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声
「三声」聚焦文娱创业领域的企业、人物、热点、资本,提供最专业的文娱产业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三声

《十万个冷笑话2》票房不及《战狼2》1/50,却让广告主很满意?

三声  · 公众号  · 娱乐  · 2017-08-24 23: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 | 徐紫涵

转自 | 营销新榜样(ID:newrankco)


电影开始,一番激烈的天神大战后,几个穿着斗篷的神秘人走进一家酒馆,画风陡变,斗篷下露出了喜羊羊和美羊羊的脸,它们对着银幕外的观众说,“现在想退票已经来不及了!”



影院里发出阵阵笑声,放心!这可不是《喜洋洋与灰太狼》,而是《十万个冷笑话2》。


这部喜剧动画,有着看似不搭边实则独具特色的剧情设定,有着无处不在的脑洞和吐槽梗,这都让熟悉“十冷”风格的观众们,仿佛对上暗号般会心一笑。

2015年,《十万个冷笑话1》以1000万的制作成本换回了1.2亿票房。8月18日,《十冷2》正式上映,据猫眼数据,播放近一周,截至发稿时间累计综合票房达到9094万。


豆瓣评分

《十冷2》把广告植入玩得666


三只松鼠影业、小米影业、穿越火线等各种赞助商都一一在片头出现,还有腾讯的微信和QQ、奥飞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一系列品牌出现在影片里。

榜妹最开始是崩溃的,想起了曾经被深夜老坛酸菜支配的恐惧……但是,没想到在《十冷2》中,广告与情节融合的越发紧密,广告俨然成为了推动情节和塑造人物的道具。

小米手机

在电影中,小米手机作为河神和女娲之间重要的联络工具。河神用手机给女娲视频通话时,男主小金刚就无奈地说:“天神也用小米手机啊!”

因为河神性格温吞、说话啰嗦,“你是想听好消息呢,还是坏消息呢,还是不好不坏的消息呢”?女娲便暴躁地把手机屏幕摁碎了。



在电影结束后的花絮中,同一个镜头出现画外音:“小米手机已经为您购买了碎屏险”。

三只松鼠

三只松鼠的植入也是别有深意,出其不意。在小金刚、雅典娜等人进入“目的地”后,终于开启了粒子发射器。当观众都在等待着粒子发射时,却真发射出了一枚“栗子”(=粒子)!


“飞行中”的栗子路过一颗星球,三只松鼠张大嘴流着口水,看着“栗子”划过上空。(榜妹为这个植入点赞,广告来的猝不及防……)

除了这样的剧情式的广告植入,还有简单的背景出现,例如在小金刚一行人去寻找创世神杖的路上,公交站台是小米手机的海报,公交车身上为三只松鼠的广告。

腾讯游戏

在寻找创世神杖的过程中,已经看过星图的小金刚表示,“我可是很有原则的,有钱就行啊”。宙斯、奥丁、女蜗三大天神便开始互相竞争,此时植入了《穿越火线》枪战的戏码。

之后众天神疯狂叫价,“我加一倍”“我也加倍”“我加三倍”,当宙斯喊出“抢地主”的时候,才发现他已进入欢乐斗地主的游戏界面。



说到腾讯游戏,怎么可能没有《王者荣耀》?开战在即,观众都屏住呼吸,突然奇袭“敌军还有5秒到达战场……”

腾讯影业作为《十冷2》的出品方之一,河神纠结的性格让微信、QQ的植入也顺理成章。

此外,2015年,奥飞娱乐以9亿元全资收购有妖气,电影中出现喜洋洋,甚至被网友戏称《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十万个冷笑话2》也就不足为奇了。

精准定位,广告主为何选择《十冷2》?


动画电影一直很难摆脱“低幼”的标签,直到《疯狂动物城》、《大圣归来》等电影的出现,才开始让人注意到成人向动画的市场。


最初就明确为成人向定位的《十万个冷笑话》,意图填补这一市场的空缺。



知乎用户“东北望长安”所说,《十冷》它不像其他电影去迎合观众,反而是让观众来相投它。这种刻意的分层不同于《大护法》的分级,而是一种更高明的手段——你是否能看懂。

对于《十冷》系列动画的原著粉和二次元核心受众来讲,这仿佛是一部量身定制的电影,他们能看见导演精心编排的每个笑点。



凭借“十冷”系列IP的影响力,让小众电影《十冷2》拥有了更为精准的受众,并且在笑点设计上除了针对核心受众之外,还增加了一些普遍的笑点,来拓展年轻受众的范围。


小米手机的目标用户一直为年轻又独立的消费群体。所以,小米为了推广他们的新手机,选择了在B站直播。从《十冷1》到《十冷2》的合作,小米手机也着实是考虑到了受众人群定位。



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为成人向动漫提供了更大的商业空间,也为“小众”电影找到了市场。广告品牌主为了自身的转型,或者针对自身的定位,寻求精确受众投放广告是最基础的一步。

广告主能否小投资获得大收益?


《十万个冷笑话2》虽然有商业化,却不是一味的追求商业化,广告植入的前提是在满足观众的感受之上。



据娱乐独角兽,《十冷2》导演卢恒宇表示,“这次商业广告的植入,我们钱要得少,资源要得多,不少广告都是跟合作方互换的,合作方会在《十冷2》上映时有一些配合宣传”。

广告主和电影制作方的资源置换,让双方的小投资对广告植入拥有自己的一套判定方法。


例如,《十冷2》中小米手机、微信等的出现都伴随着有趣的剧情,也符合人物的设定,甚至变成推动剧情的重要道具,这样的植入是很多广告主期待的结果。


同样,观众对于广告的喜好日趋严苛,生硬的植入早已不能让消费者买账,如何把产品融入到剧情和角色中,选择适合的电视剧、电影也是广告主要考虑的重点。



但是,7月上映的《阿唐奇遇》3D立体动画电影,投资成本高达8500万,票房只有3036万。电影讲述了一间茶叶店中,生活着一群陶瓷茶宠,而阿唐是其中唯一一个怎么浇茶都不会变色的茶宠。


或许是很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茶宠”是什么,搜狗搜索软件在电影中的植入,效果并不好。

广告主和电影受众人群的重合促成了合作,广告主对小众电影的投资就会获得远超预期的大收益。也就是说,与其投放到一部小众电影上,不如选择目标受众重合度更高的电影。


看来,广告投放的关键一点,还是要从目标受众入手,广告希望触达的目标和渠道的精准用户越匹配,营销效果往往就越有效。


因此,问题不是广告主要不要投放小众影视剧,而是广告跟这些影视剧“搭不搭”?搭,就有望以小博大;不搭,钱就像打水漂。


你怎么看?



点击 关键词 更多精彩文章


郭敬明 | 一下科技 | 抖音 | 王者荣耀 | 有妖气 | 女团 | 网剧《毛骗》 | 智能音箱 | 杨洋 | 战狼 | 豆瓣 | 视频社交 | 悟空传 | B站 | 迷你KTV | 快看漫画 | 欢瑞世纪 | 跑男 | 漫威 | 三次元咖啡馆 | 嘻哈 | 西部世界 | 腾讯影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