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方历史评论
《东方历史评论》杂志官方微信账号,每天提供新鲜洞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男人对女人有以下4个反应,就是爱上你了 ·  2 天前  
宁波日报  ·  今天22点10分,迎来今年首个…… ·  4 天前  
宁波日报  ·  今天22点10分,迎来今年首个……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方历史评论

周日声音|顾城、弗罗斯特、卡波特

东方历史评论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4-02 12:24

正文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 ohistory



1、“我从没被谁知道,所以也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顾城


顾城(1956-1993),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重要诗人,在当代文学史上叙述新诗潮的发展时,都把顾城与舒婷、北岛相提并论。顾城作为一个“应运”而生的诗人,非常“巧合”地融入了新诗潮的历史进程,成为其中壮其声势的一员,还是其诗歌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诗学意义。顾城是个感觉至上的诗人。他用灵魂去感受,用心去观察。顾城属于那种用灵魂也为灵魂浅唱低吟的诗人,是纯粹的性灵的写作。他的诗歌安静、舒缓、抑郁、沉着,又不缺少生气和活力。


代表作《一代人》、《英儿》、《白昼的月亮》、《黑眼睛》、《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以下是顾城生前一段珍贵的录音。




2、“最好的出路永远是朝前走完全程”——罗伯特·弗罗斯特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他曾当过新英格兰的鞋匠、教师和农场主。他的诗歌从农村生活中汲取题材,与19世纪的诗人有很多共同之处,相比之下,却较少具有现代派气息。他曾赢得4次普利策奖和许多其他的奖励及荣誉,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只是在他的下半生才赢得大众对其诗歌作品的承认。在此后的年代中,他树立起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形象。代表作品:《新罕布什尔》、《诗歌选集》、《又一片牧场》、《一棵作证的树》、《未选择的路》等。


回复 v615 收听罗伯特·弗罗斯特亲自朗诵他的诗作《雪夜林边小驻》。



3、“无论你去哪里,你总是会遇见你自己。”——杜鲁门·卡波特


杜鲁门·贾西亚·卡波特(Truman Garcia Capote 1924-1984),本名杜鲁门·史崔克福斯·珀森斯,美国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蒂凡尼的早餐》  与长篇纪实文学《冷血》 。


卡波特的小说主人公辗转于大城市(主要是纽约、新奥尔良)与南方小镇之间,两种截然相反的环境容易引起感知的反差:一边是相对落后、淳朴的生态环境与民风,但宗教统治一切;一边是经济发达、思想开放的大都市,物质丰盛,人情却相对淡漠。从叙事学角度,作为叙述内容的人物和事件发生的地点或者场所的改变属于“故事空间”的变化。


卡波特的小说地理跨度大,覆盖了美国大部分地区,描绘了各个阶层的人物生活,也刻画了善与恶、欲望、正义与犯罪等人性,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


回复 v616 收听杜鲁门·卡波特亲自朗诵他的作品选段。







点击下方 蓝色文字 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人物 李鸿章 鲁迅 聂绀弩 俾斯麦 列宁 胡志明 昂山素季 裕仁天皇 维特根斯坦 希拉里 特朗普 性学大师 时间 1215 1894 1915 1968 1979 1991 4338 地点 北京曾是水乡 滇缅公路 莫高窟 香港 缅甸 苏联 土耳其 熊本城 事件 走出帝制 革命 一战 北伐战争 南京大屠杀 整风 朝鲜战争| 反右 纳粹反腐| 影像 朝鲜 古巴 苏联航天海报 首钢消失 新疆足球少年 你不认识的汉字 学人 余英时 高华 秦晖 黄仁宇 王汎森 严耕望 罗志田 赵鼎新 高全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