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冬季流感高发期间如何科学用药和预防。文章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解答了不同症状人群如何科学用药、重点人群如何防护、用药建议、预防药物的使用、老年人群的重点提示、照护流感病人的注意事项以及科学预防流感的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流感症状及重点人群防护
流感主要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有基础疾病等重点人群可能会发展为重症,需要特别注意并尽早接种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关键观点2: 流感用药及预防建议
流感有抗病毒药物,需在48小时内使用效果好。对症治疗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是家庭必备。接触过流感症状患者后,建议尽早做流感相关检测并及时用药。未打疫苗的人群应尽快接种疫苗。
关键观点3: 照护流感病人的注意事项
流感病人需居家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照护者需戴口罩、保持距离,并观察病人病情,如病情恶化或超过5天未改善,应及时就医。
关键观点4: 流感预防措施
除了接种疫苗,预防流感还需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去风险较高的场所。平时保持营养均衡,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
正文
冬季到来,气温下降,正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不同症状的人群该如何科学用药?
重点人群如何防护?针对上述问题,近日,健康北京采访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
。
为什么有些人群感觉
流感症状
较重?哪些人
群需要特别注意?
李侗曾:
流感的主要症状涉及呼吸道和全身,呼吸道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咽痛,全身的症状就是头痛、肌肉酸痛等。与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相比,很多人感觉流感症状更重,主要就是因为全身症状更为明显。但对于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说,流感可以自愈,一般病程在5至7天。
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和肥胖等重点人群,可能会发展为重症,甚至危重症,需要住院治疗。所以每年流感高发季,我们一直呼吁大家要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这些“脆弱人群”,这样可降低感染及重症风险,降低住院需求。
针对不同症状和人群,
有没有具体
用药建议?
与流感人群密切接触后,
是否可先用一些药物
进行预防?
李侗曾:
流感有抗病毒药物,但要在48小时内使用,这样效果最好,可以降低重症风险,还可以缩短病程,也可以减少传播风险。所以我们强调,流感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流感的治疗药物目录中,常用的奥司他韦已获批“暴露后预防”药物,感染人群治疗时用药剂量是一天2次,预防用药剂量为一天1次,连续使用7天,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感染风险。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对症的药物,比如解热镇痛药物,是家庭需要常备的药物,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如果因发烧或者疼痛影响休息,感觉身体明显不适,都可以用解热镇痛药。儿童可以服用布洛芬混悬液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再次强调一点,解热镇痛类药物谨慎与其他药物混用,有一些复方感冒药本身就含有解热镇痛药物成分,不要重复用,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使用。
如果大家接触过流感症状患者,自己又有了症状,建议尽早做流感相关检测,以便及时用药。建议未打疫苗的人群,尽快接种疫苗。即使有人已经得过流感,考虑到可能还会接触其他流感毒株,尤其是马上要元旦春节,大家外出探亲访友旅游可能会多一些,更应该尽早完成疫苗接种,以增强自身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