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探
美剧资深鉴赏员,电影专业老司机,推荐真正好看的影视作品,日剧韩剧也是不会错过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西省邮政管理局  ·  江西卫视:快递进村 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 ·  2 天前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  中央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 ... ·  2 天前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  中央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 ... ·  2 天前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3 天前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3 天前  
青岛新闻网  ·  本科毕业6年半!他已任985高校博导 ·  3 天前  
青岛新闻网  ·  本科毕业6年半!他已任985高校博导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探

票房破8亿,然后呢?

影探  · 公众号  ·  · 2024-05-09 11:58

正文

关注我,淘好片,刷好剧


今年3月11日,第96届奥斯卡颁奖礼。


《哥斯拉-1.0》击败4大对手,拿下最佳视觉效果奖。


它的对手包括《碟中谍7》《银河护卫队3》《AI创世者》《拿破仑》。


日媒将其称之为 “日本的奇迹”



5月1日,《哥斯拉-1.0》在Prime Video上线。


许多人这才一睹这奥斯卡最佳视效的真容。


不同于好莱坞版哥斯拉的萌宠风,《哥斯拉-1.0》回归了哥斯拉最初始的形态。


体型硕大,毫无人性。


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原子吐息,一发入魂。


然而,哥斯拉毁天灭地看着还可以。


但许多网友发现,这片“味儿”太冲了。


什么味?


反战败的味。


片子表面上是反战,其实是打着反战的幌子来 “反战败”


片中有台词说到 “大家都想着这次可以好好大显身手呢”


什么叫这次?那么上次是哪一次?上次没能大展身手?心有不甘?



以及台词说的 “咱们都是战场上幸存下来的人啊,所以说这次,咱们一定要加油啊!”


怎么个意思?上次战争失败了,再来一次呗……


而片中更把日本塑造成一个战争受害者,但至于谁发动的那场战争,他们侵略过谁,做了什么事儿,以及全世界为什么就日本挨了两枚核弹,这根儿上的问题。


只字不提。



再一看导演,原来还执导过《永远的0》。

反战败的私心,早已昭然若知。

《哥斯拉-1.0》评分也迅速从7.2,骤降至6.6。

很多网友评价 “看来日本是反省了,但反省的不是自己战争中惨无人道的行径,而是反省自己为何会败”。

今天我探就把这部片子掰开看看,优点该夸夸,该学学,而那些深层次的东西,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哥斯拉-1.0」

Godzilla Minus One

2024.5.1上线


哥斯拉其实已经诞生了70周年。


这部回到起源的作品,是东宝第30部哥斯拉大作。


片名《哥斯拉-1.0》也有寓意:


二战结束后,哥斯拉的出现仿佛要给归零的日本再添一击,将其打到“负1.0”。



在好莱坞怪兽片娱乐化的当下,让我们倒带回到哥斯拉首次现身时——


寻找人们恐惧的深层原因。


以及,我们该如何看待哥斯拉。


特效不足,特摄来凑


不同于《哥斯拉大战金刚》系列把哥斯拉萌化和友善化的展现,《哥斯拉-1.0》回归传统,强调哥斯拉的几次现身带给日本民众的恐惧。


恐惧的建立,离不开仪式感的塑造。


而仪式感,离不开定调的准确和节奏的把握。


比如大户岛海岸,男主敷岛浩一 (神木龙之介 饰) 在白天就看到了深海植物上浮,但没在意,这成为了之后每次哥斯拉出场前必然的预警。



哥斯拉一共出现过四次,从大户岛海岸,到小笠原群岛海域,再到东京湾袭击东京,最后又回到海上。


这种仪式感随着哥斯拉出现场景的变化,每次都带来新鲜感。


在导演看来,“下肢粗,背鳍勇猛”是哥斯拉形象的核心特色。


于是,动画师用了一个多月去构架哥斯拉的走路姿势,不断进行弯曲和伸展,找到既恐怖与庄严的平衡感。



大户岛,黑夜与哥斯拉初遇,尽显恐怖与神秘。


哥斯拉没在全景镜头中出现,而是通过海滩上士兵的视角去呈现局部的哥总。


有定点攻击,巨大的脚和锋利的爪践踏火光处,叼起人狠狠甩出去;


有无差别攻击,粗壮的尾巴随意甩过房屋,片甲不留。



每场戏,都会有一个视觉重点,哥总的能力也逐渐展现。


第二次出场,是在1947年的小笠原群岛海域。


要突出哥斯拉在水中潜行给人的压迫感,重点在背脊的展现。



尤其是瘢痕组织的皮肤,要有水爆骨化的视觉效果。


因此,少不了精细的建模和数据量庞大的渲染。



普通的武器根本打不穿哥斯拉钢铁一样的鳞片。


为了给高雄号拖延时间,敷岛把美军遗留的水雷弄到了哥斯拉嘴里,打爆它。



可迎来的,却是哥斯拉快速恢复的皮肤,和滔天怒意。



1947年的东京银座附近,哥斯拉横行霸道,肆意践踏。


有轨电车如同玩具一样在它手里大开大合,它的一个转身就是上千人的灾难。



实际上,这里的哥总还是一个模型。



银座重建,也仰赖后期。


实景是在绿幕前拍摄的, 但不够的人头是后期再添上的。



由于制作经费有限,相比于美版,《哥斯拉-1.0》里的哥总还是有点……


高情商: 可爱。


低情商: 小巧和满满的塑料感。


体态明显僵硬

同样是黑夜火光映射中的哥斯拉嘶吼。


美版会用哥斯拉的脚与机场窗户里人的对比,显出它的高大;


