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美行业观察
为你解读医美行业观点、趋势、资讯、案例。合作VX:yimei0001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檫木终于开启了这个春天 ·  2 天前  
植物星球  ·  樱花树上长了木耳和灵芝,采不采? ·  3 天前  
植物星球  ·  雨水是春的开始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美行业观察

极限填充之后,“馒化修复”成医美消费新趋势?

医美行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5-01-31 19:30

正文



今年行业内谈及最多的一个话题是“馒化脸修复”,早期的医美行业监管不规范、产品鱼龙混杂、医生技术参差不齐,大量不合规的产品被注射进面部,导致许多求美者出现了“馒化脸”。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面部问题显现出来,馒化修复也就成了当前一个消费的新趋势,这其中也给了行业很大的警醒。


1.极限填充?行业迎来修复时代


《中国医美行业2023年度洞悉报告》数据显示,受日益增长的求美需求驱动,中国 医美市场规模在2023年超过2000亿元,市场增速达20%, 其中非手术类注射微整项目的市场份额日益攀升。


然而在过去十年的非手术类注射项目中,尤其受“网红脸”盛行的影响,很多求美者在缺少远期规划和个性化诊疗思路的情况下盲目跟风、不合理注射,导致脸部馒化现象层出不穷,寻求馒化修复的求美者越来越多。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博士薛志强博士 指出:在审美水平持续提升的当下,馒化脸的修复逐渐成为了医美新消费趋势,在2024年会迎来新一轮高潮。


除了求美者外,也存在医疗机构为了业绩,或者“清库存”,向求美者推荐大剂量的极限注射,助推当下馒化市场的扩大,不仅对消费者不负责,而且也有损整个行业的形象。


多项数据叠加,可见馒化修复市场的空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不管是填充物质量不过关、注射层次过浅、填充审美过时还是填充后衰老,都会造成馒化现象。而且“馒化脸”不仅是美观受损,面部表情和肌肉运动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馒化修复还是极为必要的。


2.充分诊断,是修复的前提


对于广大求美者来说,馒化修复往往不是结束,而是新一次变美的开始。不明所以的“大刀阔斧”一定是不合理的,甚至会让下一次修复来的更早,充分诊断才是修复的前提。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会长宋建星 曾表示,“馒化修复不是简单的‘祛馒’,祛馒后的面部美学重塑才是关键,对医生技艺及审美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


“馒化脸”现象的出现给医美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不仅是中游机构,也促使上游品牌进行探索,设计产品的时候尽量避免求美者在注射材料之后出现不吸收、移位严重等情况,例如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聚左旋乳酸(PLLA)和聚己内酯(PCL)等再生可吸收原材料。


从盲目跟风的极限填充到适量注射,再到如今的馒化修复,不仅仅是医美行业的审美追求提升,也是从业群体对当初过度推销、过量填充后的历史欠账进行修复。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馒化脸”话题热度的不断提升,医美行业也迎来了自己的“修复时代”。


未来,医美行业还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审美教育,以满足消费者对美的追求和期望。



没看够?加入医美行业交流群,直接开聊!

群满了  加医美行业观察首席服务员微信

回复【医美】 拉你入群

关注医美行业观察内容矩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