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是诉讼的中心,法庭是诉讼律师的主战场。
案件事实能否查明?争议焦点能否辨明?法条应当如何适用?
在
还权于法官、还权于合议庭
的背景下,律师的出庭表现对诉讼结果将产生更加直接、重要的影响。
律师不仅需要精通
实体法
,还必须高度重视
程序法
的运用。
真正的诉讼高手尤擅运用
程序规则
,因为疑难复杂案件往往包含着复杂的法律关系、多方法律主体以及前案或另案的陈述及法院查明,对
诉讼请求设计、支线剥离以及案情判断
尤为重要。
从法官视角来看,亦是如此。——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数在去年首次突破
4000万
,同比增长
15.6%
。结案数排名全国第十的法院,法官人均年结案件数都超过了
630件
。
换算下来,
全国各地的法官平均每人每天都得办结1-2件案件。
如果希望法官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倾听自身的发言,律师们必须先转换思维,设身处地站在法官角度思考一番。若能
紧跟庭审节奏,把握案件争议的事实与法律问题,并引导法官深入思考
,自然有益于说服法官作出更有利于当事人的裁判结果。
然而,为何有人开庭能做到常胜不败,有人却不能?精心准备的起诉状看似规范,观点为何总不被法官采纳?
法官又是如何归纳争议焦点的?律师如何有意识地向其审理风格靠拢?
律师应当如何把握庭审节奏,让法官愿意“聆听”自己的发言?
2025年1月4-5日
,拥有26年审判业务经验的“宝藏老师”
王忠教授
,将于
“羊城”广州
开展为期
两天一晚的出庭带教课
。
作为王忠老师经典出庭课的
第11次升级
,此次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由王老师汲取前10期精髓、
将案例及要点打碎重组而成
,意图通过
12个案例及40余个知识点、技能点
,不但全流程梳理
庭前、庭中、庭后
的正确操作,还会深度结合
实体法、程序法
指引诉讼路径,同时
逐帧拉片分析最高院真实庭审视频
,将
26年司法审判的智慧和经验
倾囊相授,带你穿透民商事案件实体与程序的迷雾!
扫码咨询更多详情
实务提升最好的方法,一定是跟随
经验丰富的民商事法官
,按照审判逻辑带领律师进入到具体的真实案例和场景中,重述庭审过程,指引思路、给予点拨。
王忠老师
曾从事民商审判工作26年,在民商事审判第一线审理及研究案件达10000余件
,深耕
物权法、婚姻法、合同法、公司法、证据法
等领域;他所撰写的雷某某离婚案,被最高院评定为
第66号指导案例
发布。
无论是
法学底蕴
还是
审判实务
层面,王忠老师都绝对称得上是功力深厚。他善于
以个案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底层逻辑
,更懂得条文背后真实该有的裁判思维和自由心证,能准确指出法官在庭审中的思维路径。
一句话概括一下,王忠老师是一位极难得的
审判经验丰富、在法官领域理论研究和学术水平高超、又十分会磨课和讲课
的前法官。
王忠老师认为,
律师走进法庭,第一句话怎么说,一直到
最后一句话如何收尾,都是有章法可循的。
法官的案件数量巨大,他们自然不愿意在每个案件的庭审中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是希望庭审按照既定的节奏有序进行。
而王忠老师的出庭课,正是从
案由选择、庭审呈现与说服、诉讼策略制定、攻防技巧、证据组织、法官思维、案件结果研判、文书写作
等技能和方法入手,
打通律师的庭审全链路
,帮助律师在法庭上和时间赛跑,
从走进法庭的第一秒就赢得法官的信任,
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法官对己方观点感兴趣并表达清楚,最终取得更有利于己方的判决结果。
扫码咨询更多详情
经过王忠老师反复推敲、打磨的此次出庭课,由
12个案例、40余个知识点和技能点
组成。
本次课程,王忠老师认真听取了
前10期近千名学员
的学习体验和反馈,并吸收了过往的精髓内容,
将原有的体系打破、重组
,创新性地
用案例精析打通关键要点
的方式进行讲解。
法官眼中的庭审核心包括哪些?
选准诉讼策略
提准诉讼请求
繁简得当讲事实
恰到好处地呈现证据
抓住关键谈观点
毫不夸张地说,
案件诉讼请求或答辩意见的选择
,将直接影响案件的审判结果。
理清案件涉及的各种法律关系,找到请求权基础所在,要解决的问题就包括:
选择哪种法律关系进行起诉?要把哪些当事人追加进来?谁来承担责任?承担什么责任?承担责任的方式是否有可执行性?
