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181人,仅2人生还!失踪者大部分死亡 ·  3 天前  
数据宝  ·  成交放量超24倍,行情生变? ·  5 天前  
数据宝  ·  突然熄火,人气股上演天地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中国目前的税负下,制造业究竟有没有活路? | 小巴问大头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2-23 07:15

正文


点击上图,成为会员
超过9万人在听
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世界万千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前几天,“玻璃大王”、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火了。


火的原因连他自己都意外:在某次接受采访的视频公布后,有人说“曹德旺跑路了”。


小巴去找来那段视频,从头到尾看了两遍,(因为曹老板说话有胡建口音,字幕又不太准确)看完既感动,又气愤。




感动在,短短八分钟的视频里,一个务实的、关心中国经济未来的企业家形象跃然眼前。


气愤在,这得是多么叵测的用心,才会把视频内容总结成——“曹德旺跑路了”?!


或许有些读者对曹老板不熟,小巴在这里讲几个细节: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汽车玻璃都要从国外进口,售价几千元,成本一两百。当时在做水表玻璃的曹德旺得知这一情况,心中不服,想做出“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玻璃”,于是提升技术,调试模具,购买先进设备,就真做出了“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玻璃”


在福耀玻璃进场时,全球有四大汽车玻璃生产巨头。30年过去,福耀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生产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




所以,在回应跑路传闻时,曹德旺会说:“福耀的市场销路65%在中国,我跑出去干什么呢?但这不等于说不出去投资。因为你想变成全球公司,必须在国外投资。”


为什么曹德旺会在美国建厂?原因很简单: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都是福耀的客户,账算下来,卖给美国的玻璃还是在美国生产最划算,当然就地建厂了!


70岁的曹老爷子在视频里反复说:“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建设中国、发展中国、保卫中国,是中国国土上每一位精英的责任。……特别你们这些做传媒的。”


他没有预料到视频会如何发酵,现在听着这几句话,小巴觉得分外讽刺。


的确,视频中的曹德旺说,中国制造业的税负最高。但他没说的是,办厂30年,福耀有20多年都是福建省纳税模范。


的确,视频中的曹德旺说,在美投资近10亿美元。但他没说的是,这些年他在中国捐就捐了八九十亿人民币。




“中国厚待我,我才说出这些话。”回应传闻时,曹德旺如是说。

 

他说的难道不是实话?在今年九月,小巴曾就中美建厂、开店成本采访过几位企业家,曹德旺算过的账,他们也都算过。【点击此处,即可阅读】


企业家心中的想法,积压了不是一天两天。正是因此,曹德旺的视频风波渐渐淡去后,“死亡税率”这个词却持续火热,引发了更大的讨论。


中国的实际税负,是不是让制造业难以生存发展?对此,小巴采访了几位大头——最早提出“死亡税率”的李炜光教授、频频调研制造业企业的秦朔大大、在中外都办过厂的企业家刘光达,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李炜光

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政策好不好,最终的检验者是企业”

 

除了新兴行业以及金融等领域,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利润率都不到10%,30%-40%的税费负担足以导致大多数东部沿海加工企业处于困境,甚至亏损倒闭。而在我国,企业实际税费负担已接近40%的水平。

 

如果用世界银行的“总税率”指标(企业的税费和强制缴费占商业利润的比例)来衡量我国企业的税负,2013年我国企业总税率为68.7%,不仅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2014年和2015年,中国继续维持在68.5%和67.8%的高水平上。在如此重的税收下,中国制造业企业活着已经不容易,谈何创新和转型?

