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题目的同学可以在评论区打卡~
【1】
生理止血过程中促进血小板不可逆聚集的原因是(
2017
)
【2】
下列情况下,能使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的是(
2015
)
【3】
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大多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只有下列哪一种例外?(
1994
)
第一题答案:B
【答案解析】
黏附的血小板进一步激活血小板内信号途径导致血小板聚集,局部受损红细胞释放的
ADP
和局部凝血过程中生成的凝血酶均可使血小板活化而释放内源性的
ADP
和
TXA2
,进而激活血液中其他血小板,发生不可逆聚集,答案选
B
。
A
选项是虽然可以造成血小板聚集,但不是不可逆聚集的原因;
C
选项是引起血小板黏附,血小板收缩发生在血凝块形成后,血小板活化→血小板收缩(
D
错)→血凝块回缩,挤出血清→血凝块变得更为严实。
第二题答案:B
【答案解析】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破裂的特性,如果红细胞更容易发生破裂,则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更高,即红细胞更“脆”。由此可见,低渗溶液的环境与红细胞本身的稳定性都会影响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A
选项:假设血浆晶体渗透压无限增高,则红细胞内的细胞内液相对于细胞外液是低渗状态,根据扩散原理,红细胞内的水分会进入到细胞外,引起红细胞皱缩,则红细胞不容易破裂,即渗透脆性降低,
A
错。
B
选项:红细胞表面积
/
体积比降低的含义是指红细胞膜的稳定性下降,因为红细胞在生理情况下是呈双凹圆盘状的,此时红细胞表面积
/
体积比最高,而一旦红细胞表面积
/
体积比降低,则可能是红细胞变为了球形(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刀形(如镰刀形红细胞性贫血)等,这些形状的改变都使得红细胞膜的稳定性下降,因此在低渗溶液中由于“吸水”更容易发生破裂,即渗透脆性增高,
B
正确。
C
选项:红细胞膜的成分为磷脂、蛋白质、胆固醇等,若红细胞膜内磷脂
/
胆固醇比升高,则是红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含量相对增加,会使得红细胞膜更加稳定,因此渗透脆性下降。此处请大家注意红细胞膜磷脂
/
胆固醇的变化不会影响红细胞的血沉,因为血沉只与红细胞所处的血浆环境有关,而与红细胞本身无关,只有血浆环境中的胆固醇发生变化才会影响红细胞的血沉,
C
错。
D
选项:血浆胶体渗透压影响的是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并不会影响细胞内外的水平衡,因此不会影响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D
错。本题一般容易错选此选项,原因就在于没有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对水平衡的影响掌握熟练。
第三题答案:B
【答案解析】
储存时间较长的血液,红细胞、血小板活力会下降(
AD
对),红细胞携氧能力因此降低(
E
对)。血液储存时间越长,红细胞破坏越多。红细胞破坏后,大量细胞内的钾释放入细胞外液,导致细胞外液高钾(
B
错)。即使在储存中,血细胞也进行微弱的呼吸运动,因此
CO2
增多,
PH
降低(
C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