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郎眼Daily
郎咸平独家网络发声地,中产者自我增值平台,关注财经郎眼Daily,品财经,聚观点,助你财经力Day day up!电视版广东卫视每周一21:10分播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特斯拉,大消息! ·  昨天  
无冕财经  ·  张兰的“流量生意”,崩了 || 深度 ·  2 天前  
爱平度  ·  3月1日起,开始退钱!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郎眼Daily

郎咸平&闫肖锋:你的餐桌让人放心了吗?|独家解读

财经郎眼Daily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2-29 09:10

正文

文|貌貌狼  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ID:cjlydaily)


12月26日,北京海底捞劲松店经过整改再次开门营业,五个月前的后厨危机似乎已经成为过去。海底捞风波已定,但食品行业的安全问题仍值得关注,我们距离高品质的生活,究竟还有多远?郎咸平&闫肖锋为你独家解读!


小提示: 点击页面下方 “阅读原文” 即可收看本期视频节目! 这是《财经郎眼》播出 9年 第462期 节目。







  • 后厨酿祸 公关解围

8月25日,海底捞的后厨危机被媒体披露之后,酿成轩然大波。3个小时之后,海底捞马上作出回应,又过了2个小时再回应一次,取得了非常成功的危机公关。 最后网友做了个很有趣的总结:“这锅我背,这错我改,员工我养”没有回避任何卫生问题,也没有推卸责任,或者进行自我辩解,而是诚恳地认错、道歉。

结果我们发现这么大一个危机突然峰回路转,舆论大多选择原谅海底捞,甚至为它辩解,危机迅速解除。 只有人民网和《人民日报》点到了问题的关键,8月26日人民网发文称: “危机公关做得再好,还得看顾客是否吃这套。作为消费者,人们更关心海底捞会不会做漂亮事,比如整改是否真正到位?顽疾能否被彻底瓦解?” 8月28日,《人民日报》再发一篇文章称: “海底捞的反应是迅速的,道歉也是诚恳的。……然而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仅有面对舆情的积极态度,并不足以解决那些‘线下’、‘后厨’的根源性问题。”

这件事值得琢磨的地方在于, 5个小时就能通过公关化解危机,食客们对于后续的整改,似乎也没有太多的意见,这个事情就这么云淡风轻地过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



  • 食品安全依靠严监管

这种事情发生在其它国家也一样吗?

相关机构做了一个统计,美国的餐饮消费者更加关注哪些因素?结论反映出他们最关注的是健康卫生,其次是营养是否均衡,第三关注是否新鲜天然,第四关注口味是不是定制化。 其中安全卫生是摆在第一位的,而且如果在美国爆发食品安全问题的话,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餐厅将会面临无上限的巨额处罚。

2016年10月6日,有一个人去餐厅吃饭,这个餐馆叫布鲁现代酒馆,点了一个红酒焖鸡,上菜之后他发现那个焖鸡里面,掺进一个刷盘子用的钢丝。这个食客就和餐馆较上劲儿了,非要起诉餐馆,称自己吃入钢丝引起了喉咙肿痛, 最后法庭判处餐馆赔偿131万美金。

而且他们的餐厅有非常严格的分级制度,用ABC给餐馆打分评级。看到一只苍蝇扣7分,看到4只苍蝇扣28分,餐馆就从A评级掉到C评级。 如果被判定为C评级,三个月接受一次检查,如果再出现卫生问题,就终止餐厅经营权。



  • 消费者心态更重要

但在中国,食品卫生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数据,2010年7月以前,中国消费者选择餐厅关注的因素排序:第一是风味特色,第二是就餐环境,第三价格水平, 安全卫生仅仅排在第四位。




到了2016年他们又做了一次统计,风味特色和就餐环境换了位置,安全卫生这时候才超过了价格水平,但实际上,这更多是因为价格的因素下降了,大家好像不是那么重视价格了。因为从各种因素的关注度比例上来看,安全卫生从2010年的15%到2016年的15.3%,变化并不明显。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餐饮消费者最不能容忍的几点因素,第一名是不能够自带酒水,其次是嫌贫爱富,看人下菜碟。那些真正重要的,餐具是不是干净,食物是不是新鲜已经排到了第四名。


大家最关注的那些因素,比如就餐环境如何,服务员态度如何等等都是感性因素,是不能够被量化的。如果消费者养成了这样的消费习惯,一旦碰到海底捞事件,可以说是正中下怀。



回到我们开始讲的那一幕, 海底捞的危机公关的确很成功,因为它正是利用了人们的感性, 一个凭感性而成功的餐饮企业,它会做什么呢?它的员工会很热情的跟你聊天,给你的手机加个塑胶套,让人感觉很温馨,而且他们下面条就像跳舞一样,成了一种表演。这些又有多重要呢?


2015年,我们的食品安全处罚条例更新了,如果餐饮消费每单不满一万元,餐品中出现未经许可的食品添加物,过去罚款五万元,现在是十万元。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过去罚五万,现在是十五万。



如果超过一万元,餐品中出现未经许可的添加物,罚20倍,不符合安全标准罚30倍。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们总是对这些问题习以为常,大家一定要改变这样的心态,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才能迎来真正的改观。



  • 人文监管也需法的精神

企业管理模式上有一个的XY理论,X理论以美国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它们依靠标准化的流程,有600页的操作手册,有非常明确的规章和奖罚;还有一种Y理论,以日本企业为代表,就是人性化的理念激发这种生产服务的热情, 但是这两个理论走到今天还都出了点问题,在食品安全方面都有点防不胜防的意思。


海底捞应该偏向于Y理论。海底捞的掌门人张勇还是很有觉悟的,他是一个来自于四川小县城的青年,一开始是在苦闷的时候,在县图书馆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天,把这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给读完了,那里面包含着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对他后来管理海底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对员工也是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总的来说是一种“家企业”的文化。



但要是论法的精神,人性都是经不起考验的,你不去监督,工作中就会出现偷奸耍滑,因此光有人文的精神是不够的,企业管理必须有法的精神,我觉得这次对海底捞来说也应该是一次深刻反思。



  • 食品安全究竟怎么管

由此引伸的一个问题就是:未来怎么样监管我们的食品安全?我有一个概括,叫做:“三加强、一减少”。


第一是加强行政监管。 食品安全管理处罚条例更新后,罚款的额度从原来的五万到十万、十五万甚至更高,这就是我们监管的高标准、严要求。 第二是加强媒体监督。 无论是麦当劳也好,还是海底捞也好,传统媒体的卧底调查非常专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 第三是加强行业自律。 如果我们可以依靠行业协会的力量,把行业里的害群之马消灭掉,监管的工作会变得容易许多。毕竟专业人士监督专业人士,他会比我们消费者更加内行。

“一减少”就是真的要降低食品行业的经营成本。 去年有一件事经常被提起,上海有一个陈阿大葱油饼很有名,甚至很多老外都很爱吃,但调查发现它没有办执照,当地社区的这些工商局、卫生检疫部门就去帮它提升这个卫生标准,最后拿到了执照,于是它又能继续营业了。但它之所以能够受到帮助办下这些手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公众事件,那对于其它餐饮企业,它们怎么办呢? 市场是永远不会失灵的,这些成本增高之后,经营者只能通过压低产品和管理的成本,它才能经营下去。



2018年新的产业机遇在哪里?

听郎教授为你解读中国经济新周期,感受不一样的“郎旋风”!

12月31日晚21:10

锁定广东卫视“更好的明年”跨年盛典,

与郎咸平、叶檀共享最具思想力的新年盛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