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力葵花  ·  各岗位薪资等级表(2.0).xls ·  15 小时前  
高绩效HR  ·  火爆!AI+HR实战:DeepSeek ... ·  昨天  
HR圈内招聘网  ·  卷翻天,街道办招环卫工要求35岁以下!最新回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江苏老板“半路出家”,用5.5亿重押咖啡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25-02-20 21:01

主要观点总结

佳禾食品作为植脂末行业的头部企业,近年来面临新茶饮行业健康化趋势和下游客户自建产能的挑战,主营业务受到冲击。因此,公司决定重押咖啡业务,拟募资不超过7.25亿元用于咖啡扩产建设项目。公开资料显示,佳禾食品已布局咖啡业务多年,并成立了单独做咖啡业务的子公司金猫咖啡。然而,目前咖啡业务规模仍偏小,且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佳禾食品正在尝试向C端发力,但金猫咖啡在C端的品牌势能较弱。业内人士认为,佳禾食品拓展C端销售渠道和受宏观市场环境影响导致业绩下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佳禾食品面临新茶饮行业健康化趋势和下游客户自建产能的挑战,主营业务受到冲击。

由于植脂末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越来越多的中高端茶饮品牌开始放弃使用植脂末,转而采用更健康的原料。这对佳禾食品的主营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关键观点2: 佳禾食品决定重押咖啡业务,作为新的增长引擎。

佳禾食品计划募资用于咖啡扩产建设项目,包括生产咖啡粉、咖啡液等。金猫咖啡作为佳禾食品旗下的咖啡子公司,已经布局咖啡业务多年。

关键观点3: 佳禾食品的咖啡业务规模仍偏小,且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

尽管佳禾食品已经布局咖啡业务多年,但目前咖啡业务规模仍偏小。同时,国内咖啡市场竞争激烈,线下有瑞幸、星巴克等连锁咖啡店品牌,线上也有雀巢、三顿半等品牌已经抢占部分市场份额。

关键观点4: 佳禾食品正在尝试向C端发力,拓展销售渠道。

除了B端业务,佳禾食品也开始尝试向C端发力,包括咖啡和其他产品。但是,金猫咖啡在C端的品牌势能仍较弱。

关键观点5: 拓展C端销售渠道和受宏观市场环境影响导致佳禾食品业绩下降。

佳禾食品在拓展C端销售渠道时,营销费用增长,同时受宏观市场环境影响,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导致业绩下降。


正文

茶饮行业“去植脂末化”趋势下,重押咖啡,对佳禾而言是个重大挑战。
|《中国企业家》记者 胡楠楠
编辑 |米娜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植脂末大王,重金加码咖啡业务。

2月11日,佳禾食品公告称,公司拟募资不超过7.25亿元,其中5.5亿元将被用于咖啡扩产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6000吨焙烤咖啡豆、3000吨研磨咖啡粉、8000吨冷热萃咖啡液、10000吨RTD即饮咖啡和610吨冻干及混合风味咖啡的生产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佳禾食品是国内植脂末行业的头部企业,主要从事粉末油脂(即“植脂末”)、咖啡、植物基及其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长期以来,植脂末都是佳禾的核心产品。据了解,统一、香飘飘、娃哈哈等食品工业企业,以及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新茶饮企业,都是佳禾食品的主要头部客户。

但近年, 受下游客户自建产能,以及新茶饮行业健康风潮,“去植脂末化”(植脂末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趋势等影响,佳禾食品的主业受到不小冲击 ,植脂末业务在佳禾食品的营收占比也逐年下降。据佳禾食品财报,2021年至2023年,佳禾食品营收分别为23.99亿元、24.28亿元、28.41亿元,粉末油脂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77.4%、72.1%、67.8%。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粉末油脂业务营收同比下滑42.17%,营收占比降到了49.7%。

主业承压之下,咖啡业务被寄予厚望。对于本次募资, 有接近佳禾食品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新建产线主要用于生产咖啡粉、咖啡液等。

此前,佳禾食品披露数据,随着下游需求扩张,2023年1~9月,该公司的咖啡业务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94.63%,急需扩产。

