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这一位有才的外国小哥,将电影
《教父》
中的经典主题曲改编成十种风格演奏的视频火了!
视频中的小哥左右开弓,顶着一张面瘫脸
弹无厘头的音乐,把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音乐演绎地耳目一新。
视频里
10种音乐风格
是什么?
让小编来给大家解读!
▼
奥斯卡金曲,电影《教父》(Godfather)的主题曲
柔声倾诉
(Speak Softly Love)出自世界级电影音乐家尼诺·罗塔(Nino Rota)之手。
小哥先是弹了一遍原版,相信大家一听到就能用跟着哼唱。此处给大家分享一个由Andy Williams 的演唱原版:
发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新奥尔良地区拉格泰姆,盛行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前。
“切分音”
的使用是其主要特点。小哥用这种黑人舞蹈音乐风格演绎的《教父》主题曲,
不禁脚下生风、踏动舞步。
作曲家
斯科特·乔普林
(Scott Joplin)对拉格泰姆音乐的发展有着卓著的贡献:
周董的《水手怕水》也采用了这种风格:
肖邦的曲子风格
轻盈精致
、感情
细腻优雅
。他的一大特点就是在左手和声部分创造出微妙的色调,音乐整体上都蒙上了一丝“
脆弱感
”
。这一点,相信大家在视频中能够非常清晰地体验到。
看到这,相信大家都会被这种突如其来的鬼畜BGM吓了一跳。
视频中的小哥为了突出这种
乖张
感而开启的背景和声,
相信对于经常使用破解软件注册机的人们都不会陌生。
这种充满复古极客味道的8-bit音频格式,正是当年破解玩家在286/386/486处理器的计算机上创作,专门用于向世人
炫耀
自己成功破解
软件注册
的夸张音乐形式。
“注册机音乐”这种比midi历史悠久的“模块音频”风格被作为一种音乐创作风格保留了下来。
小哥竟然在视频中
隔空取物
!用
心灵感应
弹起钢琴。手指在琴键上飘啊飘,音乐就这么流淌出来了...实际上他只是用了自动演奏机器而已啦~
战斗民族的巴扬手风琴,在俄罗斯民歌风格的这一段里就已经体现地淋漓尽致了。
俄罗斯巴扬手风琴的发展是和俄罗斯民间音乐相辅相成的。人们发现这种乐器在表现
激烈战斗
与
轻快舞蹈
两种场面时,特别游刃有余。
这次小哥在视频中停手了,但音乐早已经通过软件程序提前编辑好了。
黑乐谱音乐衍生自曾经那些考验玩家反应速度的
射击游戏BGM
的音乐风格,包含了大量音符的混音。
这类速度极快、不适合人类演奏的大量音符主要还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上的华丽。音乐性并非其主要呈现。
我们来“看”一段黑乐谱音乐:
▼
是否觉得视频中小哥的改编让音乐感觉
阴森
?恐怖音乐的出现总是和画面感在一起。所以,为了营造镜头中的恐怖气氛,他们也经常作为恐怖电影的BGM。
小哥踩着鼓点,右手单手在电子琴上弹奏了浩室音乐版的《教父》。
浩室音乐(Deep House)这种音乐风格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除了常用打击乐与柔和键盘声之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节奏一般在
100-125 BPM
之间。这种类型的曲子因为具有
声学上的美感
,而很容易让人感到舒适,甚至达到催眠的作用。
Major Version (Happy Version)
通过曲谱上的音高对应关系,从本来是小调为主的音乐变成了大调音乐。小哥的改编让音乐色彩瞬间
缤纷
、
光明
,忧郁的心情也随之好起来。这就是大调音乐最明显的特征。
让我们来欣赏以下幽默视频中,
关于大调和小调音乐的演绎:
▼
小哥的脑洞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
内什么,《教父》的音乐原来长啥样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