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傅踢踢
作家,编剧 微信公众号“傅踢踢”(futeete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能源汽车评论  ·  誓死不国产的“日系车之王”,16年后终于低头了? ·  6 小时前  
新能源汽车评论  ·  誓死不国产的“日系车之王”,16年后终于低头了? ·  6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新规丨正式实施!驾驶证申领政策有变 ·  昨天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抵押解押上牌过户,全国可做 ·  昨天  
有车以后  ·  智驾必须有激光雷达?除非开的是阿维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傅踢踢

《奇迹男孩》:为什么要善良?因为每个人都在和人生苦战

傅踢踢  · 简书  ·  · 2018-01-25 19:15

正文

1

一个男孩,从割断脐带开始,还没抱出产房,就动起了手术。成长过程中,男孩接连动了二十多刀,虽然活下来,脸部却变得畸形。

男孩一年中最喜欢的节日是万圣节,因为那一天,所有人都打扮得光怪陆离,他混在其中,就显得无比“正常”。只有那时,他才能无惧别人的眼光,放开做自己。

这个辛酸的设定,就是电影《奇迹男孩》的开头。

对于这部院线热映又口碑上佳的电影,我很矛盾。一方面,它有着十分显著的问题:没有坏人,没有残忍,温暖得太不现实。

另一方面,它又叩击着我的心扉:不用煽情,不必呼喊,只是平实的细节,就透着希望与爱。

可以说,《奇迹男孩》是一部连剧透可能都不存在的电影。但凡有足够的观影经验,都知道剧情会穿越波折,抵达圆满。可其中蕴藏的深意却颇为动人:人生在世,皆有苦衷,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善良。


2


《奇迹男孩》的主题之一是偏见和误解。源头上,这是一个因歉意而起的故事。

五年前,小说原作者帕拉西奥和两个儿子在冰激凌店里偶遇一个面部伤残的小女孩。三岁的小儿子当场大哭,大儿子虽然尽力克制,也流露出不适的表情。

帕拉西奥感到尴尬,又十分抱歉,可女孩的妈妈却淡定地对女孩说,可以走了。事后,帕拉西奥不断回想起这个场景,脑海中都是这对母女,以及她们在生活中的处境。因此,才有了男孩奥吉的“奇迹”。

奥吉虽然身世惨淡,却有一对理想的父母:住中高档街区,父亲慈爱温柔,母亲常伴左右,姐姐也把他捧在手心里。因为害怕奥吉受欺负,母亲一直在家里给奥吉上课,聪明的他也学得比同龄孩子都好。

终于到了五年级,母亲下定决心,送奥吉去体验学校与社会。奥吉遭遇了空前的质疑和嘲讽,甚至还成为校园霸凌的对象,可依靠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收获了朋友,赢得了尊重。

电影里的配角也很有意思:姐姐奥利维亚堪称完美,却暗暗为父母只关注苦命的弟弟而感到不公。但再怎么压抑,她对弟弟却毫无保留。

奥利维亚的闺蜜米兰达曾经和奥吉一家亲密无间,但在高中夏令营里,因为渴望受到认可,把自己并不如意的家庭和奥利维亚掉了一个包。为了不被戳穿,她还特意疏远了奥利维亚。可故事的最后,两个人说和解就和解了。

《奇迹男孩》在聚焦奥吉的时候,也不忘照顾这些配角,因为“每个人至少值得大家起立为他鼓一次掌。”

可惜,这是童话,不是现实。

3


现实里没有那么多的好人,也不会有轻易的原谅。

如果一对无话不谈的闺蜜,因为嫉妒和虚荣而主动远离对方的生活,想要冰释前嫌,恐怕不像电影里那样轻松。

如果一对夫妻,生下的孩子一个健康“正常”,另一个异于常人,要像电影里毫无保留地偏向弱势的那一个,也不太可能。

更冰冷的应该是现实中的“奥吉”们。即便人们总是以“他们还小”“他还是个孩子啊”来开脱,但孩子的世界,真的是不懂同情也不知克制的。

别说是身患畸形或者残障,容貌欠佳,性格孤僻或者学业拖尾,等等等等,任何一个原因,都可能成为一个孩子受到其他孩子“霸凌”的理由。

轻一点的,顽劣的男生给不太好看或者学习较差的女生起绰号。重一点的,调皮捣蛋的合起伙来,堵住“闷葫芦”们的放学路,打几下,抢点钱,也都不是个案。皮肉的苦恢复起来很快,但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阴影,或许就要受辱者用一辈子来驱散。

不光小孩如此。成年人的世界里,也有太多粗鲁的歧视和跋扈的戾气。都不用举什么例子,你刷一下微博的热搜,看一看下面的热评,就能理解,在说话不用负责的“隐身”情况下,人性的恶可以释放到怎样的程度。

霸凌别人的孩子,欺压别人的成人,心地真的有多坏,倒也谈不上。

但纵恶也好,放任也罢,当暗面被激发出来,多少得靠教育来点亮。

在这个意义上,《奇迹男孩》不仅是励志传奇,更是做人指南:它真切地告诉我们,在正确和善良之间,你应该选择善良。不是正确不重要,但很多时候,除了知道正确是什么,你更应该知道,为什么正确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这种不仅基于事实,更基于价值的判断,就需要善良来支撑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