用更加缓慢的步调来突出它的重量感;


用从脚到头的缓慢摇镜凸显它的鳞片细节和凶猛。



但总得来说,《哥斯拉-1.0》已经做到了成本之下的极致。


“降本增效” ,是制作《哥斯拉-1.0》的主旨。


1500万美元预算,8个月,35个人,610个特效镜头,拿下奥斯卡最佳视效奖。


导演山崎贵也曾表示,《哥斯拉-1.0》的制作经费,是美版哥斯拉的二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斯皮尔伯格看完后赞不绝口。


IGN直抒胸臆地酸:


《哥斯拉-1.0》用我们1990年代的经验拿下了奥斯卡,好痛!



山崎导演在3月9日感慨道: “我们一直在追赶好莱坞,现在被好莱坞当作参考了”。

作为导演的他兼任视觉总监,直接与特效师沟通,减少了沟通成本。


很多镜头都采用了特摄制作的老手艺。

比如战后日本的房屋废墟,是棚拍搭景+微型房屋的补拍。


比如影片里的军舰和船舷都只做一部分,其他用CG技术扩展视觉效果。


拍波浪带着人摇晃起伏的镜头,国际惯例是用液压平台,让布景带着演员摇。

但因为穷,大家纷纷采用“手动挡”——

摄影机摇臂和演员一起摇,模拟船只摇晃的感觉。


甚至船只“擦肩而过”的效果,都是依靠摄影机和实景静止来表现的。

真正回归了 “电影是一种视觉错觉”。


从技术来看,这当然是一种胜利。

但从内容来看,《哥斯拉-1.0》反映了当下日本对于二战的狡猾评判。

这叫反战反核?

二战结束后,原子弹爆炸的于波仍在世界人民心中激起惊涛骇浪。

哥斯拉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在作家香山滋的描绘下,哥斯拉是核武器的象征。它身躯庞大、无坚不摧,口吐高热量射线,肆意毁灭。


同时,它也是核爆的受害者。

它是广岛和长崎受原子弹摧残的实体化,骇人的外表和烧焦的鳞片,是核辐射的烙印。

因此,香山滋笔下的哥斯拉,是反战、反核的象征。



但这种反战反核的意识, 在电影里的呈现显得过于“鸡贼”了。

影片不留余力地展现日本人因核战争所遭受的肉体与精神创伤。

比如士兵的创伤后遗症。

男主敷岛,在二战中是神风特工队的驾驶员。

面对要去“自杀式”袭击的任务,他选择叛逃,因此被扣上叛徒和懦夫的帽子。

但午夜梦回,到处是战争的惨状。


比如对战争孤儿的展现。

敷岛的女邻居 (安藤樱 饰) ,三个孩子都在战争中死去。

敷岛收留了无依无靠的女主典子 (滨边美波 饰) ,她怀里抱着的婴儿,也是父母在轰炸中死去的战争孤儿。

女邻居会把仅剩的米,送给敷岛和典子,给婴儿熬粥。

几人没有血缘,如同《小偷家族》一样报团取暖。


再比如日本人民对于政府失望和愤怒的态度。

日本政府忽略人的生存,制造战争谎言,还是为了削弱日本的反美情绪而隐瞒核污染事件。

因此,这次抵抗哥斯拉的,是科学家、前战争人员和年轻人组成的民间组织。


与怪兽对抗时,也表现出它对平民造成的伤害。

哥斯拉第一次放射热线 (后来的炫酷叫法是:原子吐息) 时,后脊的鳞片一节节凸起、变蓝,再收紧。

和《奥本海默》异曲同工,用了声音滞后的处理方法。

犹如,再经历了一次核爆。



可以感受到,哥斯拉隐喻的核威胁给日本带来了巨大冲击。

但影片只有单方面的受害者塑造。

日本政府对平民洗脑在战争植入的洗脑只是间接展现。

就像邻居说: “如果你尽了自己的本分,我的孩子也不会死了。”

尽本分,就是执行军令,负隅顽抗到死。

却并未意识到,发动战争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平民和侵略执行者的敷岛,都有错。


反思,也仅限于对政府的唾弃,而将明明有“平庸之恶”的士兵割裂出来。

具体表现为,不断对受大委屈的战士们“减压”。

敷岛虽然被人唾弃,但有士兵对对敷岛不为了所谓荣誉牺牲自己表示认同。

典子也说每个人都值得活下去。

但在战争中,侵犯过别人的恶人和战犯呢?


什么是“哥斯拉”?

随着观看人数增加,《哥斯拉-1.0》的豆瓣评分从7.2降到了6.6,而且看这速度,还有下降空间。

有人觉得是 “最棒的哥斯拉电影” ,有人觉得是 “极度危险可怕的电影”


这种拧巴感并不奇怪。

美版,总是力图塑造哥斯拉作为怪兽之王的神秘和威严。

因此,它总是身处迷雾,在暴风骤雨里露面。


因为一旦它在阳光下现真身,总会显得……呃,有点丑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