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国金研究系列报告聚焦于海外龙头企业的发展路径,通过对比Costco、卡特彼勒、小松制造所、约翰迪尔和航空锻造PCC集团等企业的成功经验,探讨商超、工程机械、农机和航空锻造行业的未来趋势。报告分析了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为相关行业的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Costco的会员制经营模式
Costco以会员为中心,通过会员费贡献收入,实现低毛利率并专注选品运营。其精简SKU数量,聚焦优质商品,以极致性价比吸引客户,并扩大规模形成飞轮效应降低成本。在门店运营、客户服务等细节精益求精。
关键观点2: 卡特彼勒与小松的历史发展及核心竞争力
卡特彼勒经历多次迭代,全球化布局、产品多下游拓展、核心部件自制和优质的代理商体系是其四大核心竞争力。小松制造所则重视本土机遇,推进液压技术,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危机。国产厂商可从中学到重视售后市场、提升产品硬实力,并推动矿山机械产品的大型化和恶劣工况的稳定性。
关键观点3: 约翰迪尔的稳健盈利与持续研发
约翰迪尔坚持研发,凭借核心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公司在每一个周期底部或增长拐点都伴随重要的产品创新,重视产品配套方能站稳海外市场。国产农机厂商需掌握核心技术、持续研发,并重视本地配套与产品力提升。
关键观点4: PCC集团与中航重机的产业链一体化
PCC集团通过不断并购成为航空零部件行业巨头,中航重机是我国航空锻造龙头,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布局,逐步实现从锻造龙头向航空基础结构件主力军的蜕变。
正文
铢积寸累,久久为功。国金研究每周末为您精选系列研究报告,共赏“研”途美景。
资本和市场全球化的机遇之下,海外市场逐渐成为中国品牌新的角斗场,其延续数百年的行业变迁也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可借鉴意义。本篇将继续聚焦海外龙头发展路径,借鉴成熟市场经验,研判未来趋势走向。
国金研究持续为您带来海外龙头复盘相关最新研究解读!
赵中平
国金研究所副所长
可选消费团队负责人
执业编号:S1130524050003
满在朋
国金机械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2030002
杨晨
国金军工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2060001
【商超】COSTCO—永辉超市:海外仓储会员龙头对国内商超行业改革的启示?
Costco是美国仓储会员店龙头,成立于1980年,长期秉持“为会员持续提供优质、低价的商品和服务”理念。
Costco以“会员为中心”重塑产业链实现共赢,经营思路值得借鉴。会员/选品/运营是三大关键要素:
①会员:会员费贡献收入使收益前置,公司变身为采购服务商,提前锁定利润从而实现低毛利率+专注选品运营;
②选品:精简SKU数量,聚焦优质商品,以极致性价比吸引客户并扩大规模形成飞轮效应以降低成本;
③运营:强调周转效率,在门店运营、客户服务等细节精益求精。
24年5月,永辉超市携手胖东来启动门店调改,聚焦商品升级、体验提升、员工激励。
对标Costco,此次调改改革定位”品质零售“,有两大看点:①优化商品结构,提升周转效率;②定位优质优价,提升利润空间。
在商品优化和服务升级上与Costco不谋而合,数据证明消费者也认可该模式。
永辉超市后续可持续关注:①周转效率&利润率改善空间、②门店调改进度。若进展顺利,公司有望开启新一轮量价齐升。
【工程机械】卡特彼勒+日本小松:工程机械巨头成长之路如何借鉴?
卡特彼勒从收入、利润、市值等多个维度看,均为行业当之无愧龙头企业。公司自1925年成立至今大致经历四次迭代:
①公司成立之初便经历了大萧条时期,公司创新推出柴油式拖拉机,收入规模实现恢复。
②公司抓住二战后欧洲建筑业发展机遇,在海外多地建设工厂,海外收入占比从60年代初37%提升至1970年的52%。
③80年代卡特紧追液压技术,发力挖机市场,完善渠道、供应链等多个环节,抗过小松“围城”危机(连续三年亏损)。
④00年至今卡特累计收购/并购了至少20家公司,从上游零部件到下游其他品类拓展,利润规模正式进入快速增长期。
全球化布局、产品多下游拓展、核心部件自制、优质的代理商体系是公司的四大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够穿越周期成长为龙头。
日本小松制造所营收规模持续提升多年排名行业第二,仅次于卡特彼勒。公司的发展历史是工程机械全球化和产品迭代扩张的“范本”,自1921年成立至今有四个阶段:
①1970年前,公司在二战后顺应日本经济、政策发展,把握本土机遇;产品发力拖拉机和推土机。
②1970-1985年,地域方面把握外交时机布局全球化;产品方面推进液压技术,以技术优势把握美国机遇。
③1985-2001年,推进全球化产能布局以应对汇率劣势,聚焦亚洲、开辟中国市场应对本土经济低迷困局。
④2002年至今,调整经营策略、缩减生产应对两次危机,收购整合拓宽矿山机械产品图谱,实现长期成长。
国产厂商能从中学到什么?:
①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售后收入高于设备销售收入,目前国产工程机械在主机市场已经实现国产替代,但售后市场重视度不够,
发力维修改造和零配件等售后市场是增强收入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关键。
②继续
提升产品硬实力,在传统地区依靠提升产品耐用性、可靠性和性价比打开市场
;在新兴市场,加大售后服务、维护二手机市场以及加强本地经销商合作是进一步提升份额的核心抓手。
③国产厂商已经基本完成矿山机械产品线布局,后续需要
继续推动大型化、恶劣工况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以及选择合适标的并购推进整套矿山解决方案供应能力。
【农机】约翰迪尔—一拖股份:持续研发产品为王,重视产品配套方能站稳海外市场
约翰迪尔公司盈利能力稳健,农机业务稳定性佳,在09年周期底部未发生经营亏损。公司自1837年成立至今大致经历五次迭代:
①成立之初,生产优质犁,伴随美国农业大发展积累第一桶金,奠定产品至上的公司基因。
②20世纪初抓住美国农业机械化契机,1918年并购滑铁卢拖拉机厂进军内燃拖拉机行业,二三十年代坚持研发,推出D/A/B型新品,挺过大萧条。
③战后研制柴油机与多缸发动机,1960年推出“新一代”拖拉机,及时跟进并最终引领拖拉机大型化潮流,1988年时占美国100马力以上拖拉机份额的49%。
④70年代以来加速海外与多元化布局以抵抗经济周期的影响,设备收入中北美地区比重由03年的80%下降至23年的62%。
⑤21世纪以来发力智能农业,开发数字管理平台、自动驾驶技术,收购精准农业相关标的并推出相关产品。
由此归因公司成长性:
坚持研发,凭借核心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公司在历史上每一个周期底部或增长拐点都伴随了重要的产品创新。研发费用率高于同行,目前稳定在4%左右。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类似当年美国的产品升级过程,体现在拖拉机大型化与环保国标切换上。
国产厂商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持续研发才能从容受益于马力数提高与环保标准提升。
同时海外市场的重要性正在提高,但我国农机在产品性能与价格段上与海外龙头仍有较大差距,
必须重视本地配套与产品力提升才能逐步追赶
。
【航空锻造】PCC+Howmet—中航重机:产业链一体化是做大做强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