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观点
观点(www.guandian.cn)向来以提供迅速、准确的房地产资讯与深度内容给房地产行业、金融资本以及专业市场而享誉业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投姿秘诀大公开。 ... ·  19 小时前  
财宝宝  ·  婆姨要凌晨到家。 -20250204212122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观点

观点与李凯对话:新想集团在湾区的产业愿景

观点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25-01-15 07:30

正文

点击 蓝字 关注公众号,置顶或设为星标,获取最新动态


新想集团在湾区希望推动产业进步,企业宗旨非常明了——“做政府的助手,企业的帮手,产业的推手。”

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内,黄埔生命科技港工程进度不断刷新,起重机、打桩机的轰鸣声里,产业的脉搏正在跳动。
作为新想集团首进大湾区的项目,黄埔生命科技港于2024年1月29日摘地,目前项目一期9-12栋已经全面封顶,其他楼栋也已进入预封顶阶段。
项目如火如荼建设之际,观点新媒体来到黄埔拜访新想集团副总裁李凯,提前探寻这座生物医药园区的设计初衷,以及畅谈新想在湾区的产业愿景。

从2023年末至今,新想集团旗下武汉理想科学城、杭州医药港·和达药谷十期、艺尚美谷相继摘牌,再加上黄埔生命科技港,深刻践行其“重点立足长三角、稳步拓展中西部、积极开发珠三角”的发展战略,构建新想的全国化产业布局。
据介绍,新想集团是理想国际控股集团下属专业产业园投资运营公司,为产业园提供研究、策划、规划、设计、投资、融资、建设、招商、运营“九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旗下项目总投资额逾120亿元,已开发产业园逾200万平方米,在建产业园超100万平方米,累计招商引入企业5000余家。
用李凯的话说,新想集团在湾区希望推动产业进步,企业宗旨非常明了——“做政府的助手,企业的帮手,产业的推手。”
政府的助手:响应国家发展需求
新想脱胎于理想,而理想国际控股集团由董事长陈立强创立于1992年,从长三角的实业与贸易起家。
1998年商品房放开后,理想集团深切感受到社会发展需要,开始投身房地产行业,积累了深厚的不动产建设运营经验;再到2018年,理想响应国家发展需要,进军产业园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理想集团的版图经历多次重大突破。
“也可以说,理想集团在不同时间段都响应国家发展需求,进入主流行业发光发热。”
在产业发展思路上,新想专注于高品质主题园区,围绕数字经济和生命科学两大主题,并未盲目追求规模布局,主要集中在一线和强二线核心城市的核心区域。
以黄埔生命科技港为例,该项目聚焦“医疗器械+医药研发制造”相关产业,是政府重点推荐项目,致力于打造为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平台,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总用地规模110亩,总建面约23万平方米。

