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2016年,情况大大发生变化了,单车共享崛起。
既然做公共自行车不容易赚钱,道路、管理又很难跟得上,为什么鸡肋又一下子成了资本的宠儿?
奥秘在于流量。
单车共享给大伙讲述了一个新故事:
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平台,用自行车集聚用户,让用户成为平台上的节点,节点越多,价值越高。如果能聚集大量流量,那么,就可以摆脱公共自行车难以盈利的困境啦!
VC一听,太符合咱们干的互联网思维了啊。钱要多少?给你给你给你。SO,自行车在一夜之间具有了时代的光环。
客观来说,这个故事,在逻辑上是讲的通的,但也存在致命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误以为自己是滴滴,其实用户规模狭小。
被共享出行“教育”过的人们,常常会听到一个故事:城市通勤族们对出行的便利性与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最后一公里的刚需开始培养,需求好像很大的样子。
---很大有多大?跟滴滴那么大。
NO,这是个误区。
举个栗子。白领小张,每天早高峰中关村地铁出来后,至少要走10分钟以上的路程,才能到公司。
走这段尴尬的路,打出租:起步就13元,且经常没有人接单;叫uber也至少在10元左右,每月21个工作日,这段路程就得额外花费210-273元的费用,还不算下雨等恶劣天气,打车平台成倍增加的费用。
政府设立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那么少,又不容易找。单车共享,似乎恰巧解决了“1公里”的问题。
那么,从全国来看,多少用户乐意在“1公里”以内骑行呢?大约0.85亿。
首先,我们找一个数字,自行车分担率。《北京交通发展年报》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市六环内的自行车分担率(即自行车出行占总出行次数的百分比)为12.1%。
这样看,单车共享的市场前景如何呢?中国14亿人口,假设老老少少人人会骑自行车,那么按照12.1%的分担率来算,用户规模大约就是1.69亿人。
Ok,如果你又考虑到了一个新的变量:城乡差异,单车共享主要存在于城市而非农村,那么,这个数字再缩水一半,1.69亿X50%=0.85亿。
0.85亿,应该是用户规模的极限了吧?这个市场空间很喜人吗?产品汪们都知道,对于一个想站住脚的互联网平台而言,1亿用户量仅仅是刚起步。
第二个误区,误以为哥要暴发了。
当然有人会不同意,拿出计算器来算一本账:
既然全国用户有0.85亿用户,假设一人一辆单车,一辆单车每天收入10元,那么一天收入8.5亿元。一年收入就是3000亿元!
假设一辆车成本1000元,投入0.85亿辆车,用一年就废掉,最终不过投入850亿元。
收入-投入=3000亿-850亿=2150亿!
乖乖,哥要发达了!
实际情况呢?这里有两个坑:
1、一辆自行车每天收入目前根本达不到10元,能收入5元就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2、一辆自行车的投入不仅硬件生产成本,还有运营成本。运营成本可能是硬件成本的3-5倍。如果一辆车价格是300元,那么实际企业负担的运营成本,可能会达到900-1500元之间。设若一辆车价格是1000元,那么运营成本就会达到3000-5000元!
两个坑跳进去,铁定是赔光!
SO,依靠租金盈利有多艰难,可想而知了。
运营成本可以下降吗?从巴黎运营情况来看,损耗率几乎是无药可医的。
最近国内也有很多媒体报道,单车共享因为无还车桩、开锁即走,出现了大量的遗失和损坏。上海媒体报道,在上海海事大学校园内,几乎有一半的单车共享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车把被拧断、被加装私锁、轮子被卸掉等等……走出校园,社会上单车共享遭遇的挑战则更多。网上有不少摩拜单车被用户私自藏起来或改装、喷涂的照片。没有定位的OfO单车,甚至比摩拜单车更惨,连被藏起来都无法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