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建三局海外
中建三局全海外官方运营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建三局海外

​全国人大代表陈卫国两会建言获主流媒体聚焦报道

中建三局海外  · 公众号  ·  · 2025-03-11 21:4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

全国人大代表

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

围绕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助力城市高品质建设运营

以智能建造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打造性能、质量和体验更优的“好房子”

修订《物业管理条例》、服务“四好”建设

等主题分别发表看法或提出建议

获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

主流媒体聚焦报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内容摘要 (向上滑动阅览)

3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直播间》栏目刊播《 两会同期声 推动更多资源“投资于人” 服务于民生 》,报道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如何推动更多资源“投资于人”,并获《湖北日报》和《建筑》杂志等众多主流媒体、行业媒体转载报道。报道中,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表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动更多的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我们这几年积极践行“人民城市”建设的理念,既让城市亮起来了,又让产业强起来了,城市运营的品质更高了,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希望进一步开放城市空间的长期运营权,支持社区的投建管运的一体化模式,统筹和整合环卫绿化、社区服务、城市管理的职能。


新华每日电讯

内容摘要 (向上滑动阅览)

3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刊文《湖北代表团共话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报道7位全国两会代表就湖北省“支点建设”畅谈相关思考与实践,并获湖北日报、长江云、极目新闻、荆楚网等超100家主流媒体、政务平台转载。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 建言,促进智能建造产业聚链成群,推动行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向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好产品、好房子、好服务——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与命脉,也是区域动能与活力的先导承载。 ”现代化产业体系,内涵是向新而行、向高攀登,这既包括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也包括传统产业的现代化焕新。

湖北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重点领域聚势突破、布局抢滩。作为建筑业大省,湖北拥有包括34家特级建筑企业在内的近7000家经营主体、超290万名从业人员,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达2.2万亿元,连续11年位居中部第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建筑业将迎来价值重塑,以智能建造为典型代表的建筑业新质生产力正不断涌现。未来要重视底座支撑,推进数字新基建;支持创新孵化,做大产业新集群;促进产品落地,开放应用新场景;实施有组织科研,构建开源新体系;提升协同效能,深化融合新机制,推动智能建造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相关成果的市场化推广和应用,促进行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为加快促进智能建造产业聚链成群,促进产业集群能级提升,湖北省构建了以省住建厅为“链长”、龙头企业为“链主”、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和相关产业协作联盟为“链创”的产业体系,正着力打造“湖北建造”升级版,在全国率先发布《智能建造评价标准》,组建全省智能建造产业协作联盟,支持中建三局打造国内首家智能建造产业园中建智能建造产业园,推广智能建造典型成果和经验。

产业竞争力在市场直观体现在需求和供给两端。对湖北建筑业而言,一方面要发挥建筑科技硬实力和全链优势,创新商业模式,全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重要民生工程和新经济、新产业领域重点项目的优质高效实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湖北“支点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另一方面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在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超低能耗建筑、智慧运维等方面勇探前沿,以市场引领者、标准定义者为己任,向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好产品、好房子、好服务。


新华社


内容摘要

3月10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刊文《两会中国经济问答|如何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六 》,报道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于房地产发展意见建议,并获《北京日报》和《中国建设报》等超300家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和政务平台转载。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表示,要以智能建造打造“好房子”——

建设“好房子”,将是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赛道。企业承担着建设“好房子”的重任,要从产品标准、研发、迭代的全周期出发,通过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建造技术的不断应用,努力打造性能、质量和体验更优的“好房子”。


人民日报

内容摘要

3月8日,《人民日报》两会特刊《发言席》栏目刊文,报道部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提案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表 示,要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物业管理是关乎居民家庭生活品质的大事,建议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物业管理水平,让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更有保障。

要鼓励绿色技术应用、绿色运营管理和绿色服务创新,提高智慧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服务城市更新;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贴近居民的优势,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家政、助餐等生活服务业务,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生活需求。


光明日报

内容摘要 (向上滑动阅览)

近日,《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极目新闻和《建筑》杂志、《建筑时报》、《中华建筑报》、《中国房地产报》等超200家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刊文《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代表: 修订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报道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表示,“小物业”牵动“大民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建议修订《物业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为基层治理夯实社区基石。 在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以好服务构建和谐家园,进而助力基层治理是其题中之义。

