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据派THU
本订阅号是“THU数据派”的姊妹账号,致力于传播大数据价值、培养数据思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软件定义世界(SDX)  ·  DeepSeek全攻略:从零基础到精通的终极指南 ·  昨天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人到中年才懂:能上班是福气 ·  3 天前  
软件定义世界(SDX)  ·  工业大模型的演进及落地方向 ·  2 天前  
数据派THU  ·  【ICLR2025】无噪声自我运动与噪声视频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据派THU

清华大学举办2017国际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高峰论坛暨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第一次会议

数据派THU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7-09-11 17:45

正文


9月11日,2017国际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高峰论坛暨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一次会议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副校长薛其坤院士、副校长杨斌、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雷朝滋司长、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安筱鹏副司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创新能力处袁军副处长出席活动并致辞。美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Michael I. Jordan发表主题报告。清华大学以及国内外大数据领域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共同探讨我国大数据系统软件的发展前景。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代表实验室承建单位致辞。他首先代表实验室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支持与信任表示感谢。邱勇校长表示,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引导社会变革的新兴力量,清华大学一直注重大数据学科体系建设,并将以实验室的建成为契机,强化实验室的基础设施、人才团队、资金投入和机制创新,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致辞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雷朝滋司长、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司安筱鹏副司长先后致辞,充分肯定清华大学和共建合作单位在大数据系统软件和产业化方面的工作成果,并表示各部委和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实验室的工作,鼓励实验室从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等方面为我国大数据事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此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主持,并与邱勇校长、雷朝滋副司长、安筱鹏副司长、袁军副处长、廖湘科院士、陈杰副校长、陆建华院士、孙家广院士共同为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揭牌。

揭牌仪式


实验室主任孙家广院士随后介绍了实验室建设情况。实验室将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业界的大数据高端人才,以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致力于在大数据存储、处理和计算分析的关键环节实现技术突破,构建大数据系统软件产业的创新网络,促进大数据与各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北京理工大学陈杰副校长作为参建单位代表,国防科技大学廖湘科院士作为实验室共建单位代表,中国气象台原台长李泽椿院士作为合作单位代表分别发言,共同表示坚决与清华全力配合、共同协作,发挥好各自单位优势,为实验室建设、发展共同努力、共创硕果、共享未来,为我国大数据系统软件自主可控发展作出贡献。


在同期举办的 高峰论坛上,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为大家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大数据领域做出的布局和探索。他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清华大数据技术研究进入到新 阶段,期待与会嘉宾共同 绘制 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的蓝图,共同推动大数据领域的 技术与 应用 创新 落地。 随后, 美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 C .Mohan 百度副总裁王海峰、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腾讯 副总裁黎巍分别就区块链与大数据技术 百度人工智能、数据智能生态化实践之路、社交网络大数据 -从建设到赋能做了主题演讲。 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俞士纶教授出席并致辞,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大数据 系统软件国家 工程 实验室执行主任王建民教授主持了此次论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行,标志着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启动。各共建单位一致表示,对实验室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将与清华大学精诚合作,为推动大数据技术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而努力,为推动我国大数据软件开发应用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嘉宾合影

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由清华大学作为承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为参与单位,联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国家环保部信息中心、国家气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石油规划总院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共同建设。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围绕我国大数据系统软件自主安全可控的需求,建设大数据系统软件研究与应用服务平台,集聚和培养产业急需的技术创新人才群体,形成产学研协同的持续创新机制,为推动我国大数据系统软件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