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始于19世纪后期,但现代意义上避免双重征税的定义始于1960年。假如REITs满足以下条件(四种tests),则可以避免在公司层面被征税:①asset test,必须要有超过75%的资产和地产或抵押贷款有关;②income test,必须要有超过75%的收入来自于rent或mortgage interest;③distribution test,必须有90%以上的taxable net income distributed as dividends;④ownership test,需要股东超过100人且任何5个或以下的股东不能合计持有超过50%股份。这些tests的核心一是收入需要是passive income,而不是房地产交易获得的收入,比如说建筑商也是房地产公司,但他们不能算REITs,因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房产销售;二是need to distribute most of the taxable income。
全美房地产投资信托协会(NAREIT)目前(as of March 2017)跟踪224个REITs,市值约$1.1万亿,这些REITs所持有的商业地产约$1.4万亿,持有的mortgage约0.4万亿。其中约191家REITs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总市值将近$1万亿。
从图6中可看出,1975-2016(45年左右),REIT Annual Total Return平均在13.5%左右,而Annual Dividend平均在7.4%左右。
图6
二.REIT历史演化
(一)1960年以前
REIT的演化历史可以主要分为两大段。第一段是1960年以前,19世纪末期,美国东岸的一些富人想集资起来投资商业地产,同时还想获得有限责任保护(Limited Liability)。在当时的法律框架下,公司制(Corporation)可以提供有限责任保护,但公司不能持有投资性的商业地产;而普通合伙人制(General Partnership),可以持有投资性商业地产但不能受到有限责任的保护。各种形式探索后,最终确立了MBT (Massachusetts Business Trust),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表1
MBT很快变得流行,商业地产的投资也迅速从波士顿区域扩展到美国其他主要大城市,如当时的汽车新城底特律、还有芝加哥、旧金山等地。大家很快发现这种形式也适用于投资股票(can invest in 3rd party equities without limititation as applied to a corporation and can also provide limited liability),因此这种结构也被用于架构collective securities investment vehicles(共同基金的前身)。
1913年,美国宪法第16条修正案生效,开始征收个人、公司所得税 (Income Tax),但Trusts (including REITs)被予以豁免。直到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在 Morrissey v. Commissioner 一案判决: 可以对Investment trusts (including REITs)征税。在共同基金行业的游说下,次年国会通过了Revenue Act of 1936,共同基金获得税务豁免,但REITs不能。在此后20多年,REITs一直处于被双重征税的状态:REITs本身要交税,投资者的收入所得还要再交税。1950年代中期,REIT industry开始游说国会。1956年国会通过REITs征税豁免法案,但被Eisenhower总统否决,其中的顾虑之一是怕这种税收豁免会被地产公司滥用。1960年,国会再次通过REITs征税豁免修订案,并提出防止豁免被滥用的系列措施(asset/income/distribution/ownership tests),以确保REITs税务豁免只适用于passive income, 而不适用于active income/gain from trading real estate。另外,修订案拓宽了合规收入定义,将mortgage interest也包括在内。这次,修订案终于获得Eisenhower总统批准,于1960年正式生效。法案获得批准亦得益于当时的政治环境:1956年Eisenhower总统推出跨州高速公路建设法案后,对公共财政形成沉重负担,因此对地产类项目,政府迫切希望私人资本进入。在此背景下,REITs征税豁免修订案顺利获得总统批准。正如当时国会过案陈词所说,该法案达到了两个双赢互补的目的,一是老百姓可以投资商业地产,二是地产业无法仅依靠公共财政,迫切需要打开、拓宽私人投资地产业的渠道。
3)机构投资者准入放宽。1993年Omnibus Budget Reconcilation Act使机构投资者如pension fund 在投资REIT股票时对股东数的计算可以look-through到pension fund的members,而不是只算成一个股东,这样大幅降低了对机构投资者持股集中度的限制。
表2
图7
1960年后REITs的演化进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图7)。
