洲“文学爆炸”代表人物。1914年出生于比利时,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长大,1951年移居法国巴黎,1951年出版首部短篇小说集《动物寓言集》。著有长篇小说《跳房子》,短篇小说集《游戏的终结》《万火归一》《八面体》《我们如此热爱格伦达》等。1984年在巴黎病逝。

 

 

温柔之歌


作者: [法] 蕾拉·斯利玛尼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译者: 袁筱一 

出版年: 2017-8-1

页数: 252


“婴儿已经死了。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医生说小家伙并没有承受太大的痛苦。人们将浮在一堆玩具中的脱臼的小身体塞进灰色的套子,拉上亮色的拉链。救援队员到达的时候,小姑娘倒还活着。她应该挣扎过,如同一头困兽。房间里留下了挣扎的痕迹,柔软的指甲里残留有皮肤的碎屑。”


《温柔之歌》是蕾拉•斯利玛尼所著的关于一个保姆杀死了她照看的两个孩子的小说。荣获2016年龚古尔文学奖。故事灵感源自真实案例。米莉亚姆生育两个孩子之后,再也无法忍受平庸而琐碎的家庭主妇生活,她和丈夫保罗决定雇佣一个保姆,路易丝就这样进入了他们的生活。随着相互依赖的加深,隔阂与悲剧也在缓缓发酵。路易丝宛如一头绝望挣扎的困兽,她的贫困、敏感、自尊,她对完美的偏执追求和对爱的占有,都在原本固有的阶级差异面前面临溃败…… “婴儿已经死了”,这个从结局起笔的小说包含了对当代生活的细腻分析。女性生存的艰辛、小人物的命运、爱与教育观念、支配关系与金钱关系,被一一揭示。

 

蕾拉•斯利玛尼,法国作家,蕾拉于1981年出生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17岁时到巴黎求学,毕业后在《青年非洲》做记者。2014年出版关于女性瘾者的小说处女作《食人魔花园》,在法语文学界崭露头角。2016年出版《温柔之歌》,小说在获奖之前已经成为享誉法国的畅销书,短短三个月即销售76000册,获奖后更是销量骤增,目前版权已售37国。



 

最危险的书


作者: [美]凯文·伯明翰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为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而战

译者: 辛彩娜 / 冯洋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552

丛书: 单读Classics


“语言是危险的,法律必须……提防语言的危害。”

 


这是一本书的故事。一本在连载中就被斥为色情,一度被英、美两国查禁的书,在作者罹患眼疾、生计无着的境况下陆续写出。长达十年,拥有、售卖、宣传它,在大部分英语国家都是非法的。而如今,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认为它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巨著。而它从地下到公开,从查禁到合法,从贬斥到赞誉的豹变,不啻为一段作家、出版人、盗版商、律师和法官共同参与的冒险旅程。

 

凯文·伯明翰,哈佛大学英语专业博士,目前在哈佛大学历史与文学系担任讲师,同时也在哈佛大学写作项目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二十世纪小说与文化以及先锋派。他曾在都柏林一家《尤利西斯》主题酒吧担任服务员,但上岗一天就被突然解雇。本书是他的第一部著作。


 


整数26


作者: [斯洛文] 科索维尔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袁帆 

出版年: 2017-8

页数: 264

丛书: 巴别塔诗典


“旋转的黑夜。

树在绿水旁。

精神的旋转。

我的精神是红色的。

我爱我的痛苦。

我自痛苦中工作。

还有,还有:

从我良心之底。

从我良心之底,

全部都毁了。

奸商们

跳着康康舞。”