 

有人认为我的说法太夸张。我也希望我的结论是夸张的,但是我是有调研的,也是有数据的。任何人想反驳我都可以,希望拿出具体的数据来反驳。

注:2016年年初,李炜光教授与冯兴元教授发起了主题为“中国民营企业税负问题研究”的调研。

 

说到底,一些政策到底有多好,最终的检验者还是企业。有些地方宣称自己的政策好,但是如果那里的企业都过不下去了,你能说政策好吗?我们还是要看企业家的真实感受。

 

调研时我们曾请民营企业家座谈聊天,听听真心话。一位在商界摸爬滚打近20年的女企业家,谈到经营困境,忍不住失声痛哭。“感觉太难了,实在撑不下去了。”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她哭的时候在座很多企业家也跟着掉泪,调研会开成了诉苦会。

 

中国经济还是一个新经济体,中国经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能现在就让人感觉举步维艰。所以我一直在呼吁实行轻税制,希望释放我们这个新经济体内部尚未发挥出来的潜力。


 


秦朔

秦朔朋友圈创始人

 

“积郁在实体经济的怨气喷发了”


我认为,没有一个政府会觉得税负过高;也没有一个企业家会觉得税负很低。政府总觉得还有税负增加的空间,而企业家总觉得税收太高了,这是全世界普遍的规律。

 

两三年以前曹德旺在俄亥俄州收购美国企业时,新华社就写过内参,比较过中美制造业成本这些数据,所以高层对情况并不陌生。

 

美国剔除掉人工以外的资源性成本的价格,相对来说越来越低,这是美国的比较优势。成本结构在不同的产业是不一样的,如果产业更多依靠劳动力的话,中国相比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我最近刚刚去了比亚迪在洛杉矶兰卡斯特市的一个工厂,曹德旺说的没错,美国土地很便宜,但不要忘了他也说美国制造业面临一个问题——要招到年轻的工人并不容易。我看到比亚迪工厂里工人年龄很多都很大了,四五十岁的都有。所以不能简单地讲,中国制造就没有成本优势了。

 

曹德旺的访谈,之所以会反响这么大,应该说是目前这个时间点上几件事交织在一起爆发的结果:

 

一是,经济增速持续不断地下行。特别是相比房地产、金融和互联网,制造业的日子非常难过。这是“实体滞”“资产胀”局面下,积郁在实体经济的怨气借这个机会喷发了。

 

二是,特朗普提出美国制造业回流,加剧了国人这方面的担心:你看看人家的成本那么低,我们怎么办?!

 

三是,曹德旺式问题也是企业总体成本负担上升的必然结果。这些年来企业方方面面的成本都在增加,包括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营改增也给一些企业增加了成本,因为向下游抵扣不了增加的税收。

 

种种因素纠结在一起,借曹德旺的事情爆发了。




刘光达

厦门厦芝科技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增值税这个税种不合理”


这个税重肯定是存在的,因为制造业里面有一个增值税嘛。

 

比如说我今天买了20块钱的原辅材料,那在我的成本构成当中,有原辅材料、设备折旧、人力成本,加起来是100块。20块的原辅材料是我从别人那买的,它带着增值税票进来,可以冲抵增值税。另外80块是不能冲抵的。

 

那么假设我的成本是100块,我销售也100块,在财务上是没挣钱的嘛。即便在没有挣钱的情况下,还必须得支付80×17%的增值税,这是十分不合理的。

 

因为制造业很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至少比软件开发或是其他的科技型企业密集,所以人力成本是很大的一块支出。比如说我现在这个企业,每个月的员工工资大概在200万左右。

 

但是因为这部分不能冲抵增值税,我们销售之后,还要再交200万的17%,也就是34万,一年就是400万。这就是另外的成本,肯定是高了啊,肯定不合理啊。

 

我现在看一些专家说,综合税率没那么高,那都是瞎扯。真的,我们身在其中是最了解的。

 

在增值税这一块,我觉得曹德旺说的十分有道理。当然还有教育附加税、城建税、印花税等等,这些税的成本大概是增值税的20%左右,我觉得那都是可以承担的。增值税这个税种,绝对是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恶疾。



我想,每一个关心中国制造业的读者,看到这里都不会没有情绪的。但是,小巴希望大家尽量不要在留言中表达情绪,而是表达观点,或是身处制造业中的经历与感受。


节日将至,怕送错礼?

到美好的店看看圣诞清单

点击下图,美好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