《物业管理条例》发布实施二十余年来,在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升物业服务质量、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物业行业规模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和群众需求的变化,需要对《物业管理条例》进一步修订完善,才能更好发挥其效能。 一是顺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对物业养老、托幼等多样化新需求,以及业委会成立履职难、电动车违规充电杜绝难等物业管理难题在制度层面予以积极回应。 二是推进物业管理领域规则体系化,对与《民法典》、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上位法不一致的条款予以修改,对地方法律法规的好经验予以提炼吸收。 三是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业主自治机制、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完善,以小区治理的“微自治”,撬动基层治理的“大格局”,推动社会治理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陈卫国建议,一是修订物业管理的范围,确立物业治理的基本原则。 将非住宅物业纳入管理范畴; 将物业管理纳入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社会治理体系,相关主管部门做细物业管理活动监督管理; 鼓励绿色技术应用、绿色运营管理和绿色服务创新。

二是建立健全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规则体系,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降低业主大会和业委会组建、召开的门槛; 优化表决机制和表决方式,提高业委会决策效率; 督促相关部门加快落实业主大会、业委会成立备案工作,增设物业管理委员会为业委会成立前的过渡机构。

三是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规制物业费拖欠行为。 明确物业服务人服务义务,明确业主支付物业费、不得妨碍物业服务管理行为的义务; 引入失信惩戒制度,探索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四是完善物业使用、改造规则,实现物业的全面维护。 明确业主合法有序管理和使用共有物业,完善经营收益的使用分配; 压实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及时查处违章搭建、毁绿占绿等违法违规行为; 进一步明确规定既有住宅小区加装电梯、停车位等事宜; 优化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程序。


经济日报


内容摘要

3月10日,《经济日报》刊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报道部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围绕“ 增强区域经 济发展活力 ”畅谈看法。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 卫国表示,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城市发展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供了城市建设的工作指引。只有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推动城市建设、建筑业发展转型升级,才能让人民群众生活安心、舒心。群众对前往不同城市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更自由地发展,区域人才活力才能进一步释放。


科技日报

内容摘要 (向上滑动阅览)

3月10日,《科技日报》刊文《陈卫国代表:智能建造跑出“为民筑城”加速度 》,在报道中强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 的“好房子”。这些都要求我们从需求出发,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为导向,推动城市建设、建筑业发展转型升级。跑出“为民筑城”加速度,干出“人民城市”新高度。

希望以更大力度支持城市全域运营模式创新,围绕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进一步开放城市空间长期运营权、支持社区投建管运一体化、探索城市大管家模式等方面,按成片区推进的方式,统筹和整合环卫绿化、社区服务、城市管理等职能,让政府管理更省心,让人民生活更舒心,同时也为湖北率先打造智能建造产业互联网提供市场机遇。


国资小新

内容摘要 (向上滑动阅览)

3月5日,《国资小新》刊文《两会国企新声|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报道全国两会国资国企代表委员畅谈如何“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表示,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智能建造为核心驱动,促进行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一是实施有组织科研,跨行业链接和组织科创资源,协同推进智能建造重大成果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集成创新。 二是做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智能建造创新孵化空间,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测试再到生产的一站式、全链条基础服务,实现产业空间、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的衔接融合,支撑产业培育。 三是促进产品落地,强化政策激励,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将智能建造新装备、新软件、新材料纳入现有场景,持续拓展应用新场景。 四是重视底座支撑,大力开发建筑产业互联网、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等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探索人工智能在BIM正向设计、智能建造一体化平台、建筑全周期智慧运维等方面的深度应用。 五是提升协同效能,加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的经验推广,加快整合智能建造供应链平台和绿色建材供应链平台,支持组建智能建造产业基金。


湖北卫视


内容摘要

3月7日,湖北卫视刊播《代表委员说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报道湖北代表团代表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表示——

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进一步地开放城市空间的长期运营权, 也为我们湖北省率先打造智能建造产业互联网, 提供市场机遇。


内容来源:局融媒体中心


【近期热点】

图片

图片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