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拥有独处的能力、健康的身体和善忘的境界来确保人生的下半场幸福快乐,尤其对于中年人来说,如何筛选无效社交、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和学会放下烦恼是很重要的。文章还提到了拥有这些能力对于晚年生活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拥有独处的能力
减少社交,专注自己,避免无意义的社交关系,拒绝周旋于人情往来之中,从生活中腾出一片空地去提升自己。
关键观点2: 拥有健康的身体
坚持运动,重塑自己,注意健康饮食和适当锻炼,特别是中年以后,健康是最重要的。
关键观点3: 拥有善忘的境界
学会放下烦恼,治愈自己。糟糕的回忆和负面情绪需要被遗忘,保持好心态才能真正治愈自己。
正文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欢迎添加慈怀小编(微信号搜索:chdshme),小编将拉您进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领读的“因书明理线上读书会群”,以文会友。
莫言曾在采访中表示,人到晚年,要学会找点乐子,做个“傻子”,让自己活得舒适。
人生下半场,如何才能一路顺畅,幸福快乐,值得每个人深思。
一个人的晚年生活状态,往往从55岁开始,就已在奠定基调了。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哪怕青春不再,
但晚年生活,同样值得认真打磨。
尤其以下3样东西,奉劝每个人都尽早拥有,千万别不当回事!
莫言曾说:“获奖之后,我跟很多亲戚再也不联系了。”
有人嫉妒他,有人诋毁他,也有人想方设法沾他的光,这些人来来往往,让莫言不堪其扰。
从那以后,莫言明白了,筛选掉那
些无效的社交,只会让生活变得更好。
人到中年,最该拥有的能力之一,就是优先专注自己的人生。
就像杨绛在书中写的那样:“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年轻时,身旁还有三两朋友,有时会和丈夫孩子一同拜访一下,联络感情。
待钱钟书过世后,杨绛便深居简出,整日待在家里安安静静地读书写作。
有一次,杨绛到楼下散步,没走几步就遇到熟人,再走几步又遇到邻居,个个都要聊上几句。
自那以后,她外出得更少了,只是一心扑在书案上,推脱了许多来访和邀请。
这份专注和努力没有白费,92岁时,杨绛写就了散文集《我们仨》,一经发布,就引发读者们的追捧。
而后,杨绛又整理出版了《杨绛全集》,将自己的毕生心血,一一展现出来。
减少社交、享受独处、专注自己,让杨绛即使到了晚年,依然能够自我提升、日有所进。
若是能得一二知己,三五益友,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固然是人生快事。
若只是一些酒肉朋友、嚼舌根的搭子,不仅累你虚度时间,还害你伤身误事,不如早点断交。
斩断无意义的社交关系,拒绝周旋于人情往来之中,从生活中腾出一片空地去提升自己。
你会发现,你能支配的时间变多了,天地变宽了,你的人生,也在高质量的独处中蜕变了。
直到有一次酒精中毒,他在医院抢救了半天,才脱离危险。
大病一场后,莫言便开始戒酒养生,闲暇时也不再参加一些酒局,而是抓紧时间锻炼身体。
他说这样虽然于人情上有些不妥,但人生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健康。
人到中年,名利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唯有养好身体,紧握健康,才是最根本的。
58岁那年时,施秀英因身体不适去体检,竟意外查出肺癌。
经过诊断、手术后,医生建议她注意饮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或可以延长几年的寿命。
自那以后,施秀英一改往日散漫随意的生活习惯,开始认真规划自己的余生。
术后恢复期一结束,她便开始清晨4点起床,长跑一万五千米。
身边的亲友听说后,都以为她坚持不了多久,可谁也没想到,她这一跑就是28年。
80多岁时,施秀英在第12届亚洲暨中国第五届老将田径锦标赛中获得了4块银牌、2块铜牌。
“我是个癌症患者,但是却将癌症和金银牌联系到了一起,这中间靠的是我的信心和勇气,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战胜疾病的决心。
生命在于运动,不运动就会结束生命,这中间没有什么诀窍。”
只有动起来,才能将身体里的死水转变为一汪清泉,才能由内而外地刷新自己,改变自己。
请谨记,你所流的每一滴汗,都在滋润你的身体;你所运动的每一步,都在拓宽你人生的半径。
拣着拣着,看守麦田的人突然来了,那人冲上前扇了母亲一个耳光,然后扬长而去。
那一日,母亲嘴角的鲜血和眼中的绝望,让莫言终身难忘。
多年后,莫言又碰到了当初那个人,他握起拳头想冲上去报仇。
可母亲却拉住他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莫言瞬间明白了母亲的用意,她不希望自己一直记着过去的怨恨。
“选择性遗忘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指个体为了避免焦虑、压力或痛苦,无意识地抑制或忘记某些信息或经历。”
糟糕的回忆与负面的情绪就像病菌,让人在旧伤口上反复感染。
学会遗忘掉那些不美好的东西,时刻调整好心态,才能真正治愈自己。
一位老妇人在庭院中种了一盆花
,花很娇贵,太阳不能多晒,水不能多饮,时时都要照看着。
她花了很长的时间,很大的功夫,才将这盆花养到含苞待放。
就在花开的前一夜,一只野鸟经过,啄坏了花根,这盆花也慢慢枯萎掉了。
路过的小孩看到老妇人若无其事整理着残枝败叶,好奇地问:“花死了,您就不难过吗?”
老妇人一边扫地一边回答道:“我昨天流过泪了,今天之后,我会忘掉这盆花。”
花枯萎了,不能复生,一如生活中的许多事,已然发生,再纠结也无用了。
“年轻时记性太好,一点烦恼、一点宿怨,都足以内耗自己许久。
所谓人生,计较越多,困扰越多;忘掉过去,反而解脱自己。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有一颗善忘自愈的心,能洗净尘埃,放下过往。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生选择。”
人过中年,留给我们的选择机会越来越少,抓紧时间拨冗剔繁,找寻出真正有利于自己的道路,变得至关重要。
点亮【在看】,愿您接下来的日子,认真活,好好走,不辜负这一程山水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