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描述了一本书对作者现实生活的影响,特别是对旅行观念的改变和对故宫的兴趣的重新激发。作者通过读这本书重新认识了故宫,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甚至想再次参观。文章还提到了书中关于皇帝生活的描述让作者对皇子的生活产生了共情,并引发了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关于学习、工作和财务自由的一些思考。
文章提到了财务自由的重要性,并提到了投资笔记和抵御风险等相关话题。
和大家聊一本书。书的内容本身不算特别,但读完以后
给我的现实生活带来了一点改变
。
我和也太旅行不爱逛景点。之前在维也纳,坐车半个小时到了美泉宫,突然觉得这不是自己想看的,门都没进就打道回府了。回去怒吃两次同一家的炒面、三次同一家的冰淇淋,成了整段旅行最高光的回忆。
炒面 + 冰淇凌,这很不维也纳,但我们是真开心。再有名的景点,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打卡也只是负担。
但最近微信读书给我推了一本《半小时漫画故宫:皇家生活篇》,让我
第一次又想再去一次故宫
。
书里的故宫不再是景点、文物,而是一个有人生活的地方。皇帝如何在故宫生活起居,哪里是“客厅”、哪里是“卧室”、怎么搞装修,“保姆”工资高不高、皇子生活卷不卷。
记不清
上次去是小学还是初中了,就记得自己总在说一句话「这个能值多少钱呀?」😂 别的实在没有代入感。
但这次,我对故宫的兴趣,突然就和网上围观豪宅视频的兴趣差不多了。而且
少有能比故宫更豪的了。
……
书里有段
乾隆搞装修
的故事,看到了我们生活的影子。
原本故宫的卧室+书房是乾清宫 👇 但到了雍正,他嫌乾清宫太大了,有事儿跑断腿,就搬去了养心殿。从那以后,皇帝就都住养心殿了(可见也不是越大越贵就越好)
等到了乾隆,乾隆喜欢看书法,但古时候供暖技术有限,冬天里养心殿还是嫌大。乾隆就瞄上了养心殿角落里一个
不到 8 平米
的小屋。
但这样是暖和了,呆在里面又有点憋屈。乾隆就搞了三个软装:
-
青花瓷砖
-
通景画
-
大镜子
白底的青花瓷砖显亮,通景画和镜子则是起到拓展空间的效果。
尤其是通景画特别妙,干脆画出了一个新房间 👇
对我来说,这比“雕梁画栋”有代入感多了~
……
以前电视剧看到那些不成器的皇子,会怒其不争,你放下、让我来。直到我看到了皇子们一天的时间表
凌晨 3 点起床,
没有双休日,一年一共 5 天假
。
一年里只有元旦(当时指正月初一)、中秋、端午、皇帝生日和皇子自己生日这五天放假。
我突然就很能共情逃学出去玩的皇子们了,搁我估计也挺不住。明君难当,我们大部分终究只是普通人。
对了,南三所 👇 就是故宫的“儿童房”。
……
看到自己前后态度的变化,想起《卡片笔记写作法》中的一个洞察。
东西学不会,本质
就这 3 个原因
:
-
没有看到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意义(常见于学校)
-
没看到这个内容和自己人生目标的关联(常见于工作)
-
没能自己控制学习的过程而是被人强制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