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学京师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官方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法学京师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系列讲座第二讲成功举办

法学京师  · 公众号  ·  · 2024-11-23 21: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4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第二讲在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822高铭暄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华伟主讲,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梁迎修担任主持人。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刘超颖、徐嘉,以及法学院副院长何挺教授、商浩文副教授、团委书记陈轩禹等7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此次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梁迎修院长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对李华伟检察长及刘超颖、徐嘉两位检察官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东城区人民检察院与法学院之间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积极的互动交流。北师大法学院始终坚持理论与实务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次专题讲座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理论与实务的深度融合,为师生提供更多了解和学习检察工作的机会。



随后,专题讲座正式开始。李华伟检察长为法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检察工作现代化进程中检察官职业伦理——以基层检察实践与启示为例》的专题讲座。李华伟检察长通过展示案例、播放视频等多种方式,生动诠释了检察官职业伦理的内涵。结合真实案例“李甲盗窃玉石案”,阐述了检察官在实践中应如何做到客观公正;通过电影《第二十条》的片段,分析了出罪实践中面临的职业伦理冲突,强调检察官应坚守客观公正原则;并以“明代禄米仓”文物保护公益诉讼视频为例,讲解了检察官在公益诉讼中应如何从治罪转向治理。
在讲座过程中,刘超颖检察官配合通过展示案例和介绍“中轴线法治夏令营”活动,详细讲解了检察官职业的具体实务工作。她以“李某猥亵儿童案”为例,强调了检察官在实践中应做好真假判断,完善证据链,确保检察工作的完整性。同时,还展示了夏令营的成果视频,并与师生进行了有趣的问答互动。徐嘉检察官则以“梁某、李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为例,讲解了检察官在实践中应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治理平台,完善事前审查、事后治理和协同治理工作。


在与谈环节,何挺老师对李华伟检察长及检察官们的精彩讲述表示衷心感谢。讲座通过真实、生动的氛围,通过个案在法学院师生心中播下了正义的种子,勉励同学们在面对复杂社会时,要思考法律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坚守职业伦理。
商浩文老师表示讲座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同学们对检察业务有了更为形象深入了解,激发了学生们对检察官职业的兴趣。讲座内容体现了检察机关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担当和责任,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生动的课程思政课。本次讲座也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们提供了更深刻的理论思考方向。
陈轩禹老师认为讲座中的个案治理方式是对市场现状治理的有效尝试。特别提到了大数据平台在案件治理和追踪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对于提升检察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提问环节,与会学生积极提问,围绕检察官在实务中对案件的考量和工作开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李华伟检察长结合现实实务和理论政策,对学生们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答。这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检察官实务工作的理解,也让学生们对检察官职业伦理有了更为全面且深入的认识。


提问环节结束后,梁迎修院长再次对李华伟检察长及刘超颖、徐嘉两位检察官的精彩讲解表示诚挚感谢。梁迎修院长表示,本次讲座使法学院师生对实务领域中检察官的职业伦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验。李华伟检察长的讲解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务的进一步结合,使学生们对具体案件办理中所需的职业伦理有了全方位的认知。北师大法学院将继续加强与检察院实务方面的合作,促进学生对司法实务工作的了解,增强其实务能力的培养。


最后,李华伟检察长邀请各位老师在中轴线卷轴上钤印并合影留念,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第二讲专题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排版:黄春琴

责任编辑:石天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