斯雷奇科•科索维尔(Srečko Kosovel,1904-1926),斯洛文尼亚诗人。他出生于克拉斯地区,临近的里雅斯特,十一岁时即在儿童杂志发表诗作,描绘美丽的故乡。“一战”爆发,对他产生了创伤性影响;1916年移居卢布尔雅那,六年后进入卢布尔雅那大学,创办文学杂志和社团,并接触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先锋派艺术,诗歌创作也随之进入实验阶段。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他的写作完全转向“构成主义”,政治思想上也转向左倾,然而在1926年回乡期间感染脑膜炎,去世时年仅二十二岁。科索维尔一生虽短却创作了一千余首诗,其中五百余首是完整的作品。1967年,诗集《整数26》出版,收入诗人大量现代主义诗歌,融合诸多先锋流派,奠定了科索维尔先锋派诗人的地位,并被誉为“斯洛文尼亚的兰波”。


 


最后一公里村庄


作者: 贺雪峰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7-9

页数: 364


“中国农村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变,这种巨变还会持续若干年。这是中国一百多年持续进行的现代化最终在农村地域上的体现。延续数千年的稳定村庄结构,因为农民大规模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家庭收入越来越依赖村庄以外的城市工商业收入而发生变化。村庄空心化,建立在家庭以上的村庄基本社会结构如宗族、门子等家庭联合体受到冲击,家庭结构本身也处在变化之中。农民价值与意义世界的变化,传宗接代观念受到冲击,为什么活,活着要干什么,现在成了问题。”



“最后一公里”既是贺雪峰田野治学理念与方法的体现,也是他研究的重要乡村治理现象。作者历经十年,身体力行深入中国乡村地区,运用大量一手的真实案例,分析中国乡村社会明显的区域特征。记录了中国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村庄类型、乡村政治、熟人社会、高价彩礼、乡村生活秩序的构建、农民收入与乡村社会分层的关系等。通过对村民个体、家庭及乡村社会组织等多层面的乡村调查,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并在村庄治理这样一个宏大而又紧迫的命题下,深入探讨了如何重塑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

 

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中乡土派代表人物。贺雪峰教授长期从事农村调查,自1996年以来,先后在全国二十余省市做农村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村民自治、乡镇财政、乡镇选举、信访制度、税费改革、农地制度、建设用地制度、乡村水利、农业经济、农业现代化、农民福利、农村文化、农民宗教、乡村社会性质、农村弱势群体、新农村建设、农村扶贫、乡村规划、农民工、城乡关系、城市化等方面。广受关注的著作有《新乡土中国》、《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地权的逻辑》等。

 

 

 

我在现场


作者: 黄盈盈 等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

出版年: 2017-9

页数: 364


“我所见到过的所有小姐和妈咪,虽然都表示自己愿意离开性产业,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有什么‘前非’可以去‘痛改’,也没有一个认为自己现在做小姐就不是人,非得重新做起不可。”(潘绥铭《我在“红灯区”》)

 


《我在现场》是兼顾故事性与方法论的社会学著作。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黄盈盈、荣誉所长潘绥铭,及该所部分毕业生。他们采用“主体建构”的研究视角和“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深入“小姐”“同志”“截瘫者”等社会边缘群体,讲述与之互动的种种经历,呈现出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真实情感。同时对社会学调查方法做出深刻反思,通过实践指出,田野调查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调查到了什么,还在于社会学家自己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以及为打破社会隔阂有过哪些作为。

 

黄盈盈,1977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毕业,现为该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性与性别社会学、身体社会学、艾滋病的跨学科研究、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著有《身体、性、性感》《性社会学》《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等。


本书作者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荣誉所长潘绥铭教授,及该研究所部分毕业生。


 

血缘与归属


作者:  [加拿大]叶礼庭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副标题: 探寻新民族主义之旅

译者:  成起宏 

出版年: 2017-8

页数: 364


“在世界上许多没有国家的民族中——从克里米亚鞑靼人(Tartars)到巴勒斯坦人——最大的一个民族是库尔德人。海湾战争中的西方军队在伊拉克北部创立了一个库尔德人的领地,让我可以观察有限独立和自治是如何改变一个从未拥有过自己家园的民族。在库尔德人为家园的奋斗中,他们必须对抗20世纪最致命的四种世俗和宗教民族主义:凯末尔·阿塔图克(KemalAtatürk)的土耳其、阿亚图拉·霍梅尼(Ayatollah Khomeini)的伊朗、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的伊拉克和哈菲兹·阿萨德(Hafez Assad)的叙利亚。他们的民族主义斗争最终能将库尔德人团结到一起吗?换句话说,民族主义能够创造一个民族吗?”

