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穆希萨·基图伊(Mukhisa Kituyi)/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秘书长
来源:辛迪加
翻译:赵健榆/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导语
“当大象争斗时,倒霉的往往是小草。”这句非洲谚语刚好可以用来形容全球目前的贸易局势。当主要经济体发生冲突时,发展中国家所遭受的打击反而最严重。
6月初,美国宣布对钢铁、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进口关税。除了中国,此举也波及加拿大、墨西哥乃至欧盟。在最近由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所组织的一场活动中,欧盟贸易委员塞西莉亚·马尔姆斯特伦(Cecilia Malmström)声称,“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陷入贸易战,但这并不是没有可能。”
历史告诉我们,贸易战没有胜利者。二战之后,全球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各国间的商业交流。关税的下降与科技进步使得全球贸易规模飞速扩张。1960年,贸易在全球GDP中的占比为24%;如今,这一数字已接近60%。贸易大国提升关税的做法无疑是逆潮流而行。
从全球来看,贸易规模的扩大助推了经济增长,创造了就业岗位,并提高了居民收入。尤其对于南半球的数十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它们经济实力的强劲增长和社会的积极变化离不开贸易这一关键因素。而且人类历史上最瞩目的成就也来源于此:短短二十年间,约有十亿人脱离了贫困。
但是,贸易带来的好处并未惠及每个人。在某些案例中,它甚至引发了环境恶化和经济掠夺。这些严重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而单边主义绝不是最佳方案。
不幸的是,当下的贸易局势或许预示着一个人人皆输的局面。在贸易战中,各行业的公司将损失利润,工人丢掉工作,政府税收减少,民众消费的选择范围大幅缩减。不管位于世界哪个角落,贸易战的高昂代价都将由当地政府、企业、家庭来承担。
更糟的是,全球性贸易战还可能危及多边贸易体系本身。我们或许会看到近代历史上很少见的关税大幅提升。UNCTAD的研究发现,对于美国、欧盟、中国的出口商来说,平均关税可能会分别升至30%、35%和40%。即便“大象”拥有足够的经济体量来抵抗贸易战,它们也不会从中获益。
另一方面,与冲突爆发完全无关的发展中国家更加无法承受贸易战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出口商所面临的关税或将从3%攀升至37%,
尼日利亚和赞比亚等国的关税可能不会超过10%,但
墨西哥的关税甚至可能高达60%。哥斯达黎加、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土耳其等国家的平均关税则可能为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