还有
案由的选择问题
。案由既是诉状中载明的事项,又是裁判文书中首先应明确的内容,深刻影响着包括
被告选定、诉讼请求、管辖法院、举证责任
等在内的方方面面,最终关系到如何最大程度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一旦案由确定不当,不仅费时、费力、费钱,更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的后果。
实务中的案由问题一般表现为:
案由确定复杂、涉及到对当事人诉的标的的准确把握和诉的合并、并案问题。
王忠老师此次选取的
“姜贵军与程祥华、李淑玲等与公司有关的纠纷申请再审民事裁定书”
案例,就将解决四个关键问题——
诉请
案由选择不当与案由准确适用
本案裁判有前置基础条件的情形
诉讼要件
其举重若轻之处就在于,带你重新认识程序,
将实体法和程序法结合
,并利用程序胜诉——将程序利用好,并有机地同实体进行结合,往往能形成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各种
案由和程序的运用
,还能稳步提高对案件的预判能力,提高胜诉概率。
扫码咨询更多详情
在明确了争议的法律关系性质、争议焦点、可能适用的法律规范之后,
选择
需要呈现给法官的事实,并准备支撑的证据
,是重中之重。
这些事实,主要是与法律关系认定、争议焦点相关的
对本方有利的主要事实、对对方不利的主要事实
;同时,
对对方可能展现、提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证据
,需要准备好应对方案和反驳证据。
然而,实践中,
举证责任分配不清、举证倒置运用随意、庭审中提请法官运用自由心证重视不够
……不少律师身上都有这些致命的弱点。要知道,律师犯的每一个错误,都可能是对方的胜诉机会。
比如,此次的
“李某洲上诉李某案(已故者笔迹举证责任分配错误)”
,就将帮你打通以下五个知识点——
举证责任分配 证明的必要
台民诉法277条的借鉴意义
私文书 律师应对实务要点
再比如
“武汉大西洋案(公报293期)”
,王忠老师在这部分将深入解析
法官是如何分析间接证据、如何形成合力或证据链、且考虑有无反方向作用力
的。
且由于此案为广大律师都较为头疼的刑民交叉案件,王忠老师还将从
理论分析、要件事实认定、规范保护目的、证明标准界定、材料运用、司法实务
等方面进行讲解,借由刑事和民事的双重维度,让你明白法官是如何在现有证据和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裁判的。
不少律师即使专业过硬,往往也会忽略办案中的不确定性、庭审的现场性和互动性,只是从表达者的角度而未能从受众即裁判者角度考虑问题。
王忠老师的课程正是来补足这些短板的——他将
帮助各位律师规范出庭动作,极大增加案件的胜诉赢面。
有相当一部分律师认为,表达技巧、辩论能力等庭审表现更重要,故而忽略了
庭前扎实、细致的案件准备工作
的关键作用。
事实上,想要成为出庭高手,在法庭上直击痛点、发言不被打断,充分的庭前准备工作不可或缺。没有高质量的庭前准备,其他一切技巧性、经验性、程序性的能力都是无源之水。
庭审情况虽然无法百分百准确预判,但优秀的律师在对案情进行研究分析以后,对于庭审的大概情况应该是能把握好的。
在
庭前
这一重要环节,运用哪些
具体的、可以落地的方法
,才能避免案件败诉、诉讼程序复杂化等问题、后果?
在
“中某院案”
中,王忠老师就将教你
如何考虑法官思维的展开
,从而呈现出清晰、有说服力的
思维导图
,助你在庭前准备阶段就能全方位提升胜率,且更有章法、更有规律。
扫码咨询更多详情
打官司是一门融合
法律、社会学和心理学
等多学科的学问。
曾有法律人感慨,律师不仅需要学习法学知识,还要学习播音主持、微观表情学、心理学等多种交叉学科——这其实是
优秀的出庭律师
的真实写照。
开庭无废话,法官说的每一句话、问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是表面听起来那么简单,都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
对于律师来说,
捕捉
法官的微表情,听懂每句话的潜台词
,就是一项重要的技能,绝不是口若悬河地输出己方观点就完事了,还要考虑
如何才能让法官真正能听进去
。
王忠老师就将拉片讲解
“2017最高法民终892号”
案例,现场带领大家逐帧剖析、研究审判视频,通过分析
法官的发言、微表情、问话
、对当事人提供证据的点评,教会大家
如何在正确的时机,用正确的方式讲正确的“法言法语”
。
以上内容和收获,只是王忠老师精心打磨的出庭实战课的冰山一角。此次两天一晚的课程,一定能以
超强的知识密度、学完即用的办案规范操作方法以及对于新手来说也十分友好的授课方式
,帮助广大律师补足从庭前、庭中再到庭后90%以上的短板,令大家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