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兴业计算机团队
兴业证券计算机团队:力求勤勉、专注、深入、严谨 —— 成员:袁煜明/蒋佳霖/徐聪/雷雳/陈冠呈/洪依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理想汽车  ·  雪景如画,一眼便是家的颜色 ·  2 天前  
理想汽车  ·  理想超充2025春节充电报告 ·  2 天前  
蔚来  ·  蔚来品牌1月智能驾驶运营报告出炉 ·  2 天前  
防骗大数据  ·  “孙子”的这一通电话,可把奶奶急坏了 ·  2 天前  
小鹏汽车  ·  新站上线|2025年第5周上线自营超充站13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兴业计算机团队

决战未来,华为鸿蒙与Google Fuchsia?

兴业计算机团队  · 公众号  ·  · 2020-01-25 19:38

正文




1

5G,开启万物互联时代
不久前,赛迪《2019-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预测与展望数据》报告,对中国市场作出分析,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保持 20% 以上增长速度,到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2.6万亿元。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指通过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典型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相关应用,则主要体现在智能工业、智能安防、智慧电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能家居等领域。

什么是 5G?
5G,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备高速率(10Gbit/秒)、低时延(1ms)、大连接服务(一百万/平方公里 )等特性,可以有效提高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传递效率,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必备条件。

图1、通信技术发展史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每一次技术的迭代与更新,都将极大地促进操作系统的发展,移动互联网诞生了 Android/Linux,而 5G 的到来,智能物联的爆发,又将为 OS 提出哪些诉求?

为迎接IoT时代,华为与Google各自发起“微内核”计划,试图打造下一代操作系统,它们分别叫做鸿蒙与Fuchsia。


物联网 OS 先行者,Linux 操作系统
正如桌面PC机催生了Windows 与 OS X,移动互联网产生了苹果iOS 与谷歌 Android一样,5G带来的低时延与高速率,以及广阔的万物互联设备,也迫切地需要一款轻巧、可扩展、结构单一的操作系统。
尽管Linux操作系统可以通过裁剪与修改,适配多数时下硬件,但其先天的宏内核体系,与庞大的内核结构,注定为其在物联网时代的应用,打上折扣。
根据官网显示,Linux内核最新版本,V5.4.13,压缩后大小在104MB,代码行数超过2700万行,内核包括系统进程、线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驱动与网络协议等部分。

图2、Linux Kernel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2


内核,宏内核与微内核?

内核,即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系统各种资源。我们可以将内核看成连接应用程序和硬件的一座桥梁,是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实体。
宏内核 Macrokernel
指用户服务和内核服务在同一空间中实现的系统内核
典型:Unix/Linux/DOS/Windows 9x/MacOS
优点:易设计与实现、硬件性能高
缺点:维护成本高、容错机制差

微内核 Microkernel
则是用户服务和内核服务不在同一空间中实现

典型:Minix、QNX、Fuchsia、鸿蒙
优点:模块化、安全性、灵活、硬件要求低、分布式
缺点:IPC额外开销、Cache命中率低、内存复制

图3、微内核与宏内核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3


鸿蒙 OS: 微内核、全场景、分布式
2019年8月9日华为开发者大会,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正式发布鸿蒙OS,是由华为开发,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架构操作系统。鸿蒙,最早可追溯至2012年,任正非表示“出于战略考虑,做终端操作系统”。
该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陈海波教授领导进行研发,陈教授,中国操作系统领域顶级人才,首位在SOSP发表论文的亚洲科学家,SOSP 2017主席,华为鸿蒙OS首席科学家。

图4、SOSP 2017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图5、鸿蒙时间表
资料来源:华为大会,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在物联网操作系统开发方面,华为拥有丰富经验,其在鸿蒙之前,即已有一套 Lite OS—— 基于实时内核的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应用范围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车联网、 LPWA等领域 ,其 Kernel 10k大小 ,也是鸿蒙内核目前的组成之一。
根据开发者大会披露的方案,华为计划通过渐进方式,将Android/Linux内核过渡至鸿蒙微内核上,逐步将宏内核中的文件系统、内存管理系统,移植到鸿蒙内核之外。鸿蒙有三种架构,第一层是内核,第二层是基础服务,第三层是程序框架。其特点是,基于微内核全场景分布式操控,系统快速、安全、低时延,“比Android、iOS更先进”。

图6、鸿蒙的规划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4


Google Fuchsia,与鸿蒙同初心的下一代操作系统

2019年6月28日,Fuchsia开发者网站Fuchsia.dev 正式上线。事实上,在 2016年 ,就已有消息传出, Google 正在研发 Fuchsia—— 这是一个类似 AOSP 的开源项目,该系统基于 Zircon 微内核,受 Little Kernel启发,用于嵌入式系统,主要使用C语言 C++编写 Fuchsia 最初定位,是一个可以运行在手机、电脑以及智能家居设备等的全能型操作系统,兼容安卓系统。

Google物联网战略
1、5G时代将至,应对 IoT 提前布局
物联网是未来互联网公司发展方向之一,随着 5G 商用的推进,物联网发展进一步提速,智能家居等产品都将包含智能终端,以实现物联网统一发展。而智能终端皆需要操作系统,这对谷歌来说是一块很大的市场,虽然 Android也可以 勉强实现,但物联网设备复杂,对速度和安全要求更严格, Android 难以全面应对。
2、建立生态壁垒,整合自身业务
Google来说, 一方面,苹果对于 iOS掌控力度高,且App Store仅由Apple 运营,而相比之下,部分应用上线 Android 之后,就被急速破解,应用商店被各大手机厂商瓜分,渠道分成,难以获得相应营收。
因此, Google 需要一款新的操作系统来帮助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 Android 在流畅性、速度等方面具有先天缺陷,尽管 ART已经取代Dalvik,但仍 难以实现内部业务的整合,所以有必要为日后万物互联生态做准备。

图7、Android ART 架构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从宏内核,走向微内核

微内核 Zircon
Fuchsia 抛弃了 Linux Kernel ,采用微内核架构 Zircon。Fuchsia UI 框架使用Flutter,可以实现HTML5 应用和手机原始应用共享。同时 ,它还支持 ARM 和 Intel 芯片。
由于 Android 和 Chrome OS 生态的不同, 二者融合难度较大, Fuchsia 目标专为现代化、高处理器的设备,并支持嵌入式设备、智能手机和桌面计算机,市场预期其有望代替 Android 和 Chrome OS 成为 下一代 Google 统一操作系统。
Fuchsia分层 蛋糕模型
• Zircon: 微内核,基础服务进程
• Peridot: 用户体验基础层 ,模块,用户,存储服务等
• Garnet: 设备层面系统服务,软件安装、通信、媒体、图形、包管理等
• Topaz: 系统的基础应用, Web, Dart, Flutter
图8、Fuchsia OS 蛋糕层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图9、Fuchsia OS预计发布时间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跨设备,云生态
与鸿蒙的目标一致,Google Fuchsia同样也是一个瞄准多设备,跨平台的一个操作系统,引用Fuchsia China的说法,即
在当今世界,很多人不只有一台设备,而是多种设备,如手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