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械的终端销售推广、招标采购两大环节始终是医药行业不合规问题的高发领域。” 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医疗物资与医疗合作分会秘书长陈红彦表示,一个医疗器械要进医院,涉及多个部门,流通渠道、终端销售始终是医药产业腐败的高发领域。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
截至9月7日,山东、浙江、安徽、湖北、福建、云南等10多个省份的审计部门聚焦公立医院和药械经销、使用情况,专项开展现场审计工作。
9月5日起,浙江省审计厅对台州市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使用经销情况展开专项调查,明确
将追溯到相关年度或者延伸审计有关单位
。台州市公立医院数量接近150家,涉及多家三级甲等医院。
8月29日,云南省审计厅发布《关于开展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的审计公示》,审计厅将派出专项审计调查组,
对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
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审计署等14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开展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开展成本价格专项调查,重点关注推高药品价格、扰乱药品流通秩序,以及医药领域商业贿赂违规违法行为。
综合近期各省市陆续公布的2023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在审计的帮助下,隐藏在更深层次的行业乱象被揪出。
例如浙江省发布的审计报告显示,医院设备招标采购流于形式,“省级和2个市县5家公立医院13个项目设备采购存在招标前已确定供应商、招标条款量身定制、招标内容与合同内容不一致等问题,涉及项目金额1.22亿元。”湖北省审计报告显示,有机构因应招而未招标、设置排他性条款,涉及金额达到13.2亿元。
黑龙江省的审计报告也直指医疗设备采购领域存在违法违规问题。5家医疗机构6个采购项目与24家投标单位串通投标,中标人多以小于1%的投标降幅中标,远远低于正常投标市场5~10%的竞争降幅。
贵阳市此前发布的2023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列举有医院未经公开招标直接与供应商签订或续签合同,违规线下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2.43亿元等情况。
按照2024年医药领域纠风工作的部署要求,重点加强医药卫生领域廉政建设,开展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开展成本价格专项调查,重点关注推高药品价格、扰乱药品流通秩序的不法行为。
陈红彦表示,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审计部门深挖医疗领域违规案件,反腐工作进入新阶段,穿透式监管将切实改进监管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