1.1960年到70年代中期。1960年REIT征税豁免法案通过后,REITs并没有立刻流行,5年后才有了第一家REIT进行IPO,整个60年代只有约10个REITs公开交易。60年代后期,商业地产开始兴起,基建贷款的市场需求很大,银行开始抢占市场,成立REITs,好处是借REITs把贷款出表,减少资本金需求,同时赚取管理费。此后大量REITs应运而生(53 count by 1973),竞争加剧,贷款标准日渐松弛,基本面变差,泡沫形成。1973至1975年泡沫破灭。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插曲。索罗斯曾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引述了他1970年2月写的一篇研报,详解了他当时以反身性理论(Reflexivity)预判Mortgage REITs将启动泡沫、并最终破灭的过程,后来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按照他的预测演变的。依据这个思路,他成功先做多,后做空REITs,在市场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均获利颇丰。反身性理论的核心点是找到price对fundamental的feedback loop,通常来说是基本面驱动价格,但是如果一旦价格开始参与驱动基本面,就可以形成一种正反馈系统从而产生资产泡沫。索罗斯当时发现了Mortgage REITs的reflexivity key,发现如果mREITs的股票价格远高于它的book value,公司将借机进行增发,而这种增发行为将会导致book value/EPS的增长(hence,“price impacting fundamentals”),因而引发投资者对这类股票更多的追捧,造成股价增高,进而有更多的股票增发,正循环系统就此产生(图8)。例如:a REIT book value $10, Price $20, EPS = $1.2. 现在对每股旧股配发半股新股($20/share), 收到$10 proceeds, 因此new book value =($10+$10)/1.5=$13.3(+33%),new EPS=$1.2x2/1.5=$1.6(also+33%),从而通过增发实现了book value/EPS的增长。
4.90年代早期到90年代中后期。80年代末-90年代早期,银行业因地产坏账遭受重创(e.g. Savings & Loan Crisis),导致了1990-91年经济衰退,某种程度上助推了克林顿在1992年的大选中胜出 (Bill Clinton famous campaign slogan: “It’s Economy, stupid”)。由于银行紧缩,private partership难以获得信贷,但另一方面因REITs在里根时代不能享受适用于private sector的避税条款,没有做相关投资,所以他们依然较好的real estate portfolios, 具备较通畅的capital market acess,可以通过股票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因此,private partership开始纷纷转向公开市场,或者上市,或把自己卖给REITs。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UPREIT作为一个结构创新应运而生(1992 Taubman Center IPO),使得private sector在将旗下物业转让时并不立刻触发销售事件,而是以参股合伙的方式进行,从而延迟了增值税的交付,大大降低了物业从private sector转入到REIT sector的门槛。此外,1993年机构投资者准入的放宽也增加了对REITs的需求。从数量上看(图12一),1993、1994年REITs有个IPO的高峰;从市值上看(图12二),1991到1997年短短六年时间上涨了十倍以上。supply side的重要原因是UPREIT的结构创新,demand side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机构投资者的大量涌入。
图12
图13
5.90年代中后期到2002年左右。从图14可以看到,1998、99年时,当SPX收益上升时,REITs的收益是负的,而在2000-2002年,SPX、NASDAQ收益在下行时,REITs反而在上涨。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入98年,从book value premium角度,REITs price已经很高(25-30% above NAV), setting up for correction(图15一),另一方面,高科技狂热,市场看重成长股,喜欢听故事,对于注重收入的硬资产股票兴趣普遍缺乏; 然而从2000年中开始NASDAQ泡沫破灭,美联储开始降息,投资者又蜂拥回到有硬资产有income的股票上,如REITs(图15二)。
2000年至今,REITs的两段较长的上涨期从其背后主导因素看还是有所区别的(图18):2002-2007 rally, 乘数扩张(P/FFO)贡献巨大(6x in 2001 -> 17x in 2007),而2010-2016 rally则更多的是earning稳步上升(FFO: 0.35/share in 2010 -> 0.6/share in 2017), 乘数(P/FFO)相对稳定在16-18x。
而Rental income的未来能见性(future visibility)在一定程度由物业租用合同期限(lease duration)决定。例如Healthcare facility(医院、Nursing facility等)通常租用合同长达10-20年,并且是triple net leased(即合同要求由租户支付地产税、地产保险、和维护费),CBD办公写字楼10-12年,购物中心店面7-10年,工业用地4-6年,公寓出租6-12个月,Self Storage 按月续约,而酒店则按天计算。通常来说,the shorter the lease duration is, the more levered the property class is to the market cycle,意味着周期上行时短期合同为主的物业会涨的更快,而周期下跌时该类物业也会跌的更狠。酒店业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大幅涨跌即是明证。