早在2015年,佳禾食品便布局了咖啡业务,并于2018年成立了单独做咖啡业务的子公司——金猫咖啡。这几年,随着国内咖啡市场的高速增长,咖啡业务已成为佳禾的第二大主要业务。不过目前,佳禾咖啡业务的规模仍偏小。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来自咖啡的收入,也仅占报告期内13%的比重。

在佳禾食品创始人柳新荣看来,“咖啡是一个非常朝阳的行业”。他希望,未来金猫咖啡会成为中国领先、着眼全球的咖啡公司。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为6235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告诉《中国企业家》,整个国内咖啡市场正进入高速扩容期,咖啡消费人群基数也比5年前增加了10倍。“佳禾此时增资扩建咖啡生产线,应该可以抓住这波风口的红利。”朱丹蓬说。

但咖啡生产线从扩建到投产,通常需要1~3年的时间。对佳禾而言,主业承压之下,想靠咖啡“翻身”,仍需要时间。

靠植脂末起家

柳新荣出生于1973年,18岁毕业后便进入食品行业。最初,他曾做过粮管所的营业员,做过食品公司的品管员、研发员,之后还曾南下广东汕头,当过一段时间食品企业的厂长。

在食品行业积累了多年经验后,2001年,28岁的柳新荣回到老家江苏吴江,创立了佳禾食品,主要生产植脂末。佳禾的成立,一举填补了国内植脂末行业的空白。

彼时,国内还鲜有生产植脂末的企业。柳新荣后来回忆, 上世纪90年代,国内的植脂末90%以上依赖进口,生产技术也一直被国外巨头垄断 ,且产品售价奇高。他称,当时进口奶粉每吨的价格不到1700美元,但进口植脂末每吨价格却接近2000美元。

资料显示,植脂末是以葡萄糖浆、食用植物油、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微胶囊化、喷雾干燥等技术工艺制成的粉末型食品配料。由于其能改善食品内部结构、增香提味,提升食品口感,植脂末不仅被用作奶茶、咖啡制品和速溶麦片等饮料的配料,还常用于蛋糕、饼干等烘焙食品。

佳禾成立当年,便建成了第一条喷雾干燥线,并顺利实现投产。而当时国外相关企业从建产线到投产,普遍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柳新荣回忆,由于佳禾生产的植脂末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且根据国内消费者的口味进行了改良,佳禾生产的首款植脂末产品,一经上市即实现满产。

此后,随着奶茶行业的发展,佳禾创立的第五年,便实现了5亿元的销售额。2010年,销售额更突破10亿元大关。

近几年,随着新茶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佳禾也迎来了高速增长。东吴证券研报显示,2017年,佳禾食品前五大客户中,只有1家连锁茶饮企业,4家是食品工业企业,但 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佳禾前五大客户中连锁茶饮企业便有了4家,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3.6%。

2021年,趁着新茶饮的热潮,佳禾食品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被称为“植脂末第一股”。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全国植脂末市场规模为86.47亿元,佳禾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2.27%。

植脂末主要供应给B端客户,业务会随着下游客户的需求而变化。随着近两年茶饮行业的健康化趋势,植脂末也被部分茶饮企业抛弃。

由于植脂末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该成分被认为对心血管健康有害。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越来越多的中高端茶饮品牌开始放弃使用植脂末,转而采用更健康的原料,如真牛乳、乳基底等。

许多知名茶饮品牌近年纷纷推出“0植脂末”产品。喜茶于2023年推出了“3.8源牧甄奶”,强调“0植脂末、0添加”;霸王茶姬宣布在门店使用新基底产品“冰勃朗非氢化基底乳”,并表示该基底实现了“0奶精、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此后多家新茶饮品牌纷纷跟进。

但佳禾的主要客户都是茶饮品牌,佳禾的业务因此受到很大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佳禾食品营收同比下降19.46%,归母净利润大跌59.88%。其中,植脂末业务收入大降42.17%。

