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消金财经
关注消费金融、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零售金融等领域的报道!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消金财经

电信的甜橙借钱套路有多深?

消金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6-24 21:46

正文

据北京商报报道称,消费者李林(化名)困惑不已,申请贷款时页面显示信贷提供方为甜橙借钱,可实际放款的却是本溪银行,且在整个过程中,信息披露模糊不清。李林在获得 3 万元贷款额度的过程中,需同意一系列复杂的协议,其中包括众多金融机构。

北京商报记者实测发现,甜橙借钱在翼支付 App 的借贷专区虽宣称可高额度、快速到账、灵活借还,但对综合年化利率和具体放款方未作披露。在申请贷款的多个环节,用户均无法提前知晓具体的贷款方,这背后是助贷平台的层层推荐,导致最终贷款机构充满不确定性。专家指出,这种模式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存在个人信息保护隐患,且不符合相关规定。

个人信息安全更是令人担忧。如李林一样,用户在申请过程中需同意一揽子协议,向包括数十家合作方机构在内的众多主体授权个人信息,涵盖大量隐私内容。北京商报记者实测发现,甜橙借钱要求用户上传详细个人信息并同意多项授权。这种一键捆绑多家平台服务合同和信息授权的操作,不仅未得到平台回应,还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和监管要求。助贷机构可能存在泄露甚至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风险,同时也不利于平台如实、详细地向消费者披露信息,加剧了个人信息面临的风险。

此外,贷款过程中甜橙借钱还多处强推需额外付费 29.9 元的风险洞察服务。北京商报记者体验发现,购买该服务后贷款额度及流程未发生实质变化。提供此服务的天创信用公司未持有个人征信牌照,却收集用户多项信息,涉嫌违规从事个人征信业务。业内认为,此类报告对消费者无必要,只是平台谋利的手段。

针对上述诸多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翼支付、天创信用等公司采访未获回应。从甜橙借钱合作方处了解到,背后主要是导流生意。助贷机构为保证用户贷款成功,可能将用户信息授权给众多金融机构,存在个人信息安全风险。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出台更多监管政策,加大对机构合作和信息传输的监管力度,明确对导流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细则。同时提醒消费者,在浏览网络贷款信息时要仔细分辨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如今,此类助贷导流问题并非个例,如何规范互联网贷款市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亟待各方共同努力。

文章来源:文 /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如果需要投稿、转载文章、加官方微信交流群(目前建立多个交流群,需提供身份验证,根据不同身份安排不同社群) 可以添加XJTT555

金融人要过“苦日子”了!

“助贷依赖症”背后的原因?
2023年各家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曝光!

*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投稿爆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加群,请微信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