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不少人被这个标题吸引进来,这是个热门话题,这个文章其实是一个示范 (这是第 0 次线索提示)。另外说一下,这篇文章有多重目的和结构。对不同的读者,有不一样的参考价值。希望你有耐心看完。
我不想跟各位讨论为什么要提高芝麻信用分,我可以设想,如果你要提高芝麻信用分,意味着你需要通过更高的信用分达到不同的目的,而这些目的,我不关心。
芝麻信用实质上也是信用分数模型的一种。在中国现阶段,很多人都不重视信用,但不意味着信用不重要,我可以郑重告诉你,在你未来的生活里,信用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如果你过去不重视自己的信用,不妨从现在开始,应该还不算晚。
信用是一个成本很高的东西。在中国,目前具备征信资质的机构还不算多。但是,每个有资质的机构其实都挺值钱。这是这篇文章的第一个线索示:如果你要找工作,具备征信资质的机构无疑可以加分。可以用来影响你的求职选择。这是这篇文章的参考价值之一。
国际通用的信用分数模型是 FICO (这么说不够严谨) ,在这里我没法解释什么是 FICO,有人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研究一下 FICO 是怎么回事(这是这篇文章的第二个线索提示)。但中国国情和用户行为比较特殊,FICO 这一套在国内无疑需要修改或是调整,但目前在中国也没有一家可以推出一套既定事实的标准,于是,就各玩各的了,包括芝麻信用。
如何提高芝麻信用分?假定芝麻信用的模型是个黑盒子,我们不知道具体的规则,那么怎么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芝麻信用分呢?答案是:你把自己当作一个芝麻信用的产品或是业务经理去逆向思考。
如果由你来设计芝麻信用模型?一般的做法会是怎样?你首先会参考 FICO 模型,又提到这个术语,你还是可以忽略。你可以想一下,在你申请信用卡的时候你需要提供哪些硬指标?随口说几个,你的收入,你就职的公司,你有没有推荐人,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有没有违约记录。你看,这些都是硬指标,现在你需要把你的信息提供给支付宝,这些信息一定程度上也是你的隐私信息,记住,面对征信机构,就是要给出你的隐私数据,否则的话,你完全可以做个隐身人。
作为这个业务的设计者,你一定会参考支付宝的消费记录,如果一个人在支付宝里消费不多,那么无疑,会影响信用积分,如果一个人在支付宝里购买行为有问题,比如多次退款,多次有争议的交易,无疑也会影响你的信用积分。你的违规和违约都将影响你的信用,违规和违约的成本实际上非常高,如果你不注意,你以后会付出更高的代价。
还有哪些会影响你的芝麻积分,你在银行的记录,你在所有有可能产生信用行为的地方的记录,只要芝麻信用有权限去查询,都可以查询到。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说,我没有提交给支付宝更多信息,为什么我的积分也很高呢?答案是,要么你通过整个支付宝交易产生了足够的信用,要么通过你的银行记录可以查到你具备足够高的信用,比如,你持有运通黑卡,毫无疑问你应该可以拿到一个足够高的芝麻信用分。如果你确实没拿到,那么,为什么呢?业务设计者还没把这个因素纳入模型。
如果你是业务的设计者,在这个社交时代,在这个支付宝极度渴望在社交上有所突破的时间点,你会考虑社交行为的权重。如果你的朋友里面很多人都有足够高的信用,无疑你也会得到一定的加权,但很抱歉,我并不知道具体会增加多少。
既然你是业务设计者,那么你就要考虑这个业务会不会产生协同行为,如果用户参与了支付宝推出的其他业务,比如余额宝里有大量的资金,那么也应该会给你加分,这个主要是(鼓励用户)用以拉动新业务。也有人说,通过支付宝借款还款或是通过支付宝进行水电煤缴费也会提高,我不确定,但如果我是业务设计者,也会考虑增加这方面的权重。
这里是第三个线索提示,你看我并没有给你具体的「攻略」,而是给出了一个思路,这个思路其实会给一部分人启发,这是个思维方法。而给出这个思维模式,或是思考方法,这会让不少读者更为信任我。虽然,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不会理解我到底是要做什么。
这篇文章,你也可以理解为一篇新媒体文章的示范。你看,并不需要你写的多好,重要的是传递的内容,而这个内容和思路,我相信有一定的独特性,我相信这个领域里,不会有第二个人会用同样的思路写文章给读者看。
曹政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营销的本质一是获得认知、二是获得信用。我不能说这句话对或者不对,但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而曹政因为这句话,我会对他的个人公众号做更高的信用评级,我会更为相信他的公众号内容。这个也是信用产生价值的一种。这里我并没有使用「我的朋友曹政」之类的说辞,为什么?不是我跟曹政不熟,而是,这种时候要慎重,因为套近乎,同样也会影响信用。
公众号做广告是什么?还是通过流量变现么?非也,实际上是信用的变现。读者因为相信作者,才会相信他推荐的产品或是服务,这个本身无法统一定价,但肯定不能通过订阅量或是阅读量定价,因为那样,是低估了作者的信用的价值。而现在一些帮助自媒体或新媒体变现的模式,其实没考虑到作者的信用级别问题,统一按照流量模型变现,无疑是有问题的,也无法为更多人接受。
记住,社交本身也是一种信用。而你跟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增加你的信用,也可能降低你的信用。并不是说你认识的人更多,你的信用越高,相反,你的信用高,是因为你提供了足够好的价值,别人会增加你的信用评价(比如,这人做事靠谱),不要透支你的个人社会信用。
你看明白这篇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了吗?看明白的话,可以赞赏了…
题图:Lunch Atop a Skyscrape
延伸阅读:
支付宝为什么拼了命也要做社交?
微信支付怎么打败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