近几年,佳禾也研发出了0反式脂肪酸的植脂末。今年1月,茶饮行业“冰勃朗”风波时,佳禾食品再次回应消费者对于植脂末的健康疑虑。佳禾方面表示,公司自2021年启动了《0反式脂肪酸行动计划》,2022年底含人工反式脂肪产品全面清零,因此目前市面上买到的所有佳禾产品都是不含反式脂肪的。

但佳禾的植脂末业务,在行业大趋势下,仍旧受到不小的冲击。再加之这几年植脂末原材料的波动,佳禾的利润端也显著承压。佳禾财报显示,植脂末原材料(食用植物油、乳粉、玉米淀粉等)成本占比超80%,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也对盈利水平影响很大。

佳禾不得不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半路出家,重押咖啡

相比植脂末而言,咖啡则是一个更有前景的市场。

而十年前的布局,也为当下佳禾的业务结构转型打下了基础。早在2015年,佳禾便布局了咖啡业务。彼时,国内的咖啡行业刚刚起步。凭借在食品行业打拼多年的商业嗅觉,柳新荣看到了咖啡在国内的巨大增长空间,决定入局咖啡市场。

咖啡,也被柳新荣视为他的二次创业。 他当时在办公室的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等到国人人均一天喝1杯咖啡的时候,中国咖啡市场将会空前巨大。”

而那时,国内的咖啡行业,人才、市场、技术都非常欠缺。为了解决人才瓶颈,柳新荣将公司从生产组长到研发、销售,全部派到德国培训。与此同时,佳禾还引进了德国的先进设备,建立了年产千吨的咖啡生产线。

柳新荣后来回忆,“当时投咖啡的工厂,我们怎么算都是亏的。”

刚做咖啡业务时,佳禾选择的是速溶咖啡,柳新荣给佳禾咖啡业务的定位是咖啡伴侣供应商。不过随着咖啡行业的发展,佳禾食品也正向精品咖啡转型。这也符合全球咖啡产业的发展路径——从速溶咖啡,到品牌连锁,到精品咖啡。

2018年,佳禾将旗下的咖啡业务分拆出来,成立了单独子公司——苏州金猫咖啡有限公司,旗下咖啡产品覆盖了咖啡全产业链,包括咖啡粉、咖啡液、咖啡豆等。截至目前,咖啡已成为佳禾食品的第二大业务板块。

佳禾的咖啡业务规模和营收占比仍较小,还未成为佳禾的新增长引擎。 且由于下游客户采购规模较大,议价能力较强,同时终端市场竞争激烈,供应链内卷严重,佳禾的咖啡业务毛利率整体处在较低水平。财报显示,2023年咖啡业务毛利率仅为12.94%,净利润仅为103.01万元。

近几年,佳禾的业务也在向C端发力。

从2021年开始,佳禾开始尝试C端业务。2023年,单独成立了C端业务条线。不光是咖啡,旗下燕麦奶产品等也都向C端发力。此前,佳禾主要是以B端为主,九成以上业务来自B端。

上述 接近佳禾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佳禾的咖啡业务,B端和C端都做,C端是发力重点。

此前,1月17日,佳禾食品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50万元到11950万元,同比下降53.64%到67.22%。佳禾食品在公告中便提到,业绩下降,一是由于公司拓展C端销售渠道,导致营销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另外也受宏观市场环境影响,导致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

截至目前,金猫咖啡在C端的品牌势能仍较弱。且当下,国内咖啡市场竞争格外激烈。线下有瑞幸、星巴克等连锁咖啡店品牌,在线上也有雀巢、三顿半等品牌,早已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留给金猫咖啡的空间还有多少?

2023年接受采访时,柳新荣曾表示,“在整个(咖啡)行业中,我是半路出家的。”但他也表示,“金猫咖啡精通技术,精通对大数据的分析,而且我个人对咖啡科学领域方面有点兴趣,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金猫咖啡实现更好的发展。”

重押咖啡,对佳禾而言,是最好的出路吗,仍有待时间的考验。

参考资料:

《吴江时代工匠风采|柳新荣:用精益求精的匠心理念深耕食品创新发展》,吴江工会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编辑:郭立琦 审校: 张格格  制 作:姜辰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