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朗自学
自学就是孩子内在生命的自我生长;越小自学能力越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余杭发布  ·  每人1000元,余杭这些人可申领! ·  4 小时前  
杭州本地宝  ·  增加至70个品类!浙江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 ... ·  19 小时前  
余杭发布  ·  何以向未来?唯有增本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小朗自学

青春期“摆烂成瘾”的孩子,家里多半有这1个特征,希望你家没有

小朗自学  · 公众号  ·  · 2024-08-30 12:00

正文

作者:乒乓妈
转自公众号:洞见父母

昨天,有个妈妈在后台留言说:

自己孩子上初一,平时住校,成绩还不错。

但是这两个月放暑假,孩子彻底躺平摆烂。

天天沉迷在网络上,像是在报复性玩一样。

一说让他学习,就开始 发脾气、炸毛。

难道孩子平时的努力、上进都是假的?

其实,出现类似状况,并不是孩子故意摆烂上瘾。

而是——他的 自我同一性 出现了问题:
一边焦虑作业完不成,一边反感父母催,一边管不住自己......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获得 “自我同一性”。

即,孩子要形成一个稳定认知: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种关于“自我”的探索,往往充满矛盾和攻击性——

01
“摆烂上瘾”的孩子,可能很焦虑

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会阶段性“躺平”“摆烂”。

比如暑假和周末,整天不是打游戏就是刷视频。

前几天家长群里,有个妈妈吐槽说:

孩子一放假就睡觉打游戏,让他写个作业,催十遍都不动一下。

把孩子手机没收,孩子一气之下躲到外婆家不回来了。

后来听外婆说,孩子竟然哭着控诉:
“反正我学不学都骂我废物,我还学什么!”

“我也想学习好,但是天天被批评,很泄气。”

遇到孩子摆烂,家长觉得孩子毁掉了,没救了。

殊不知,这是孩子心理能量严重不足的表现,他们真的很焦虑。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摆烂躺平、泄气的现象?原因有二:

一是初中学习难度变化,孩子适应不了成绩“断崖式下跌”。

乒乓刚刚上中学时,放了学总是无精打采。

我找班主任了解后才知道,他的成绩下降了很多。

小学总是前五名,现在二十开外,肯定接受不了。

进入中学,孩子不仅要适应新环境,更得适应学习难度。

如果得不到及时鼓励,很容易泄气摆烂。

二是青春期生理变化,身心发展不平衡,容易焦虑内耗。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上快速发育,心理上却处于萌芽期。

当外部学习压力、父母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孩子就会放弃挣扎。

最终就是砍掉自己的一些向好的能量,来摆脱焦虑。

02
高期待、高竞争,导致孩子同一性延缓
在青春期阶段,孩子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 叛逆

叛逆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只有叛逆成功的孩子,才能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认知,做到 “同一性成熟”。

但是,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顺利叛逆成功。

叛逆失败的孩子,会出现 同一性早闭、延缓 等等。

那些摆烂上瘾的孩子,焦虑、内耗、要求完美,正是同一性延缓的典型代表。

造成孩子同一性延缓的情况有:

1、以高期待为主的家庭空间

知乎上有个问题:
高期待的父母,是怎么压垮孩子的?
有个高赞回答,是一个妈妈说的:
“高期待,高标准,高要求,硬生生把我的孩子逼成了抑郁症。

从焦虑厌学,到摆烂休学,如果我当时多理解她一点,是不是现在已经读大学了?”

“三高”家庭,容易让孩子陷入紧张焦虑状态。

自我同一性也会出现认知偏差,稍微成绩下降,孩子就会自我怀疑。

久而久之,便没有了行动的动力,变得摆烂、萎靡不振。

2、以竞争为导向的学习环境

北大渠敬东教授说:
现在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在每个时刻,都处于竞争之中。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被家长安排着拼各种兴趣;

上了小学初中,又开始疯狂卷成绩,卷竞赛。

孩子几乎没有机会,去探索 “我是谁” 的答案。

从成长角度看,孩子的生命里几乎只有学习,没有真正认可的意义和价值。

缺乏独立的思考空间,就无法完成 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调整。

在这种环境里,自我同一性根本不可能顺利成熟。

03
改变教养模式,提供能量支持

生长在这个时代,高竞争的社会教育环境,个体或许无力改变。

但是作为家长,积极改善教养模式,给孩子提供能量,才是帮助孩子实现自我同一性成熟的最佳途径。
1、了解孩子内心冲突的根源

孩子躺平摆烂,会让你觉得很难受。

但如果你不想听、不想去面对真相,那么孩子永远也走不出摆烂的困境。

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改变认知:

不要想当然地指责孩子不上进,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

通过睡前聊天、家庭会议等方式,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暂时接纳孩子的现状,不批评指责,让孩子放松并减少排斥。

2、修复亲子关系,恢复家庭功能

90%以上的父母都知道,孩子问题的根源,源于家庭的氛围。

是否愿意改变这个环境?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家庭教育指导师孙一荣说: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首要关键,就是父母要改变焦虑、高期待、不稳定的生命状态。

时刻记住,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

3、接纳孩子,修复自我创伤

所有教育回归到本质,就是无条件的爱。

躺平摆烂的孩子,根源上是心理能量不足,不知道怎么确认自我。

对一个自我接纳不足的孩子,家长的接纳显得极为重要。

此外,总是因孩子的摆烂感到焦虑,说明家长自己也有心理创伤。

修复孩子同时,修复自身能量同样重要。
做不焦虑的家长,才能拯救躺平摆烂的孩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