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十一人
本号由十一位专业财经记者创建,专注深度分析、独家报道,研讨企业兴衰,推动阳光商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人气股继续狂飙! ·  12 小时前  
经济观察报  ·  小县城影院卖起了“无座票”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马云现身! ·  昨天  
央视财经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十一人

为了双十一省钱,我辛苦半个月,最后却赔了

财经十一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11-13 15:53

正文

在电商平台的社群营销活动中,参与者抱着“省钱”的心态参与游戏,不知不觉间就在好胜心的驱使下违背了自己的“初心”

吴琼 | 文

余乐| 编辑



今年“双十一”,天猫推出了“全民开喵铺,瓜分20亿红包”的营销活动,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不过,很多人在辛辛苦苦“盖楼”十多天后发现,自己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赔了钱。


“瓜分20亿红包”活动是从10月21日0点开始的。支付宝或淘宝用户可以从手机App进入活动页面,通过签到、浏览促销页面、逛店铺、答题、看直播等方式获得“喵币”,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升级自己的“喵铺”。每次升级,天猫都会送用户一个红包,价值在0.01元至0.88元不等,领取后可在“双十一”当天无条件抵扣。


通过升级的方式获得的红包金额有限,引入社交玩法的“盖楼大作战”才是这场营销活动的重头戏。


“盖楼大作战”的玩法是:参与的用户可以单独或者与他人共同组建队伍,每天与系统匹配到的另一支队伍比赛,哪支队伍盖的楼高就赢得胜利。喵铺的等级代表了每位用户可以加盖的楼层数,战队成员每天上线,就能为所在队伍的楼盖上相应的层数,此外,玩家可以通过分享链接的方式请人帮助盖楼。每个账号每天可以帮助6支不同的队伍盖楼,能加盖的楼层数量同样与账号的喵铺等级相关。


目前,盖楼大作战这样让用户去拉用户的社群营销活动已经非常常见,无论是京东还是拼多多,都曾有类似的活动推出。


今年“双十一”期间,拼多多的社群营销玩法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用户每天可以获得一个初始红包,有效时间为24小时,通过分享口令或链接给好友,对方打开链接后即可为其助力,增加红包的金额,只要红包金额达到100元,可立即提现。拼多多的活动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从阿里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场成功的营销活动。”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说。阿里巴巴在社交领域是比较弱势的,天猫也有自己的流量困境,通过这场营销,天猫成功地从微信生态中拉到了流量。


不过,希望从活动中占到便宜的消费者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战斗从“盖楼”升级到“买楼”、“偷塔”,参与者抱着“省钱”的心态参与游戏,不知不觉间就违背了自己的“初心”。


令人“上头”的盖楼


寿女士是一名在杭州工作的白领。今年的盖楼大作战活动刚刚开始,她就参与其中。


她每天坐地铁上班,在地铁上打开活动页面,完成签到、浏览促销页面、答题等任务获取喵币升级自己的喵铺。虽然做完这些任务较为简单,但断断续续地,她每天也要在这件事上花费大约1个小时。


起初,为了赢得比赛的胜利,她每天都疯狂地给好友发链接,请人帮忙盖楼,但坚持了两三天后,她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不仅骚扰了整个朋友圈,欠下一堆人情债,而且不是所有的好友都能及时回应,盖楼的进展很慢。


盖楼大作战游戏共有12个场次,每个场次的奖池逐渐增多,从最低的0.5元到最高的111元,哪支队伍赢得比赛的胜利,就能获得奖池里的全部红包金额。 队伍最终获得的红包将按照贡献比例分配给每位队员。


在盖楼的初级场,奖池内的红包金额非常小,在几位队员之间分配过后,每个人得到的金额更是少得可怜,但她依旧乐此不疲。这个时候,红包的大小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获得赢过对方的快乐。“不争馒头争口气。”她对《财经》记者说。


比赛中,每一支队伍都有自己的名字挂在“楼顶”,每天可以不限次数地修改,这一设定使得交战双方能够通过修改队伍名字的方式互相喊话。喊话的内容包括示威、求饶等等,甚至有不文明的玩家会羞辱对方,这进一步激起了双方的好胜心。


