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睿医界
行业资讯,会议信息,专家点评,医院建筑个性解析。 共同探索绿色医院发展之路,寻求健康建筑解决方案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睿医界

浅谈“互联网+”与医院后勤建设

睿医界  · 公众号  ·  · 2018-01-31 08: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摘要:

2016年5月31日,“互联网+”一词被教育部、国家语委评为十大新词和十个流行语之一。医疗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出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新的发展机会不仅带来生产要素优化的需求、业务体系更新的需求、商业模式重构的需求,更对医疗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医院,在制度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将简要阐述医院后勤工作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医院后勤可谓“保罗万象”,涵盖医院物资、总务、设备、财务、基本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包括衣、食、住、行、水、电、煤、气、冷、热等多方面服务。我国很多医院的后勤现状却充满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后勤人员成本负担沉重与支出并不匹配的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尖锐。随着医改不断推进,“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服务机构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种种弊端。在医疗行业重资产转型升级、举步维艰之际,“互联网+”能为医院后勤改革带来诸多惊喜。

一、互联网+促进后勤工作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医院后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

(一)后勤去行政化激发后勤工作生机和活力。

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后勤管理可以更加趋向扁平化、职业化,减少管理层级,节约管理成本。以行政手段为主,把后勤工作统得太死,管得太细,容易导致后勤服务缺乏生机和活力。广泛与社会第三产业脱节,与社会服务水平无法同步,不仅无法满足现代化医疗管理对后勤服务质量和范围提出的更高要求,更无法解决“求”大于“供”的突出矛盾。

(二)后勤信息化是现代化医院经营管理的有力保障。

后勤信息化管理就是要将分散的信息汇总处理形成封闭式信息管理链,完成从事件发生、运行处理过程、监督、反馈最终结果到改进措施与修正办法的过程管理。它将在后勤管理集团形成一个数据中心,处理分析统计各个中心职能部门的管理数据、运行数据、资金使用情况、收益情况、资产情况、能源消耗、设备智能监控等功能信息。


二、互联网+提升后勤工作后勤效益和质量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也给后勤部门带来了更多创新空间,从而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在企业里,企业内网遍布培训科、实验室、办公室。在大学里,无线内网遍布图书馆、学生宿舍、学术报告厅、食堂等。大学的后勤服务部门主要业务有食堂、职工住宅小区、停车场、学生宿舍等。许多大学已积极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逐步提高后勤部门服务水平。举个例子:近日某大学教职工分房子,统一采用内网在线点号系统,教职工选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陆进入,按照分批时间,选择新盖教职员工小高层的房号,并通过银行转账缴纳2万元定金。这样,在线选号、签署协议、缴纳定金的分房程序,从线下搬到线上,几天时间即可完成两千人选房分房过程,大大提升了后勤部门工作效率。随着信息化发展,后勤微信公众号、在线服务平台建设相继开通,并不断更新,在这样的平台上,大学后勤部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为师生服务,提高服务效率。移动互联网让后勤工作更加随时随地,不受到办公地点的限制,只要在校园网内,就可以随时用无线终端打开平台完成服务过程。这些都给了医院后勤管理很大启发。

三、互联网+给传统部门带来了更多创新空间

(一)互联网+塑造后勤新形象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后勤服务保障与互联网的融合,带来的是后勤服务方式的重大变革,工作流程重建带来后勤工作效率提升,同时服务质量也发生变化。随着手机移动媒体的普及,不少地方后勤工作将手机应用作为重要信息化服务载体。比如:包括服务指南、后勤资讯、投诉建议、报修、失物招领、综合事务和个人中心等多个版块。上线不久的“报修”功能省去了传统报修的复杂程序,通过手机就能进行线上报修并能上传图片,接到用户报修申请后,各中心“微”报修管理员将迅速审核维修信息,立即派单。现代后勤管理,需要使用更多科技手段,后勤人员也将颠覆“大爷大妈,聊天喝茶”的固化形象。

(二)互联网+让后勤工作从幕后走向台前,提升后勤员工行业自信

在关注“微微小助手”后,还可以收到维修人员的姓名、电话,方便及时沟通。“微”报修平台还设置了对维修人员服务的“评分环节”,满分为“五颗星”。此外,“投诉建议”版块让大家畅所欲言,及时满足职工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失物招领”版块整合了院内失物、拾物的各方数据,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想要了解后勤服务、资讯、活动等,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手机,点开相应版块,方便快捷,还有“投票问卷、二手市场、表白墙”等贴心服务;在“个人中心”,可以进行各类相关查询和生活服务,还可以进行个性化设置。

四、互联网+加速迭代强化人员专业素养

(一)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业务应用系统不断上马的今天,网络管理从幕后走向台前,正受到管理层前所未有的重视。企业投入、网络基础架构、网管意识、网管员自身技能这些都是网络管理水平高低的影响因素。然而除了这些影响因素以外,现今的网络管理更重视的是合适的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一套优秀的网络管理系统,直接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的执行力。服务上的保障供给,不实行成本核算,不讲经济效益。后勤职工吃医院的“大锅饭”,服务质量的好与坏、服务范围及工作量的大小与职工的经济利益没有紧密挂钩。因此造成一些职工服务意识不端正,岗位危机无感觉,业务工作无进取。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功过不清,赏罚不明。甚至还出现自己能维修的设备也要花钱请外面人来修,增加了医院开支和人力的浪费。后勤职工工作没有积极性又没有创造性。

(二) 后勤服务高消耗、低效益。医院后勤若是万事不求人,服务项目越多,医院的负担就越重,经费的开支就越大。事务越揽越多,进而导致后勤服务的摊子不断增大,人浮于事。正式工不干活,成了管临时工、农民工的管理“干部”。后勤人员大大超编。后勤职工占单位人员总数的比例越来越大,少数医院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以上。医院是为人民提供医疗保障服务的地方,医院“办社会”的做法,不仅分散和扰乱了医院领导的精力,而且成为极大的社会浪费。因此,医疗要改革要发展,医院后勤要减员降耗增效就迫切需要对后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其根本出路和改革方向在于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上的无偿和平均主义“大锅饭”存在各种副作用。后勤服务反正都是医院出钱,实行的是暗补,实际上成了福利后勤。医疗科室没有实施成本核算,全员没有经济效益管理概念。谁得到的服务越多,谁得到的补偿越多,诱发和促使一部分医疗科室消费需求膨胀和福利上的相互攀比,另外也造成了公物的损坏和浪费。互联网+为后勤管理提供了精细的成本管理和数据统计,将成为遏制浪费一大法宝。

(三) 互联网+为后勤建设带来了一次巨大变革。不仅是后勤系统的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这势必要对传统管理模式与手段进行更新。而且通过信息化建设,对一些原始材料的归整与服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使旧有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得到了改革,使之具有简单化、平面化、规范化、等特点,大大优化、提升了后勤管理的模式。有助于医院实现资源整合、流程优化,降低运行成本,打造绿色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

3.马化腾: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2015


原创作者 马胜坤  北京积水潭医院


本文为 第三届全国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高峰论坛 ”优秀论文评选参选文章。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评选事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