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不搞霸权,坚持和平发展,美方需正确看待!
【外交部】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万象应约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双方就当前中美关系交换意见,同意继续保持各层级沟通,进一步落实好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王毅指出,美方坚持错误的对华认知,总以自己的霸权逻辑镜像中国。中国不是美国,也不想变成美国。中国不搞霸权、不搞强权,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是世界上纪录最好的大国。
【荣茂观察】
王毅外长的这番表态,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它表明,中国始终坚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理念,不会因外部压力而改变。同时,这也是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提醒:
不要用霸权逻辑来解读中国,不要用零和博弈的思维来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王毅外长之所以当着布林肯的面讲这些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美国能够正确地看待中国,正确地对待中美关系。这无疑是对美国的一种坦诚和期待。我们绝不会走霸权主义的老路,也绝不会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
然而,美国似乎并不愿意轻易放弃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他们习惯于用霸权逻辑来思考问题,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会对他们的地位构成挑战。但王毅外长的表态已经清楚地表明,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是发展的崛起,是合作的崛起。我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是与任何国家争霸。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一些长期与美国保持紧密关系的盟友国家开始调整其对华政策,展现出与中国加强对话与合作的意愿。
比如日本近期与中国的高层互动频繁,双方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对话与合作,明确表示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菲律宾也在仁爱礁问题上与中国达成了暂时性协议,显示出其在外交政策上的灵活性。而加拿大外长时隔七年访华,更是进一步证明了美国盟友在对华政策上的调整。
这些国家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浅层次的原因是,他们都在为特朗普上台做准备。万一特朗普上台了,翻脸不认人,他们可不想两边都不讨好。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美国的影响力在下降。这些国家明白,不跟中国打交道是不行的。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台湾方面似乎仍在坚持其“倚美”策略,死抱美国大腿,不断挑衅大陆底线。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改善两岸关系,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剧台海的紧张局势。
王毅外长在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面的时候,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过去不是、将来更不会是一个国家。“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他强调,中国将不断压缩“台独”空间,朝着实现完全统一的目标努力。
我们外长的这番话,一方面是说给美国听的。告诉他们,别干涉我们的内政,更不得以任何官方的形式与台湾往来和对台军售。另一方面是给民进党敲警钟。告诉他们,我们打击“台独”分子,绝不会手软,搞“台独”只会招来战争。
中国绝不谋求霸权、强权。此乃让美国安心,使其明白我国绝无与美国争雄称霸之意。美国不能因自身为霸权国家,便想当然地将中国视为另一个霸权,认定中国的发展与强大必然会对其构成挑战。
不过,按照美国的德性,虽然他们现在口头上说着不希望台海生变,但实际上还是在暗地里搞小动作。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才行。但无论如何变化,台湾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二、乌克兰女囚从军,战场成“救赎”舞台?
【外交部】7月27日,综合乌克兰“新声音”网站和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网站报道,乌克兰司法部表示,首批7名在押女性囚犯已与乌克兰军方签署服役合同,以换取获得假释。
【荣茂观察】
在这个战火烧遍大地的时代,乌克兰政府最近祭出的一记狠招——招募女囚上前线。这简直就是当代版的‘秦末囚徒打仗’,令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这7名女性囚犯的选择,无疑是乌克兰当前困境的一个缩影。目前,乌军面临重型武器装备短缺,兵员也严重不足。尽管基辅方面已经进行了多轮全国征召,但乌军依然面临作战部队人数严重不足的情况,甚至有一些被打残的部队因为缺兵少将而直接取消了番号。为了维持前线的战斗力,政府不得不四处搜罗兵源。在这种情况下,监狱中的囚犯自然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但这招真的高明吗?显然不是。尽管这些囚犯或许渴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洗刷自己的罪孽,但将她们推向战火纷飞的前线,就如同把一群未经驯化的野马扔进了角斗场。战场上变数太多,如果这些曾经的罪犯心生反骨或是临阵脱逃,那将对乌军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更何况,让女性扛枪上阵,这事儿本身就饱受争议。战争本就是血与火的较量,女性在这其中面临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远比常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说白了,这招所谓的“戴罪立功”,与其说是给了囚犯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倒不如说是把死刑缓期执行变成了立即执行。在牢房里,至少还能期待着哪天能重获自由;可一旦踏入战场,生命安全就成了最不可控的变数。
不得不说,乌克兰这招棋,实在是玩得太大胆了,不仅考验着军事策略的极限,更是在挑战社会伦理的底线。这让人不禁想问:乌克兰这是走到了什么地步?难不成下一步还要征召老人和孩子上阵?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乌克兰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兵源紧张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在目前的形势下,乌克兰应该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途径,而不是继续发动战争。毕竟,战争除了带来痛苦与损失之外,别无他物。
总而言之,乌克兰政府的这个决定,就像是在喝毒药解渴,短视且危险。解决战争的根本之道,还在于和平谈判,而不是靠这种不切实际的手段来勉强支撑。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加大斡旋力度,推动双方早日回到谈判桌上,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为这场战争带来真正的终结。
三、朝鲜派遣工兵旅赴乌克兰:背后的政治军事博弈
【综合】7月初,根据韩国媒体报道,朝鲜为了履行俄朝军事互助条款,决定向乌克兰东部地区派出4个战斗工兵旅。
【荣茂观察】
这一行动并非简单的修补工作,而是具有深远军事意义的战略部署。朝鲜此举无疑是在履行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互助条款,真刀实枪地投入到实际行动中。
俄罗斯数月前便向朝鲜发出了邀请,期望其能派遣人员前往乌克兰提供援助。这一决策不仅源于战场重建的迫切需求,更是俄罗斯寻求与朝鲜在军事领域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的体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俄罗斯显然正在寻求扩大其盟友网络,以共同应对挑战。
更令人关注的是,俄罗斯为这批朝鲜士兵提供了高达1.15亿美元的报酬。这笔巨额资金将用于支付士兵的薪资、装备购置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对于朝鲜士兵而言,这无疑是一份相当可观的高薪,与国内工薪阶层相比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关于朝鲜派遣工兵旅的具体任务和计划,朝鲜方面给出了进一步的说明。朝鲜方面表示,其工程兵部队将协助俄罗斯在顿涅茨克地区的军事行动,预计下个月抵达。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美国的关注与警告。
华盛顿方面指出,朝鲜派往乌克兰的军队将面临“屠杀”的风险,并质疑这一行动的明智性。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的言论无疑加剧了这一事件的紧张氛围。
然而,朝鲜自2023年以来一直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支持,但此前从未大规模派遣作战部队参与朝鲜半岛以外的冲突。此次派遣工兵旅的行动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转变,也进一步凸显了朝鲜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
在这场政治军事博弈中,各方都在积极备战,一场惨烈的大战似乎即将爆发。然而,这场战争带来的悲剧性后果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无辜的平民和他们的孩子。战争的残酷性使得任何冲突都可能成为一场人道主义灾难。
综上所述,朝鲜派遣工兵旅赴乌克兰的行动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军事博弈。这一事件不仅关乎朝鲜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可能对整个国际局势产生深远影响。在
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我们更应关注战争的悲剧性后果,呼吁各方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争端,避免无辜平民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更应坚持和平、合作的原则,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