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蓝图已经备齐,要紧的是如何筑牢“四梁八柱”,建构起足以显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而“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永葆中国制度的生机、活力和优越性。
文 | 韩保江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原刊于《瞭望》2017年第11期,原题《强国富民释放深改宏大力量》
无数次改革的历史经验表明,革别人的命、动别人的“奶酪”易;革自己的命、动自己的“奶酪”痛。
绝不能出现改革成就的书面总结“成果丰硕”,但群众对改革成果的感受与期待仍存差距的情况。
现实经济生活中仍遗存着某些计划体制“特权”烙印,破坏了应有的市场秩序,阻碍了公平竞争和市场效率,成为障碍全面深化改革的阻力。
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害怕担责,躲着走,拖着看,不敢碰硬。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的现象。
解决“不会为”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不想为、不敢为”的问题,就必须关心领导干部在改革问题上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
要降低改革可能给领导干部承担成本和风险的压力。调动领导干部“想改革、敢改革、谋改革”的积极性,需要真正重视并有效建立改革“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更加嘹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调研,在充分聚集民智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经过三年多的持续努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党建等七大改革领域里“四梁八柱”都已出台,一个旨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能支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代化制度体系框架已基本显现。
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蓝图已经备齐,要紧的是如何筑牢“四梁八柱”,建构起足以显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而“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永葆中国制度的生机、活力和优越性。
正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1
“知行合一”方能让改革落地生根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尤其是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能够真正领悟“关键一招”的重大意义。
学是为了用。但在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讲起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来“头头是道”,写出来的文章里,更是对问题和毛病以及不改革的危害分析得“入木三分”,但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这些“夸夸其谈”会讲大道理的干部,行动上常常不像他们说的那样有危机感、紧迫感,不仅改革畏首畏尾,不敢探索,不敢碰硬,而且调研少、招数少。不知道怎样改的“本领恐慌”是这些人的“内伤”。有的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采取应付的态度,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
深化改革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深化改革的步子却总也迈不开。绝不能出现改革成就的书面总结“成果丰硕”,但群众对改革成果的感受与期待仍存差距的情况。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更深刻的革命,与以往改革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政府要自我革命。这会涉及到领导干部自身的“奶酪”。无数次改革的历史经验表明,革别人的命、动别人的“奶酪”易,革自己的命、动自己的“奶酪”痛。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光说不练”,玩文字游戏甚或搞变通,很大程度上是怕这种“痛”,“小私”误了“大公”。
要真心改革,就要下狠心去除私心杂念,勇于从动自己的“奶酪”入手,自我革命。真心的改革,肯定是实干当头的改革,肯于俯下身子、涉险碰硬,一句话就是要“知行合一”。不仅要真心去认识我们党面临的“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用真心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要义,而且要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真行动、真干劲推动改革。
唯有真正把“知”与“行”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之中,各项改革方案和改革举措才能落地生根,全面改革的“四梁八柱”才能筑牢,由此支撑起来的“现代化”的制度大厦才能屹立不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更具魅力。
2
注重发挥全面改革
整体效能“动车组”效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宗明义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中“全面”的内涵,不仅讲的是改革内容广,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的体制改革,又包括党建、军队方面的体制改革,而且强调的是这诸多领域的改革之间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因此,推进各领域改革之间协同和配套,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同领域改革冲突和掣肘,提高改革整体效能,是筑牢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的根本。
提高改革整体效能,第一位的就是要分清轻重缓急,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万事开头难”,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可谓千头万绪。各项改革怎样破局,先从哪里入手,怎样由浅入深,怎样较快见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告诉了我们办法和原则。
首先,改革要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突出、最集中的问题入手,形成“群众拥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合力支撑。
2013年1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改革如何破局时指出:“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让全社会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不断推进,根据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016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三十次会议上又提出“四个有利于”的改革原则,为今后的改革导航。
他说,“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
一丝不苟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要求去推进全面改革,不仅能克服各种阻碍,形成一种高效的集约化改革,使改革深入人心,而且更有利于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效能,达成把各领域改革的“四梁八柱”建构在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包容和谐基础之上的大功效。有了“群众拥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合力支撑,全面深化改革就能不断深入下去。
其次,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改革在很多领域难以突破,问题出在哪里?很重要的一条,在于看不清问题中什么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什么是次要的、处于服从地位的因素,不能及时抓住并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毛泽东同志始终把这个问题放在领导工作的突出地位。他说过:“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他还说:“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邓小平讲过的“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讲出了抓主要矛盾的“要领”。