2)Cap Rate(市场净租金收益率)本身又可拆分为两部分:Cap rate = Benchmark rate(无风险收益率) + Spread component(信用利差)。借用股票市盈率(P/E ratio)的概念,我们可以把1/Cap Rate视为物业的P/E multiple。因此物业的价格变化可归结到两类原因:1)基本面的改善,即NOI的提高(和入住率改善、租金单价提升、运营成本下降等有关);2)乘数扩张i.e. Multiple Expansion,driven by lower Cap rate。后危机时代的低利率与低Spread环境造就了低Cap_rate环境(也即物业的高P/E Multiple环境)。见图23例。
A1:通过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到REITs的发展演化与税法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国内REITs的发展,前几年我也注意到包括中航信托、中信做了一些REITs相关的基金,我个人认为,骨子里还是偏向于CMBS这种结构,还不是股权信托基金模式。从资产的获取来说,如果有人要将地产转让给REITs需要收增值税,这是股权型REITs在中国目前形态下发展的一个法规方面的重要瓶颈。中国的REITs市场发展可以从美国的发展历史中获取经验,同时市场的发展也与宏观背景、市场周期有关,未必完全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的产物。如里根时代税制的调整虽然导致商业地产的boom-bust cycle,但反而给了REITs之后的成长空间和土壤。REIT 法规需结合税法,属于系统工程。UPREIT 结构也许值得国内同行深入研究,UPREIT helps seller defer tax event until he chooses to convert OP units into REIT shares,而且还有免遗产税的优势,这样就降低了REIT 获取地产的门槛,另一方面,从投资角度,REIT can be a viable alternative asset class to CRE buildings for foreign investors。
1) 先说基本面方面,经过危机之后7-8年的复苏,CRE price 超过07年高点,CRE supply开始明显增加,象occupancy rate (lagging the price action)等重要基本指标已趋于历史高位,虽然有可能短期加大REITs对租金的pricing power(so positive for REIT price),但是随着supply上线,尤其是如果Trump policy不能快速lift US economy/job growth而增大需求,基本面中期对REITs是有一定的挑战。不过机会也仍有很多,sector的dispersion会更明显:例如独栋房出租(Single family rental REITs – 代表AMH, IVNH), some apartment reits (depending on geographic exposure), industrial reits (做物流仓储-代表prologis, 短期trade policy headwind, 长期e-commerce tailwind) 等等基本面都还不错。另一方面,自危机之后,大部分的REITs 进行了去杠杆,debt ratio is healthy at historical low level, in that sense, price pull-back will be digestible.
2)再说cap_rate, cap_rate = benchmark + spread: 我基本认同the bias is also to go up。A) benchmark 10年国债前段时间止步于2.6,现在2.3(as of 4/24/17),个人认为国债利率curve演化可能会:先curve flatten, led by front end sell-off on back of Fed policy, 长端会是 tug war, relatively contained, 但是如果一旦Trump pro-growth policy shows up in inflation numbers, long end rate will then have lasting momentum to start moving up; B) 至于cap_rate的credit spread component, 也有sell-off bias, but it’s also sector dependent, 零售有关物业credit spread clearly wider, 例如CMBX series 6 有较多retail CRE loan exposure, 你可以从它近两年的price action 看到,credit spread is under pressure. 对于地产价格对cap_rate的敏感度,参见我在“Appendix商业地产估值”文件中的一个大概量化估计:假如cap_rate从6.5% 变成8.0% (+1.5%), 对地产价格的影响是 -30%左右 (basically, multiple 会从15.4x -> 12.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