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影铺子
铺子每天为您奉上各种电影大餐,电影小吃,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欢迎关注,欢迎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网  ·  贾玲,传来喜讯! ·  4 天前  
厦门网  ·  贾玲,传来喜讯! ·  4 天前  
北京新闻广播  ·  元旦,破亿! ·  4 天前  
电影工厂  ·  山姆试吃后果断扛几箱走...看见一定要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影铺子

狗血的《欢乐颂2》,说出了许多中国人的痛

电影铺子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6-01 22:29

正文

最近,国产新剧播了不少,但讨论最多的估计还属《欢乐颂》吧。


这两天,《欢乐颂》新出的几集,又将这剧推上风口浪尖。


讨论的焦点,无疑是樊胜美吸血鬼般的一家。


将患病的父亲扔到王柏川家中,对见过几面的樊胜美的朋友,都能开口借钱。



即使情节狗血无比,《欢乐颂》倒也说出了某些我国传统家庭的弊病——


姐姐不是人,姐姐只是ATM机


说起来,子女为父母甚至兄弟姊妹担负经济责任的情况在欧美是很少见的,有些人将之称之为中国讲究“大家”,欧美讲究“小家”。


我国传统社会崇尚大家庭,这是基于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发展要求来的。


简单来说,农耕文化条件下,家族之间,都讲人丁兴旺,遇事得互相帮衬,一致对外。


人多力量大,死了也不怕。


但是,“大家”的思想观,真的还能适应现代社会吗?


人们,该为自己的大家庭担负连带责任吗?


铺子,今天想为大家介绍一部日本的纪录片《中国老漂族:大城市中努力的祖父母》



根据片名,大家也能看出,这是一个父母离开故乡,到子女的城市为他们带孩子的故事。


为啥铺子要提这片子呢,第一这片子很新。。



还有一点就是,本片探讨了尊崇大家庭的我国家庭成员的连带责任


其实说起来,比起子女,中国家庭中付出更多的还是父母


现代某些理论认为,父母和子女两代之间形成“小家”。


“小家”指的是子女一旦成婚,就有了自己的家庭,就从过去父母的家庭中脱离出来。


但是,很多子女们显然没有做好脱离父母家庭的准备。


特别是,子女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很多爸爸妈妈不得不重新回到子女的家庭中。


北方人候女士,便是“受害人”之一。



她来到女儿生活的广东,帮忙小两口照顾孙子。


本来说好照顾到小孩上幼儿园就回北方老家,可惜一个二孩,侯女士的计划不得不推迟几年。



生活在广东,侯女士这样一位北方人感到了处处不适。


首先就是语言障碍。


广东人都说粤语,复杂难懂的语音语调,常常让侯女士有一种来到异国他乡的感受。


我不说广东话

我也听不明白大家都在说什么


除了语言上的不通,南北的文化差异可谓无所不在。


同一种蔬菜,南北方的叫法也不一样。


比如,北方人都说西红柿,而南方人更多说的是番茄。


侯女士在菜场买菜心,菜摊老板常常不知道侯女士说的是哪种菜心。



在吃饭上,北方的女儿喜欢面食,而南方的女婿喜欢米饭。


一顿饭,做俩餐的事情常常会有。


由于南方人不怎么吃面,侯女士连擀面用的切板都是从北方背来的。


南方压根买不到这么大的切板。




但比起文化差异引起的不适,侯女士最大的不快乐大概来自孤独。


侯女士每日的生活都基本一样。


子女起床上班后,照顾孙子吃早饭,孙子吃完后就开始洗衣服,洗完衣服后,就开始做饭,清理房间。


很多为子女照顾孩子的父母,一不小心就成了扫地机、洗碗机。


一套不变的行程,就是她三年的生活。



除了子女,孙子,侯女士在这个城市没有什么认识的人。


做完家务活,她就常常在窗户前发呆。



侯女士常常说,他们那代人讲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为孩子们付出辛勤劳动,更是义不容辞的事儿。


但口头上的百般乐意,也遮掩不了侯女士脸上的落寞之情——这里不是属于她的土地。


她成了南方社会中的一座孤岛。



我相信,我国像侯女士一样的母亲千千万万。


她们牺牲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帮助儿女带孩子。


传统观念告诉她们,这样做才是责任心的体现。


其实,侯女士或者我国成千上万的父母,他们都掉入了樊胜美陷阱——


对家庭成员的无限连带责任



这样说起来似乎有些冷漠,不说是家庭成员,中国人与人间的相互帮衬,是自古而来的。


我国进入现代化的时间不过短短几十年,大家祖上往上数三辈,大多都是农民。


乡土中国里,屋檐连着屋檐,讲的是一种邻里之情。


还有一种便是村落中的大家族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责任。


人们有时候喜欢怀念家是几十年前乡间生活的淳朴,很多时候,是怀念那些年人与人之间淳朴的情感。


走到你家门前,听到脚步声就能知道是谁来了。


借钱,说一句就好了,也不用打借条。


夜里,没有人锁门。


大家对彼此都知根知底,每个人的前世今生,都流传在村庄的街头巷尾,每个人都对彼此有一种责任。


这也是所谓中国式“大家”发展扩大的土壤,农业时代,人们需要抱团扩大家族影响力,重视家族里人和人之间的感情


看上去很理想?


才不!


大家是忘了《红楼梦》、巴金的《家》《春》《秋》中,大家族式家庭的严酷了吗?



我们谈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很多时候说的是一种情投意合。


朋友你可以选,但是家庭不行,有时候投胎的时候一不留神,就投在樊胜美一家。


相互帮衬,就成了压榨的代名词。


因为我们从祖辈就有这样的思想趋势——只谈责任,少谈权利(《红楼梦》《家春秋》中大家庭的子孙辈对婚姻对未来没有任何选择权)


樊胜美有责任去养父母,甚至哥嫂一家,却没有任何权利可谈。



铺子今天谈的《中国老漂族》中的侯女士也一样。


有一股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心甘情愿背上了重重的枷锁,却不知道自己为何不快乐。



可能是强调“大家”、漠视权利的中国式家庭,人们都忽视了交往的边界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帮媳妇整理衣服的婆婆,但有些婆婆回头就穿上了媳妇的衣服。


因为吃饭口味不和这种小事大闹特闹的婆媳也是有的。


可以说,世上所有的婆媳不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无边界,都是出于人们过多的交往。


没错,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太冷漠,而是太热衷搅入到他人的生活中。


人情社会,总会有人不自觉地越线。



这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住进独门独户的商品房,其实就是一种对无隐私,无边界人际交流的远离。


其实大家都不愿承认,我们就是爱自个儿待着。


中国传统的“大家”,虽说是重感情的代表,让人想起来心头一暖,但它确实是牺牲了隐私,让不少人背负了并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产生了无数家庭矛盾。


而要摆脱樊胜美这样的家庭悲剧,就必须走上“小家”之路。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说起来不好听,但在今天也许就是一种美德。


对于家人的索取,每个人都要懂得适可而止,自己的烂摊子总归要自个儿收拾。



说起来,这样的理念,铺子是在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看到的,当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观念,不可谓不震惊。


费先生文中说——


感情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稳定的社会就是建立在感情淡漠上的。


放弃“大家”,选择“小家”,我们可能走上情感淡漠的道路。


但是所谓平等自由,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观念,只有从这种淡漠中产生。


想要得到点什么,我们必须得放弃点什么,不是吗?


电影铺子

微信 | movpuzi

电影大餐、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