 


在全球化趋势看似势不可挡的今天,民族主义是否真的已无容身之所?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理解当时全世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叶礼庭考察了南斯拉夫、库尔德斯坦、北爱尔兰、乌克兰、魁北克、重新统一的德国六个国家和地区。他深入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游击队内部,他与德国莱比锡的新纳粹组织头目见面,他还采访了南斯拉夫国民议会议长、副总统米洛凡·吉拉斯……在战争、分裂、游行和恐怖袭击的背后,叶礼庭看到一波汹涌的种族民族主义浪潮席卷了世界舞台,血缘成为今天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要素,而更符合社会现实的公民民族主义正遭受严峻挑战。


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1947— )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敏锐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之一,乔治·奥威尔奖、汉娜·阿伦特奖得主。叶礼庭曾任教于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等,于2009—2011年间出任加拿大自由党党魁。此前,他曾担任战地记者和政治评论员多年,出任多国政府顾问,提供人权、民主、公共安全和国际事务方面的深刻洞见。其文章多见于《纽约书评》《金融时报》《新共和》等媒体,另著有《伯林传》《火与烬》《战士的荣耀》《陌生人的需求》等作品。1987年他的家族回忆录《俄罗斯相册》(The Russian Album)获得加拿大文学最高荣誉——总督奖。

 

 

百年流水线


作者: [美]大卫 E. 奈(David E. Nye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一部工业技术进步史

译者: 史雷 

出版年: 2017-9

页数: 264


“在你从早上进入流水线工厂上班直到下班的这段时间里,你必须一刻不停地坚持到底,中间根本得不到任何喘息的机会。如果你不能消除紧张的情绪,那么你就会被扫地出门。”

 


1913年,福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 短短10年,流水线传播到世界各地,赢得了广泛赞誉。

进入20世纪30年代,流水线凭借其大规模生产力致使大批工人失去工作,因而被看作是残酷的剥削手段,备受指责。

二战期间,流水线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核心标志,美国人认为正是流水线让其在二战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0世纪60年代,知识分子愈发抨击流水线的人性缺失,同时流水线也为当时的小说、诗歌、流行歌曲等文学艺术形式赋予了创作灵感。

二战结束后,日本开始对流水线进行革新,并逐渐实现全球化,至此流水线早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充斥着大规模流水线产品的世界已经存在了一个世纪,未来是否还有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我们的下一代是否还会有其他的生活方式?到底什么才是我们通过那条越来越快的流水线所追求的生活呢?


大卫 E.奈(David E. Nye),生于波士顿,成年后在阿默斯特学院和明尼苏达大学深造,目前在南丹麦大学丹麦高等研究院担任美国史教授。他曾在NOVA、BBC和丹麦电视台担任嘉宾,任剑桥大学、利兹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华威大学、奥维耶多大学和圣母大学的访问学者。他曾出版过20部专著,得到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美国学术团体、利弗休姆基金会、丹麦和荷兰国家研究理事会的资助。2005年,他因为在科技史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莱昂纳多·达·芬奇终身成就奖。




脸的历史


作者: [德] 汉斯·贝尔廷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译者: 史竞舟 

出版年: 2017-8

页数: 364


 “还没来得及抬头,她猛然直起身子。我可以看见她那埋在手中的面颊,那空洞的外形。我努力不去看从她双手中挣脱出来的那个东西。看到一张脸的内部让我不寒而栗,但我更害怕看见一颗没有脸的光秃秃的头颅。”



