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术眼ARTSPY
艺术眼ARTSPY2008年创立于北京,我们致力打造多元化艺术资讯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艺术眼ARTSPY

这座城,哪怕热闹非凡,也是孤独到骨子里。

艺术眼ARTSPY  · 公众号  ·  · 2018-08-13 19: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生而为人,也会孤独。



说道日本,大家都会记得日本的发达和时尚、和服和寿司、以及日本的秩序和它的独处文化,你看到的日本人,其实是孤独的。


日本的老龄化问题严重,在一个正常的日本家庭,出生到结婚前是能住在家里的,结婚了之后,夫妇小两口是要单独搬出去住的。再加上,大部分女性结婚之后是不工作的,所以日本男性的压力相当的大,一家人的开销全靠男性只身撑着。


由此重重原因,日本人面积狭小,人口本来就少,人们想着还不如独处来的自在。



有一位 以色列摄影师Gili Benita 来到日本就为了能亲身感受日本的独处文化。

他于2018年2月来到日本,开始了两个月的独处,作品 Kodoku 系列也在这一时期创作出来。



Gili发现在日本,孤独似乎是一种正方向的存在,在精神和肉体双重压力巨大的国家里,人们在无休止的工作中失去了自我,这时候孤独成为了一种防御机制。


保持身体和身体的距离,禁止受伤,减少亲密,孤独把人们保护起来。



在这个国家里,个体充满了独特性,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常说的色彩、极简主义美学以不同的方式在人们身上展现出来。


Gili说: 在最孤独的地方,我也不会感到孤独了。



纽约 ,与日本不同的是,日本孤独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结果,而纽约里的孤独似乎是与生俱来,它流淌在每一个生活在纽约人的血液里。


在这座被八百多万人称作家的城市里,孤独和疏离肆无忌惮, 摄影师Luc Kordas 用了四年的世界纪录了纽约的生活。



在这四年里,他就像是这座城市里的终极流浪者,漫步街头,拿着相机四处探寻孤独,也探寻这不同的居民,是这些居民让纽约成为纽约,所以他的作品都是以人为主。



城市就是游乐场,也是摄影师的天堂,在某一街角,地铁某节车厢,或是雨后的篮球场,都会有他想要的灵感。



他面对着许多不同层面的孤独。


这部记录着纽约孤独的作品— 纽约编年史 也有着Kordas在纽约的一些遭遇,比如他与超市收银员沟通,或者在出租车上,司机向他吐露心声。



机会和成功啊仿佛都那么容易得到,却又难以把握,这些作品中的主题显露出人性的弱点,展现出这个世纪的真实生活,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无论好坏。



孤独的情绪,在这座城市随处可见,我每天都见证着这样的孤独和与世隔绝。

已然,孤独是一种常态。



写到这里,想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忠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孤独的身影。不要去害怕它,试着去拥抱,去接受,用心的去感受。

你就会发现,其实,孤独是种常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