无疑,要顺利推进涉及领域广泛的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整体效能,必须学会抓主要矛盾。用辩证唯物史观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客观规律。在诸多领域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具有牵引作用的。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当前,为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需要尽量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中心来展开,“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这就需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以便有力牵引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方面的改革,全面改革整体效能的“动车组”效应就能不断显现,各领域改革才能在协同平衡中平稳推进、不断深入。
第三,就是要强化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补齐改革“短板”。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不断提示人们:一只木桶盛水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条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条。提高全面改革的整体效能,就如同让一只木桶多盛水乃至装满水,必须注意发现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短板”,并集中力量补“短板”。
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党建等多项改革齐头并进,在这一过程中,尤其需要提速法治建设、强化监督,防止行政力量不受约束和监督地干扰市场经济正常运行,造成资源错配、权钱交易、腐败多发,阻碍公平竞争,损害经济发展效率和社会活力。
十八届四中全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六中全会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去年底今年初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开始破题,这就要把权力彻底装进“制度的笼子”,对包括党的机关和各类政府机关在内的广义政府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督,在体制上确立“不能腐”的制度基础,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达兴旺。
在经济体制自身改革中,市场经济法治化程度低、产权保护不够、国有经济活力不足、要素市场发育不全、政府角色错位是短板,需要下更大决心补齐这些“短板”,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的牵引作用就会更大。
生态体制改革起步较晚,生态管理体制缺失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短板”。抓紧补齐“生态制度”“短板”,用最严的制度、最严的法律保护生态环境,既有利于各类经济主体生产经营行为的规范,又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约束,进而真正实现发展的目的,促进社会的有序和稳定。
总之,善于发现制度漏洞,集中力量补齐“短板”,提高全面改革整体效能,是实现各领域“四梁八柱”能够固若金汤的关键。
3
突破利益藩篱阻碍
全面深化改革要深入推进,有一个重点是要突破各种既得利益藩篱的阻挠与既得利益集团的“围猎”。
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现实经济生活中,仍遗存着某些计划体制“特权”烙印。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并没有用对用好,只注重伸长,有的部门和利益集团影响着资源的配置,在市场经济“金钱交易规则”的推波助澜下,容易诱发渎职与腐败,而且滋生了某种“利益集团”。
这些现象破坏了应有的市场秩序,阻碍了公平竞争和市场效率,成为障碍全面深化改革的阻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要把全面改革推向深入,必须铲除“利益集团”的阻力。
冲破阻碍全面深化改革的利益藩篱,要高扬“全面依法治国”的旗帜,有效“惩治腐败”。唯有取缔“特权”,实现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和公平竞争,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才能更广泛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4
不让改革者进退维谷
任何事情都得由人来干。将全面深改不断推向前进,就需要有一支有热情、有干劲、善拆善建的施工队。这个施工队的队员应该是我们党委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
与以往的改革相比,全面深化改革内容更广,困难更多,任务更重。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啃下硬骨头,拔掉“钉子户”,拆除既得利益的违章建筑,需要领导干部的魄力和勇气。按照中央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设计书、“施工图”筑牢“四梁八柱”,建成高质量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的智慧和能力。
也因此,能否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决定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尤其是在有些部门和领导干部要自我革命和实行严厉问责追责制度的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改革热情的高低,有没有敢闯敢干的担当精神,成为决定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
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害怕担责,躲着走,拖着看,不敢碰硬。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的现象,在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有些领域皆有表现。解决“不会为”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不想为、不敢为”的问题,就必须关心领导干部在改革问题上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要降低改革可能给领导干部承担成本和风险的压力。因此,调动领导干部“想改革、敢改革、谋改革”的积极性,需要真正重视并有效建立改革“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
改革本质上是全新的探索性试验,没有现成的经验,让改革不出现任何错误等于不要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是一个不断“修错”的过程。这一轮全面深化改革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把上一轮改革的“要我改”变为如今的“我要改”,靠的是科学精准的顶层设计和层层传导、层层压实的推动,本身可能存在任务递增的压力,但这不是缩手缩脚、犹豫观望甚至“为官不为”的理由。
面对新一轮改革的挑战,在经济新常态和政治新生态背景下,对那些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把握不准的重大改革,鼓励和支持部分有胆有识的干部和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是党中央推进本轮“渐进式”、“全面化”改革的一种考虑。
建立完善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宽容改革创新者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限定性错误,营造允许试验、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增强改革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提出了“三个区分”原则,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
各地方各部门都要以此作为制定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具体实施意见和办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不能背离这个原则。
需要进一步明确改革创新的底线和容错免责的条件,以清单形式对具体情形进行细化,既要有正面清单,也要有负面清单,做到边界清晰、指向明确,不能搞笼统概括、似是而非,让改革者进退维谷。要进一步树立正面导向,对在改革中“为官不为”、信奉“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极少数干部给予应有惩戒。
学术合作联系人:周邦民(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