当人出现在图像中时,人脸总是成为图像的中心。而与此同时,脸却仍以其特有的鲜活和生动,与一切将其固化为图像的尝试相对抗。在这部前所未有的《脸的历史》中,作者汉斯·贝尔廷探讨了脸和图像之间的这种张力。本书从石器时代最初的面具开始,以现代大众传媒制造的脸为终点。汉斯·贝尔廷在宗教面具、舞台面具与演员的脸部表情、欧洲肖像绘画、摄影、电影、当代艺术中,发现了种种企图征服脸的尝试。而由于脸和人的自我都是一种鲜活的存在,这些尝试无一不以失败告终。生命不断地进入图像,最终却与一切再现规范和阐释标准相对抗。本书充满了打破流行观点的真知灼见,是对漫长历史中诞生的人类自画像的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


汉斯·贝尔廷, 1935年出生于德国,曾在美因兹大学和罗马大学修习艺术历史、考古学和历史。1959年取得艺术史博士学位。1966年为汉堡大学的艺术史副教授;1970—1980年为海德堡大学的艺术史教授;1980年为慕尼黑大学的艺术史教授;1989—1990年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迈耶·夏皮罗客座教授;1996年为汉堡大学的艺术史副教授。2000年,他与24位来自艺术史、文学批评、哲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博士创立了跨学科的人类学和图像研究项目“图像媒体机构”。2002—2003年,他被任命为巴黎法兰西学院的欧洲主席。其代表著作有《图画与迷信》《艺术史的终结》《真实的图画》《佛罗伦萨与巴格达》《世界的镜子》《艺术史导论》《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等。



 

草间居游


作者: 曾仁臻(鱼山饭宽)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活字文化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272





《草间居游》是由建筑师鱼山绘著的成人绘本,共收录两百余幅童趣盎然的水墨作品。在尺方大小的画中,人与器物、花草颠倒了大小,展现了一种想象空间的独特视角。全书分为“案头居游”和“草间居游”上下两篇。“案头居游”中,作者通过画笔,将日常所见的各类器物,包括瓶瓶罐罐、纸砚笔墨等改造为供人居住的房屋空间;“草间居游”共有十个小系列,其中,作者笔下的小人们走出器物,畅游于花草自然、天地万物间。

 

曾仁臻,号“鱼山”,建筑师,专注有关中国园林和绘画的研习,曾工作于北京百子甲壹建筑工作室,2014年创立幻园工作室,创作了大量有关中国园林、山水、空间与人的关系的研究性画作。 已出版《幻园》《幻园第二辑 借天工》。



慈悲与玫瑰


作者:  熊培云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368


“相较于爱情,我更愿意将玫瑰虚指为一种优雅而美好的生活。玫瑰有自然之美,而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激情也是自然而然的。我们莫名其妙地被接到这个世界上,也莫名其妙时而满心欢喜。正如安杰勒斯·西莱修斯所说,“玫瑰是没有理由的”。而作为美好生活的隐喻,玫瑰也是多灾多难。回顾历史,不仅施害者的铁蹄会践踏玫瑰,使之香消玉殒;同样可悲的是,受害者还要穿着自己不幸的草鞋,去践踏心底最后的玫瑰。”

 


这是一本写给孤军奋战者的书。它着重从个体的角度探讨美好人生与美好社会的可能性。面对来自国家与社会的双重重轧,作者分析了“无私心即无公德”“悲观的理性”“不完整的慈悲”“半数人暴政”,并对时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等概念提出批评。作者相信美的激情是人神性的基础。在有关苦难与荒诞的态度上,本书对个体的境遇充满了温柔的同情。欢乐与痛苦都是人命运花园中的一草一木,有着相同的重量。在这里,西西弗斯式徒劳是幸福的。当活着的人看见活着,他推动的不只是大地上的石头,更是天空中的玫瑰。而真正的慈悲,除了面向众生的牺牲,也包括对自我的成全。


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永修,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文学与传播学。与写作相关的职业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周末》等知名华文媒体专栏作家。现执教于南开大学,作品多次获评中国国家图书馆、新浪网、《亚洲周刊》《新周刊》《文学报》等机构与媒体颁布的年度图书奖。


 


