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
ohistory
1、“真正的数学对战争毫无影响……是一门‘无害而清白’的职业”——格罗滕迪克
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Grothendieck 1928-2014),出生于德国柏林。现代代数几何的奠基者,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
格罗滕迪克先后师从布尔巴基学派的分析大师让·亚历山大·欧仁·迪厄多内和著名的泛函分析大师洛朗·施瓦茨,二十几岁时就成为当时研究很热的拓扑向量空间理论的权威了。1959年他成为了刚成立的巴黎高等科学研究所的主席。他创立的概型理论奠定了现代代数几何的基础。五六十年代,格罗滕迪克对代数几何进行了彻底的革命,发表了十几本巨著,建立了一套宏大而完整的“概型理论”。格罗滕迪克的工作堪称代数几何的颠峰,他的著作被誉为“格罗滕迪克圣经”。格罗滕迪克的理论就发挥了价值。在概型理论的基础上,数学家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瞠目的成就:格罗滕迪克第一次给出了著名的黎曼-洛赫-格罗滕迪克定理的代数证明。
以下是格罗滕迪克的一段采访录音。
2、“这感觉非常好,早上6点的电话总是让人感到意外。”——约翰·米尔诺在获得“阿贝尔奖”后说
约翰·米尔诺(John Milnor 1931),美国数学家。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本科期间,他就在1949年和1950年参加了普特南数学竞赛,并证明了Fary–Milnor定理。获得博士学位后,他继续在普林斯顿工作。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微分拓扑、K-理论和动力系统及其著作。
1962年,米尔诺因他在微分拓扑领域的工作获得菲尔兹奖。之后,他又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章、Leroy P Steele Prize(1982年,2004年,2011年)、沃尔夫奖。他还著有许多出色的书籍。这些书通俗,简洁而又严谨。2011年,他因其“在拓扑,几何和代数的开拓性发现”获得了阿贝尔奖。
回复
v597
收听约翰·米尔诺的一段学术演讲录音。
3、“相信直觉,大胆享受科学”——丽莎·蓝道尔
丽莎·蓝道尔(Lisa Randall 1962)出生于美国纽约皇后区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领域的权威、哈佛大学教授。
丽莎本科及博士均毕业于哈佛大学,后在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而后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她曾因美貌荣登美国《时尚》杂志,被誉为哈佛美女教授。
身为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专业的博士,丽莎多年来潜心研究引力、时空的额外维度、膜宇宙模型和弦理论。她的代表著作《弯曲的旅行:揭开隐藏着的宇宙维度之谜》一书,由于深入浅出地谈论了人类身处其中的宇宙故事,一举入选《纽约时报》2005年 “100本最佳畅销书”之列。
2007年,丽莎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被公认为当今全球最权威的额外维度物理学家。
回复
v598
收听丽莎·蓝道尔的一段采访录音。
点击下方
蓝色文字
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人物
|
李鸿章
|
鲁迅
|
聂绀弩
|
俾斯麦
|
列宁
|
胡志明
|
昂山素季
|
裕仁天皇
|
维特根斯坦
|
希拉里
|
特朗普
|
性学大师
|
时间
|
1215
|
1894
|
1915
|
1968
|
1979
|
1991
|
4338
|
地点
|
北京曾是水乡
|
滇缅公路
|
莫高窟
|
香港
|
缅甸
|
苏联
|
土耳其
|
熊本城
|
事件
|
走出帝制
|
革命
|
一战
|
北伐战争
|
南京大屠杀
|
整风
|
朝鲜战争|
反右
|
纳粹反腐|
影像
|
朝鲜
|
古巴
|
苏联航天海报
|
首钢消失
|
新疆足球少年
|
你不认识的汉字
|
学人
|
余英时
|
高华
|
秦晖
|
黄仁宇
|
王汎森
|
严耕望
|
罗志田
|
赵鼎新
|
高全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