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
《规划》部分包括十三章的内容,分别是:
规划基础,指导思想与目标定位,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开发保护格局,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宜居宜业的城镇空间,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渝西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引领区域协调,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图集部分包括:
01 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图
02 市域三条控制线图
03 市域国家级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分布图
04 市域农产品主产区格局优化图
05 市域重点生态功能区格局优化图
06 市域城市化地区格局优化图
07 市域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空间体系图
08 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图
09 市域铁路、港口、机场规划图
10 市域高速公路规划图
11 市域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图
12 主城都市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13 主城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14 主城都市区先进制造空间规划图
15 主城都市区科技创新空间规划图
16 主城都市区开放平台空间规划图
17 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空间规划图
18 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19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和开敞空间规划图
20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21 市域地形地貌图
22 市域行政区划图
23 市域国土空间用地现状图
《规划》提出:
2025年目标。
建成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便捷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基本框架,步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到2027年直辖30周年时,经济实力、科教实力、城市综合实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社会治理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
2035年目标。
全面建成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便捷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具有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共同富裕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成为更加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高质量发展中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本世纪中叶目标。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重庆篇章。
一图读懂《规划》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