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官方订阅号,为CCF会员及计算领域的专业人士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计算机学会

产学研融合助力科研探索,2024年度“CCF-蚂蚁科研基金隐私计算&绿色计算算效专项”正式发布

中国计算机学会  · 公众号  ·  · 2024-10-26 19:31

正文



2024年度“CCF-蚂蚁科研基金隐私计算&绿色计算算效专项”在CNCC2024期间正式启动申报,申报截止时间: 2024年11月24日24:00 ,欢迎业界学者关注并积极申报。



10月2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计算机大会 (CNCC 2024) 大会期间,2024年度CCF-蚂蚁科研基金隐私计算&绿色计算算效专项 ,在蚂蚁集团主办的“产学研融合助力科研探索暨CCF-蚂蚁科研基金发布论坛”上正式对外发布,面向相关专业领域的学者专家开放数十项课题,专注攻克绿色计算及隐私计算相关科研难题,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以创新驱动发展,合力突破技术瓶颈。 申报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 2024年11月24日24:00。



CCF-蚂蚁科研基金(隐私计算专项)


蚂蚁集团从2016年开始探索隐私计算技术和规模化产业应用。蚂蚁可信隐私计算的核心技术已全部开源,包括“隐语”可信隐私计算框架、“星绽”操作系统和安全可信底座等。此外,蚂蚁集团也积极参与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制定,包括在数据离开运维域后的仍然能有效管控的数据跨域管控标准、对不同隐私计算技术安全性进行统一衡量的通用安全分级标准,以及受控环境下的数据匿名化标准等,并积极推动产学研届共建与合作,助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隐私计算是数据要素可信流通的关键技术,是当下学术和产业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为推动隐私计算技术创新发展,助力解决隐私计算领域核心问题。 2022年蚂蚁集团在“CCF蚂蚁科研基金框架下与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发布 “CCF蚂蚁科研基金隐私计算专项并宣布面向全球开发者正式开源可信隐私计算框架“隐语”,支持数据要素产业更加安全健康的发展。 2023年隐私计算专项第二期发布,聚焦数据要素流通的关键技术,重点突出隐私计算技术与AI算法和算力的深度融合 。 以“隐语”开源框架为研究载体,围绕隐私计算产业应用场景开展研究,形成具有可落地性的技术能力与方法论,以技术手段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化。


2024年CCF-蚂蚁科研基金隐私计算专项第三期发布,本次基金共发布16个课题,计划投入约300万。将围绕隐私可信机密计算、密码学、隐私+大模型等相关方向,持续探索下一代隐私计算技术,力求像明文计算一样高效易用,让数据价值的流动像自来水一样即开即用。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以创新驱动发展,合力突破技术瓶颈。



CCF-蚂蚁科研基金(绿色计算算效专项)


在科技支撑“双碳”政策的号召下,提升算力效率是全球领先科技企业的共同重要命题,社会对于算力的需求一直在持续增长,蚂蚁集团作为国内首批研发和实践“绿色计算”技术的科技企业,于2019年开始摸索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绿色计算”技术,并于2021年3月正式宣布碳中和目标。


2022年,在“CCF-蚂蚁科研基金”框架下发布国内科技行业首支“绿色计算”主题科研基金,旨在响应科技支撑“双碳”政策号召,以科技减轻碳排放,让算力更绿色,从而为“双碳”战略的实现提供技术储备。


伴随ChatGPT的出现,带动了AI大模型技术和产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其对智能计算的工作负载算力需求明显增长,底层算力的资源约束已成为企业发展和使用大模型的关键卡点,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生产力和重要驱动,包含了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运载能力、服务能力等多个方面能力。面对GenAI时代的挑战,蚂蚁将绿色计算技术延伸到智算领域,平衡算存运配置的均衡性,打造基于算力经济模型的集群调度,同时通过高效的训推一体平台提升GPU的使用效率,降低智算数据中心的碳排放。


2024年,“CCF-蚂蚁科研基金绿色计算算效专项”计划投入500万,聚焦算力服务、算力治理、智算网络、AI Infra和模型算法这五个方向,共推出21项研究课题,蚂蚁集团希望和学术界一起合作,一起探索更加绿色的智能未来。



“CCF-蚂蚁科研基金”于2020年由蚂蚁集团与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发起。基金面向全球高校学者搭建产学研合作及学术交流平台,连接产业实践问题与学术科研问题,支持学者开展与产业结合的前沿科研工作。蚂蚁科研基金自运作4年来,受到了全球学者的广泛关注,累计基金支持额度近4000万,吸引近千位专家学者进行申报,支持超百个科学研究项目,在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区块链、数据安全、数据库、物联网等领域全面展开科研工作,多项研究成果在蚂蚁集团的业务场景得到应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