他人的行当


作者:  [意] 普里莫·莱维 

出版社: 三辉图书 /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三辉图书

译者: 徐迟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352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紧密而拥挤的族群之中,如同过冬时的蜜蜂和绵羊那样,是有所裨益的,至少他可以更好地抵御寒冷与外界的侵袭。但那些生活在族群边缘,或者说,实际上已被孤立的人,也另有优势——他随时都可以离开族群,此外,对于眼下的风景,他的视线也更清晰。”

 


如果说《被淹没与被拯救的》是绝对苦痛的莱维,那么《他人的行当》则是绝对快乐的莱维。《他人的行当》收录了普里莫·莱维从1969年至1985年写的43篇散文。在这些诙谐而迷人的文字中,莱维既审视了自己的行当——作家与化学家,更注目于他人的行当。用莱维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他“作为一名好奇的业余爱好者在十余年间的徘徊中所酿出的果实……是对他人行当的侵犯,对动物学、天文学和语言学等无边际的疆土的突袭”。他穿梭于科学与人文之间,探索了那些令他着迷的对象:他的房子、昆虫、想象中的动物、儿童的游戏、化学家的语言、法国作家拉伯雷、德国诗人特拉克尔和保罗·策兰的晦涩文字、60岁时重返校园……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意大利犹太人,作家,化学家,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1919年,莱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4年,他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在此后的人生中,他从事工业化学这一行当30年,同时作为一位作家,写作了“奥斯维辛三部曲”(《这是不是个人》《休战》《被淹没与被拯救的》),以及其他基于其化学家身份和大屠杀幸存者经历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1987年4月11日,莱维从他出生的房子坠落身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曾评价说:“在普里莫•莱维的作品中,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每个字都不可或缺。”



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


作者: 瞿骏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清末民初的思想革命与文化运动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395



在德国历史中,神话总是与政治密切相关,如“红胡子”弗里德里希大帝会再度降临的传说、民族史诗《尼伯龙人之歌》、浮士德与魔鬼订约的故事、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轶事……由它们所衍生的神话在各个时期被用来解释不同的现实。“二战”之后,分裂的德国对于政治神话的解读又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本书采用宏大的历史分析方法,论述了德国近代以来的政治神话,尤其注重考察它的嬗变过程,它如何塑造德国人的民族个性,德国人独具怎样的力量以激励行动,德国的政治悲剧如何与神话联系在一起。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HerfriedMünkler),1951年生,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成员,以研究政治思想史和战争理论著称。著有《马基雅维里》(1982)、《权力与秩序》(1993)、《新的战争》(2002)以及《帝国》(2005)等。


 

战争的余烬


作者: [美] 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灭亡及美国对越南的干预

译者: 詹涓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997

丛书: 甲骨文丛书


“持续时间长达30年的越南战争可谓20世纪最重大的军事冲突之一。它甚至一度吸引了全世界各方的力量,其中两股力量——最初是法国,之后是美国——意欲压制由胡志明领导的越南革命势力,但都未取得成功。对于法国来说,铩羽而归标志着它的殖民帝国最终走向终结,而对美国来说,战争给它的身体带来了一道深深的伤口,时至今日仍未能愈合。”

 


《战争的余烬》这部厚达1000页的著作讲述了1919年凡尔赛会议至1959年间发生在幕后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动机,以及各方领导人展开的一系列磕磕碰碰,最终导致本可避免的、血腥和无休止的战争。作者罗格瓦尔花了长达10年时间,充分利用几个国家新解密的外交档案以及原始文献,深入研究了多方面的历史记录,以追踪在越南受到重创的两个西方国家——法国和美国。

 

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FredrikLogevall),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劳伦斯•D.贝尔弗教授(the Laurence D.Belfer Professor),同时在肯尼迪政府学院和历史系任职。他有9部作品,本书获普利策图书奖。弗雷德里克的随笔和评论文章经常被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以及《政治家》《每日野兽》《外交事务》上。他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曾是美国对外关系历史学家协会主席,以及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以及美国历史学家协会成员。弗雷德里克现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



责编:野行人





知识 | 思想   凤 凰 读 书   文学 | 趣味 
主编:严彬(微信:larfure)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需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