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晓琰 来源:长安街知事
近期,瑞典政府以所谓的“威胁国家安全”为借口,禁止华为等中国企业参与瑞典5G频谱拍卖,还要求相关电信企业限期拆除其现有网络设施中的华为装备的行为,引发各界不满。
在中欧各方人士看来:瑞典鼓吹以“国家安全”名义限制华为,如果按照瑞方所谓莫须有的“国家安全”逻辑,中国是否也要把瑞典公司的设备从中国移除?移除了就安全了吗?
瑞典企业在华设备是否也应被移除?
瑞典电信巨头爱立信仅在中国的5G市场就占有10%以上的份额,且从三大运营商处均获单。在中国的4G、3G网络中的存在更是可观。如果按照瑞方逻辑,这些“渗透”到中国通讯网络中的瑞典设备,都可能有所谓“国家安全”之虞,都应该被掀起移除。
瑞典国际工程与技术巨头ABB集团的自动操作系统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在中国的业务近年也是突飞猛进,如今已经是很多核心企业产线和服务中的一部分。多年来,不管是ABB在华自办展会 ,还是参加官方博览会 ,以及和中国的头部企业合作 ,中国都是持开放态度。如果对等比照瑞典以“国家安全”进行不负责任的联想,ABB在华的自动化产线,是否都应该被移除?
如果这一逻辑得以成立,瑞典这些公司都要自己掂量掂量其在华的存在,是否还能继续“营业”。
退一万步说,且不论所谓“移除”的方案代价多高,“移除”了就真的安全了吗?安全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每个国家对于安全问题的疑虑,应从合作、开放的立场出发,从技术层面,共同找到解决方案。以限制、打压、“移除”特定企业为解决方案,既不能解决问题,同时不合法不合理。瑞方如果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一意孤行、执迷不悟,等来的将是中国对于一众瑞典企业的对等反制。
专家:移除华为完全是一个政治决定
在欧洲内部,瑞典一直在“口头上”秉承中立、公平和无歧视的原则,一贯主张要用证据说话,宣称不在中美博弈中站队,不惧于美国的霸凌,倾向于自由贸易和开放竞争。但在5G建设中无端排除中国企业的行为却与其一直以来寻求维持大国间平衡的策略大相径庭。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金玲研究员告诉长安街知事,瑞典显然是在地缘政治的考量下在选边站队。排除华为等中企参与5G建设的政策完全是一个政治决定,是把经贸合作政治化、安全化的一种典型做法。金玲认为,这与美国赤裸裸的施压和近年来中瑞关系降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近年来,中瑞两国关系遇到了一些困难。金玲指出,瑞典在包括香港、新疆等问题上发表干涉中国内政的错误言论,其不负责任言行拉大了双方的分歧,也导致中瑞关系遭遇“寒流”。在这种情况下,瑞典开始把经济合作当作一种施压中国的手段。
中瑞双方和中欧双方都没有地缘政治冲突,所以瑞典地缘政治的考量主要是美国的因素在此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5G建设问题上,美国一直在游说和施压欧洲各国,这个时候恰恰是对欧洲的国际地位,以及包括瑞典在内的欧洲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的考验。
而瑞典作为一个选边站队的机会主义者,一方面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对守法经营的中国电信科技企业无端打压,一方面却对臭名昭著的美国网络间谍行为选择性地视而不见,完全以意识形态划线,公然违反《欧盟基本权利宪章》,与欧盟委员会普遍秉持的“无罪推定”原则背道而驰,显然没有接受住这个考验。
瑞典看似只是打压了中国企业,但这背后却是一笔“伤人八千、自损一万”的勾当。中瑞关系就首当其冲。
“如果届时瑞典排除华为的政策没有回旋的话,对于5G布局和华为在欧洲市场的拓展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打击。”金玲指出,对于瑞典这样一个一直主张中立的国家来讲,瑞典的行为无疑影响了双方的互信,甚至对欧洲地区传递出了非常负面的信息,对于双方的经贸合作也是一个不小的挫折。
瑞典一意孤行迟滞欧洲5G建设进程
涵盖欧洲100多家领先的电信运营商和数字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欧洲竞争电信协会(ECTA)日前发表声明,排除特定供应商将损害消费者及电信行业利益,打击市场内部凝聚力。任何罔顾事实的政治决定都将不仅严重制约欧洲5G网络建设步伐和科技创新能力,还会对欧洲经济社会的复苏和发展带来广泛而深远的负面影响。
11月1日,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在瑞典《今日工业报》撰文指出,全球5G网络建设本来就是华为、爱立信和诺基亚等跨国公司开放合作的“联合体”。如果排斥其中任何一两家,不仅会使全球5G建设无法使用各家公司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影响5G网络建设的技术水平,而且会迟缓全球5G建设进程,大大增加各国5G建设的成本,使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
而且从长远来看,瑞典自身在国际社会的信誉和影响力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毕竟作为一个北欧小国,优良的信誉是瑞典在国际社会立足的招牌。金玲表示,排除华为参与5G建设的行为打破了北欧国家一贯坚持的理念和原则,打破了市场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今后来到瑞典的投资商或是双边贸易对象,都不得不考虑该国可能随时发生无端的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