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州海珠发布
广州市海珠区权威信息第一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20 日,宜种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州海珠发布

广州40年影像史!就在小洲村跑街照片博物馆!

广州海珠发布  · 公众号  ·  · 2019-05-02 09:30

正文

▲点击领取iPad、小米电视、电饭煲等大批豪礼!


怀旧的街坊们

想了解广州历史的街坊们

假期走读广州有新的好去处!


位于海珠区小洲艺术区的

“叶健强跑街照片博物馆”正式揭牌开放!




叶健强
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海珠区文联兼职副主席、羊城晚报《叶健强跑街》摄影专栏作者、中国晚报摄影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首届“十大摄影 家”,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纪实摄影类”奖项获得者。


*注:中国摄影金像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摄影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叶健强获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纪实摄影类”奖项。


叶健强用自己的精神和热忱,记录着广州这座历史名城的百态风情,他的作品如同一锅老火靓汤,平和醇厚有味有根,定格悠长岁月里的感人瞬间。”2018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对获奖者叶健强的这段致敬词让人印象深刻。


叶健强四十年如一日,手拿相机、“跑”遍广州的街头巷尾,记录了这座城市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40年,每一张照片都尤为珍贵。


在跑街照片博物馆里,既有参评金像奖的作品集《广州老西关的故事》,也有《长辫入袋》、《大姐大打“大哥大”》、《老爷车》等经典作品,更有一些未曾公开的典藏。此情此景,此人此物,撩起一屋浓浓的广州情怀。


博物馆岭南特色浓郁,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趟栊门、满洲窗、石湾公仔、古董相机等物件。图/郑迅 摄


汇集广州记忆


几百幅照片组成广州街头历史



博物馆收集了叶健强四十多年来跑街,用镜头记录的原汁原味的照片。馆内空间不大,照片挂满每一面墙壁,周边还有石湾公仔、瓷器、老照相机等展出物件,然而唱主角的依然是照片,以及它们的拍摄者叶健强。


博物馆一角


叶健强是地道广州仔,为什么要自己出资打造一个博物馆?他说:“每个人都有一种爱好,有人好饮食,有人好旅游。我这些照片,都是属于广州人的,我成立博物馆,将它们还给广州人,也是一种好。”


叶健强于去年获中国摄影最高奖项——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叶健强跑街照片博物馆揭幕现场喜庆热闹。


人们包围着叶健强,他一边向朋友声情并茂地分享自己“绝版典藏”照片的拍摄情景,以及照片中丰富的元素,一边回答媒体时不时抛过去的问题,最终将两个“频道”归一: “广州人低调、务实、宽和的文化,都在照片中保留了下来。”


走进这个博物馆,有时会忍俊不禁,例如看到《夹耳朵》中盘坐在地上,手臂、耳朵都夹满夹子的男人,“屡战屡败的仁兄如此投入还真不多见!”



有时会惊叹,例如《大姐大打‘大哥大’》,80年代街头,穿着时髦的靓女,当街捧着水壶般大小的“大哥大”,当时这真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



有时候会忍不住驻足思考,例如看到四个十年里滨江路的递进变化,感叹城市发展之奇妙。



这是属于全广州人的记忆,画面熟悉又陌生,引起情感交织:1973年的田头知青,1974年广州人民桥上的解放军战士们,1979年珠江上的拍拖船“花尾渡”,1982年广州烈士陵园的菊展,1982年的太古仓码头,1984年广州流花湖公园的人群和树木倒影,1989年东山口“死火”的巴士,1990年广州第一棉厂发生的火灾……


叶健强广州跑街照片作品


40年来,叶健强用最真实的镜头,最平常的画面,见证广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照片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带着故事。而现场这几百幅作品仅仅是“叶健强跑街”的一部分,他日后还将不断翻出“压箱底”作品呢。


“我从小在广州珠江边的横街窄巷里长大,很多普通的东西,我都觉得很得意,或许这就叫广州情怀,我喜欢这种有趣的生活模式,喜欢广州人的邻里关系,喜欢在地平线中,深入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寻找真实生活,并在平凡中记录广州的精神。”他说,这些照片都是真情流露,而馆内一点一滴都由他慢慢积累而成。



遇见广州情怀


“西关大屋”里文化与人情满溢



在博物馆揭牌当天,万亩果园旁小洲艺术区内,广东音乐悠扬悦耳,小洲佳果正当其时,黄俊英、杨达、卢海潮等一波又一波的老朋友陆续赶到,在欢声笑语中,走进“叶健强跑街照片博物馆”。


大木门、趟栊、矮脚门,还有那古色古香的木刻花眉、花罩、屏风,以及美轮美奂的满州花窗,加上名家字画与雕塑,让人仿佛回到那个年代的广州。


杨达将珍藏的“宝贝”一一部古老的“机关枪照相机”,赠送给叶健强博物馆。


黄俊英将“笑星黄俊英”雕塑送给小洲艺术区。


原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黄汝广 说,在摄影界,叶健强拍到了别人拍不到的场景,即使是同一个场景,不同摄影家去拍,都不一定能拍出叶健强这样的作品。


好朋友为叶健强“送福”庆贺。


杨达、黄俊英、卢海潮等老一辈艺术家欢聚一堂。


整个博物馆里最“忙碌”的,除了叶健强,还有广州著名相声演员杨达、黄俊英这对八旬“活宝”。


黄俊英手捧“笑星黄俊英”雕塑,表情依然诙谐。


杨达拿起一幅旧照片,那是2001年,他和拍档黄俊英正在“手指指”地聊天,正好被叶健强拍了下来。他看着照片时,旁人打趣:“‘达仔’当时同黄老师在讲什么?”他幽默回答:“无饮到酒又无食到鸡。”



这是他们相声的经典台词,旁人追问:“照片中哪个更靓仔?”他也不直接回答,只说:“高那个。”也就是说他自己。笑声起伏。


一张旧照片,里面有回忆,有故事,现在回看,更有欢乐。



大咖有话说



“我与叶健强是多年老友,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跑街,抓拍了很多霎时间的镜头,广州的老百姓一看就会觉得很亲切,很怀旧,很有感情,有时候引人发笑,有时候很深刻,带给广州人以享受。”


——著名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黄俊英


“叶健强跑街博物馆有情境,有情怀,有情致。有情境,是因为他的照片将广东改革开放进程中草根阶层的生活情境生动展现;有情怀,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贴近现实生活;有情致,是因为叶健强的摄影作品在思想、情感、美学追求上有启发,大街小巷却体现了社会历史变迁的大气象、大格局、大境界。软实力是岭南文化的根本,叶健强的照片充分展现了广州精神。”


——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周建平博士


“30年前,他骑自行车横跨美国,轰动一时,成为广东新闻界的骄傲,30年后,他退休了仍不忘初心,坚持跑街,将一瞬间的历史定格,用镜头用实际行动留住了广州的历史。”


——原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黄汝广


“我生于西关长于西关,对西关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十分熟悉,对岭南文化有独特的情感。叶健强的照片,展示了一座城市的灵魂,记录了城市几十年发展的集体记忆,同时传承了文化,很感谢有人这么用心、专注地留住城市真实的点滴,希望人们可以从照片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广州特色。”


——西关小姐、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冯玮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