后来,寿女士在浏览微博的时候发现有人通过“买楼”的方式轻松盖起了高楼,从此也开始买楼。所谓的买楼也就是支付费用请人帮忙盖楼,根据对方手中拥有的账号数量和楼层总数,决定支付的金额。


寿女士觉得自己还算“佛系”,每天盖楼比赛期间,她会时不时地打开APP观察对方的进度,如果差距在100层之内,她就会去买楼以超过对面,如果本身差距太大,她也就放弃了。


事实上,买楼常常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寿女士基本每次买楼,她所在的队伍都会输掉比赛。因为对方看到她们的楼层快速升高,就也会去买楼,形成恶性循环。


整场活动下来,她一共买过4次楼,每次大约花费3元。金额不大,但讽刺的是,她最终通过盖楼大作战获得的红包金额只有2元。


“得不偿失,花了10多天时间,辛辛苦苦盖楼,最后还倒贴了。 她说。


盖楼不如卖楼


像寿女士这样的玩家的需求催生了“卖楼”行业。


大三学生骆同学就是卖楼大军的其中一员。她起初也是盖楼大作战的玩家,每天老老实实完成任务,赚喵币,请人帮忙盖楼,但当发现盖楼又耗精力又赚不到多少红包的时候,她果断放弃了这个游戏,转投卖楼的队伍。


骆同学介绍,按行情,一层楼的价格大约在2分钱至3分钱不等。如果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在特定的时间盖楼,价格会略有上浮。因为“喵铺”最高只能盖到50层,对顾客来说吸引力不大,因此卖楼者一般会几个人组团出售,以500层、1000层的数量打包出售。


在卖楼的过程中,她遇到过各种神奇的顾客。有人本来嫌贵不买,被对手逼急了,又在当天的比赛临近结束之前急匆匆地来买,但最后还是输给了对方。骆同学展示给《财经》记者的截图显示,这位顾客所在的队伍最终盖了11906层,依旧不敌对手。假设他们有1万层楼是从别人手里买来的,他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在300元左右,而这场PK最终的奖池红包数量仅仅是111元。


还有人会要求卖楼者“偷塔”,也就是在9点50分或者9点55分比赛快要结束的时候突然发力,一下子盖上几百层,目的是在白天让对手放松警惕,以为匹配到了一个懒散的队伍,放慢盖楼的进度,自己的队伍就可以在最后时刻以少量的优势战胜对手。


骆同学加入卖楼队伍的时间不算早,从11月2号开始,到11月9号盖楼大作战结束,每天大约要花费1个小时的时间与前来买楼的人沟通以及完成帮顾客盖楼的任务。她与几位同学一起组团卖楼,最后她一个人赚了80元左右。她的一些同学也有赚了超过百元的,如果拥有多个不同的账号,获得的收入会更多。


虽然这个收益相比大部分盖楼玩家最后获得的红包而言,已经好了很多,但结合他们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来看,性价比也并不高。


像寿女士这样亏本盖楼的玩家不在少数,哪怕是大部分的卖楼者,每天获得的收入也十分微薄。那么这场游戏,到底是谁赢了?


今年“双十一”,天猫的交易额再次打破记录,最终定格在2684亿元。 尽管25.7%的同比增速略低于去年同期的27%,但天猫及淘宝总裁蒋凡透露,今年参与天猫双十一的用户比去年全天新增了1亿多。


盖楼大作战活动期间,很多网购用户或多或少地都收到过来自亲朋好友分享的盖楼链接,一些人的朋友圈也被相关的内容刷屏。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讨论热度极高。


对于“卖楼”这一产业的出现,李成东认为,天猫不会过于在意细节上操作的瑕疵,这类营销活动目前已非常常见,一些消费者的不满并不会影响到天猫的美誉度。《财经》记者也试图询问天猫相关负责人有关活动的效果以及如何看待“卖楼”这一行为,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回应。


作者为《财经》记者


作者: 吴琼

微信: Clytze_wQ


欢迎交流~

加微信请注明

姓名、公司、职务


阅读更多

双十一不再是一场比谁更low的游戏

中国零售70年: 从张秉贵到李佳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