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对大宗商品而言也是如此,低买高卖是永恒不变的道理。眼下郑棉一泻千里,从高点
17000
元
/
吨跌至
15300
元
/
吨附近,跌幅达到了
10%
左右。在郑棉高歌猛进时,市场一度认为高点要达到
20000
元
/
吨,一旦泄气了,市场看衰声音此起彼伏。
郑棉回调当然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是宏观因素出现了变化,原油是大宗商品之母,牵一发动全身,其涨跌变化对全球商品有重要影响。此轮原油受到疫苗事件影响,出现宽幅震荡,这对大宗商品明显利空。
近日,
全球已有新兴国家开始加息
,尽管经济发达国家坚持维持低利率,但是受到冲击的新兴国家显然无法继续承受货币放水造成的商品通胀
和
本币贬值。中国在这方面也一再强调,要实施积极
的
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且未来转向要缓,不能操之过急。这样的事件或者是消息,对市场影响极大。加息就如一只
“灰
犀牛
”
,它早已在某个时间节点上等着,何时过来不清楚,但出现是一定的。
上周末中美会谈火药味十足,对棉花影响也很大。
2018
年中美经贸关系降温,棉价就开始了长达
两
年的熊市,可见中美关系的冷暖对棉花多么重要。虽然会谈已经结束,但从释放的消息看,两国关系还要经历诸多考验,棉价还要继续承压。
从以上
情况
来看,棉价上涨似乎要结束了,笔者
认为,影响棉价大趋势的因素没有改变,棉花仍具有上行动力。从
2020
年棉价先跌后涨,最主要原因就是由新冠疫情和全球货币放水造成的。目前来看,在疫苗支撑下,未来经济复苏是确定性事件,唯一不确定就是复苏早晚问题。作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锚的美债利率无时无刻不受到全球瞩目,美债收益率不断创出新高表明市场已经开始有了担心。不过美联储一再表态,支持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率,不在乎一段时期内通胀率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