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弘扬圣贤教育(华族神圣 光照万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建材集团  ·  新春书画展丨笔舞新春,墨韵建材,年味up!up! ·  昨天  
中国建材集团  ·  新春书画展丨笔舞新春,墨韵建材,年味up!up! ·  昨天  
上饶新闻  ·  初六遇立春,迎春启新程! ·  3 天前  
江南都市报  ·  大年初六,送穷日! ·  3 天前  
洪观新闻  ·  今天,“TA”将刷屏你的朋友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德云社弟子脑出血“众筹100万”遭质疑:社会变坏,是从滥用善良开始的!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9-05-09 16:00

正文


我们的善良太贵,经不起透支。



最近,郭德纲徒弟脑出血众筹百万的消息,还在沸沸扬扬。


4月8日,德云社演员吴鹤臣(原名吴帅)突发脑溢血,经送医治疗,病情逐渐得到控制,后续治疗还在进行中。


于是,吴家人在某众筹平台发起筹款,声称“家庭陷入绝境”,目标是100万人民币。


说实话,吴鹤臣不算火,至少事发前,许多人对这个名字一无所知。可当他与德云社、郭德纲联系在一起,事情便很快引发公众关注。


质疑也就不可避免地来了。


毕竟吴家有房有车,父母均有退休工资,病人本身也有大病医保,且就职于赫赫有名的德云社。


而吴鹤臣夫妻本身,也是用得起价值一万二的最新款手机的人啊。


对了,手机购买正是在吴鹤臣住院期间。


所谓“家庭陷入绝境”多少有点说不过去吧?这100万数目听着也怪吓人。


还好,吴鹤臣的妻子张泓艺立刻回应了质疑。


小媳妇口才文笔都不错,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有条有理字字铿锵,大家品一品:






内容挺长的,我简单划一下重点


  • 第一、房子是公租房不能卖;车子是婚前财产,而且家里有病人要用,也不能卖;


  • 第二、不了解筹款规则,所以目标填写最大值;


  • 第三、后续费用高昂,包括租房子请护工;


  • 第四、没逼捐任何人,身而为人我劝你善良。


至于是否诈捐,我不敢随便下结论。


但张泓艺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不愿为了治病而降低生活质量。


你看,她连请护工的花销都考虑进去了。


年纪轻轻得了脑溢血,上有高堂父母下有年轻娇妻,这事儿本身挺让人感慨同情的。可张泓艺这一番话读下来,却让人心里怪不是滋味儿。


毕竟大众眼里的众筹,是在自己倾尽所有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而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其实,吴鹤臣事件并非孤例。


今年3月,一位网红店主确诊鼻咽癌,随即发起网络筹款,短短16小时即获20万善款。


不料事情很快发生反转,该网红经济状况被陆续曝光:公司年流水上千万、月薪过万有房有车、时常飞往国外参加时装周、医保报销80%……


善款随后被退回,面对网友质疑,她也一一做了解释:


“轻松筹只是工具,并没有要求走投无路四个字呀!”


“我确实是被惯坏了,因为我真的没有想卖房子……”


“公司是未完成的梦想,不愿意为了治病放弃它。”


至于向亲朋好友借钱,抱歉不在考虑范围内,因为那是要还的呀!




好在有一种东西叫“善良”,可以靠它轻松转嫁压力轻松度过难关,似乎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把时间再往前推一推,南宁邓女士也发出了一条声泪俱下的求助信息:女儿因病毒感染住进ICU,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


“我和她爸爸为看病钱急得夜夜失眠,医药费没有着落。”


可25万善款到手后,事件也发生反转:邓女士被曝开有3家粉店,家中有奥迪车,名下也有多套房产。


然后,邓女士退回善款并道歉,大病初愈的女儿却在网络上粗俗叫嚣,震碎了无数路人的三观。




记得当时,一位朋友发出叹息:以后再也不会随便在网上捐款了。


信任被透支,善意被挥霍,剩下的只有失望和沮丧,倒不如各扫门前雪罢了,管什么他人瓦上霜啊。


我只觉得悲哀。


人性里的真善美与假丑恶有时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头弱下去,那头也许就强势起来了。




下面是灵魂拷问:有房有车到底能不能发起众筹?


我的答案是:能。


但前提是写清自家经济状况,道明难言之隐。公开筹款,本就该接受民众的监督和审视吧?


理解的人,自然会慷慨解囊;不懂的人,也没理由恶言相向。


生而为人,有点私心和贪念也不为过,但你不能躲在高品质生活里哭穷卖惨,靠大众善良来为自家的不幸买单。


因为那些10块20块凑给你的人,或许正蜗居在租来的陋室中吃泡面、正在深夜的地铁里泣不成声。


大部分人是善良的,他们付出金钱,播下一粒温暖的种子,自然渴望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将世界变成温暖的人间。


可事情一经曝光,就会抹杀一大片人的行善之心。


众筹的本质是凝聚善意,大家付出的不仅仅是钱,更是善良,是对整个社会的期盼与祝愿。


但那些频频发生的骗局,让真正的求助者情何以堪?


从此后再看见求助信息,我们大概会嗤之以鼻。或许有人会小心求证后施以援手;但大部分人,估计是不会再为此解囊了。


错失做一个好人的机会倒没什么,我只是难过,那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贫病交加之人,会因此而丧失活下去的一分可能。




狼来了的故事我们都听过,被欺骗的大人们经过两次嘲弄后,再也不相信放羊孩子的话,于是他自食苦果,白白丢了性命。


世上的不可再生资源,除了矿产、石油,可能还有信任、善良,大部分我们可以想象到的真善美。


不要觉得我是危言耸听,我问过一位朋友:在大街上遇到求助的学生,你还会不会慷慨解囊?


朋友哈哈一笑:“我傻吗?昆明站求5块钱吃饭的小姑娘现在还没吃饭呢!”


一年前,他偶然路过昆明站,见到一个跪地乞讨的小姑娘,背着书包穿着校服,眉清目秀,看上去不是坏人。


朋友毫不犹豫地拿出百元大钞资助她回家,一整天都心情松快,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可半个月后,他就与乞讨姑娘“不期而遇”,地点换成了另一个客运站。


一模一样的说辞,一模一样的姿势,可朋友的心情却不复当初的怜悯与感慨,取而代之的是愤恨,以及吃一堑长一智的机敏。


从此后他再也不会给大街上的乞丐施舍一分钱,善良被加上了层层叠叠的保护套,终究不如原先那么纯粹了。


何其悲哉!




你对街头的乞讨儿童视而不见,因为你觉得是骗子;


你不敢随便扶起倒地的老人,因为你怕被讹;


你不会再随便捐钱,因为你怕被有心者利用;


但还有一种可能是,乞讨儿童正受着犯罪团伙虐待,倒地的老人突发疾病急需救治,轻松筹里的患者等着救命钱手术……


谁能否认,社会的日渐冷漠,与自己小心翼翼的戒备心没有任何关系?


可谁又知道,在变得冷漠和戒备之前,我们遭遇了怎样的欺骗?


所以,请不要再用谎言骗取同情。


我们的善良真的很贵,禁不起透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