项目选址正契合了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地方区位优势,这也是新想一贯的原则。
近年来,黄埔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崛起,形成实力强大的发展矩阵,医学及医疗资源丰富,审批监管便利,运输便捷安全,产业链迸发“虹吸效应”。
第一,黄埔区到去年年底集聚的生物医药的企业有4000多家,实现规模大概突破了2000亿,占整个广州市生物医药相关产业60%以上贡献率,基础非常雄厚。
第二,产业链完整度跟串联度高,从原材料到最后产品一条龙。知识城可以承接科学城、生物岛医药创新资源成果外溢,具备产业链配套及医药企业生产制造产业转移功能。
第三,交通便捷度,通过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包括最近开通的深中通道,实现海陆空三方面贯通。比如新想集团最近引入的放射性药物企业,有一个技术是在10小时内完成衰变,这就必须要求原材料极快速送到实验室,对此大湾区的网络具备极大优势。
在新想集团看来,产业运营方必须与所在的一方土地同频共振,相互成全。
“入驻到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正是基于这样的氛围,我们一直以来是做园中园的概念。如果要独立创造一个生态,作为民营企业有难度,我们还是要找对地方,做好政府的助手。”李凯说道。
他还表示,从长期发展角度,新想也并不仅是提供一座产业空间,而是在招商、规划等方面提供助力。“包括政府对我们的观感其实偏向于泛科研机构定位,因为我们确实给到一些专业意见,这跟目前常见的园区开发单位还是有一定区别。”
企业的帮手:利他思维与自我进化
随着产业运营的边界逐步拓宽,综合性企业的多元化能力,往往能迁移到产业领域充分赋能。
基于多年来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理想集团目前业务板块已包含地产、金融及文化产业等等,能够从前端到后端为产业园区的运营服务护航。
其中,房地产开发经验赋予新想园区建筑品质感和配套周全性,金融行业资质则为部分优质入园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提到园区建设,李凯表示,产业园区是为企业服务,而企业具象化就是每一个人。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代表,聚焦的人群画像是高知的、相对年轻、相对追求健康生活的群体。
在工作端,黄埔生命科技港配置了双回路增容供电,污水废水处理管道,以及蒸汽供应等必要的基础设施。
在生活端,相较于传统产业园区,新想更希望打造产业社区的氛围。黄埔生命科技港内,除了中西餐食堂、员工宿舍、商业购物等生活配套,还和黄埔区图书馆合作联办,为园区带来新的图书馆配套,甚至可能会在图书馆内为入园企业的员工提供托儿管理。
此外,未来争取引入政府的企业服务中心功能,引进相关医疗检测机构的分支机构,以及车站接驳服务等。
“我们是一个开放性园区,提供的接口比较多,未来一些产投服务、器械类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全部可以在这边兑现,变成一个拓展坞。只要对片区有帮助,我们都愿意开放承接。”李凯说道。
在承接服务端口的过程中,园区也在自行进化,“因为我相信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不可能服务做这几项就不做了,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承接更重要或更前沿的。因为像黄埔这样的地方,每天都有新药审批,都有新的临床实验,有更好的合成物出来,所以也要求我们有积极创新的心态。”
用李凯的话来说,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是两大要素,一是完备、高效的区域配套,二是充足且具备耐心的资本。
除了硬件以外,新想背靠的理想集团与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等主体共同设立上海沄诚基金,与清华大学等主体共同设立荷塘创投基金。同时,与行业内知名投资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构建起从种子期到Pre-IPO的全周期投资孵化体系。
其中, 荷塘创投基金聚焦健康医疗细分行业,包括的医疗影像、体外诊断、医学器械等,目前已投企业45家。
“在我们园区里面,基金是对所有企业开放的,具体会根据企业和产品的适配性进行投资。”李凯说道
产业的推手:产业人的家国情怀
产业发展离不开时代舞台,而舞台之上,产业人各自分工,承担着各自的角色。
以现代医学领域的核药(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adionuclide Drug Conjugates)为例,这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诊断和治疗的药物。
自从1902年居里夫人发现镭开始,人类就小心翼翼摸索着放射性元素医学应用。截至2023年10月,全球已有64款核药上市,但中国仅有6款核药上市,从上市时间来看,中国与国外间隔最短为6年,最长已达20年,这背后存在的客观差距,也蕴含着一代人的使命。
近期黄埔生命科技港引进入园的一家放射性药物企业,该企业作为一家专注创新放射性配体药物的公司,致力于下一代放射性药物研发、创新及产业化。李凯感慨,深入产业一线激发了他的家国情怀,能为生物医药园区建设运营作出贡献,我们与有荣焉。他也感受到当下年轻人普遍有拳拳报国之志,这份事业能为他们找到释放爱国情怀的出口,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新药领域共计发生投融资事件共121起,累计融资金额达到180.73亿元。疫情期间,生物医药融资一度高涨,但如今融资项目数与融资金额均呈现持续下降,资本更加理性,但生物药、核药、CXO、AI医药研发、生物智造等领域仍受到市场重点关注。
对此,李凯认为真金不怕火炼,市场大浪淘沙,会为产业园区筛选出一批获得国内外认可的高精尖生物医药企业。
目前,新想集团在杭州、武汉、广州等地产业园区均为自持重资产模式。展望未来,李凯希望逐渐探索出一套产业运营服务输出路径,形成新想在湾区自己的打法。

李凯坚定地说道,产业运营最重要的是要找准锚点,而新想的锚点是坚信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科技发展,坚定地不断投入与不断精进自身成长发展。
以下为观点新媒体对新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凯先生的采访实录:
观点新媒体: 现在国家在大力提倡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产业园区的角度,您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李凯: 关于新质生产力,我自己的理解,第一是新的生产工具,第二是新的生产资料,第三是新的生产模式。我们在工作一线感受会更强烈一些,特别是生物医药上面。
新的生产工具,比如说AI技术,可能让我们更快捷的去获得一些原先需要花更多精力去获得的生产要素。
而在生产要素层面,现在我们越来越发现,数据会成为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要素,甚至可能超过了实体要素的重要性。
再就是新的生产关系比如较早提到的新零售,包括一些新的供销的关系改变,包括合作方式改变。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新质量生产力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在已有基础上让我们更准确更高效地发展实体。
举个例子,在生物医药领域里,有一个技术是用AI模拟合成蛋白化合物,在做新药的时候,所有药都要对体内蛋白质产生效应,因为蛋白体稳不稳定,需要不停配比实验。
如果让人来做,可能是10年加数亿美金,现在可能不用10年,但需要算力,这个时候就用到AI了,最后通过人的验证,加快科研节奏。
观点新媒体: 新想集团在理想集团内部的定位是什么?集团为何会选择进入产业赛道?
李凯: 理想集团严格意义上是一个区域型、多元化集团公司,陈立强董事长1992年开始创业做贸易,1998年放开了商品房以后,因为政府需要快速接轨政策落地,企业当时在本地口碑也还不错,所以就顺应形势开始做房地产;2018年的时候我们结合自己资源跟经验,开始了产业园区运营板块业务。可以说,理想集团在不同时间段响应国家发展需求,进入到主流行业做自己的事。未来的话,集团发展方向会倾斜在产业园区板块。
我们希望推动产业的进步,企业宗旨非常简单明了,第一个是做政府的助手,第二个是做企业的帮手,第三个是做产业的推手。

观点新媒体:新想集团进入大湾区的首个项目为何会选择黄埔中新知识城?
李凯: 我们认为大湾区产业基础非常好,特别是黄埔。
截止到2023年底,黄埔区工业产值占到了整个广州市的40%,所以是一个实实在在以产业、制造业为立根之本的区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