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庆山
写作者。阅读,记录,观照,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互联网思维  ·  猴子管理法则:如何避免自己忙死,下属闲死 ·  3 天前  
培训江湖  ·  走向管理岗,必须懂这13个人才管理铁律 ·  5 天前  
北大同学资本圈  ·  【优选项目库】——轻松找项目,高效寻投资 ·  1 周前  
培训江湖  ·  企业文化培训怎么做? ·  2 周前  
培训江湖  ·  华为做员工培训,从来不是为了培养人才!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庆山

给作文比赛孩子们的演讲(三)

庆山  · 公众号  ·  · 2017-08-30 19:04

正文

22

     每次考试,老师给一个命题、半命题作文题目,我就总觉得写作是受局限的,这该怎么办?

作文的局限性在学生阶段不能避免。我刚才也讲过,作文跟真正的写作、写书之间有区别。在学习阶段,还是尽量学习如何去写作文。当你长大以后,有能力去尝试写作,那个时候就可以更自由地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23

     我想问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就是如果老师给了一个命题作文题目,而我们生活中确实没有这种经历,这个时候能去编故事吗?

这是有可能碰到的。所以我说过大家要尽量多经历。如果总是躲在家里,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之下生活,哪里都不去,也没有感受,作文的内容就会相当贫乏而局限。老师给了一个你没有经历过的题材,只能通过想象,有可能写不出真情实感,因为没有体会与观察,写出来的东西是虚的,也很浅薄。


24

     老师,写作是永无止境的吗?

写作没有边界,没有停止的时候。除非是你自己说“我不写”,那也仅仅是对于你来说写作停止了。只要我们活在地球上、有生命,就永远都会有写作。


25

     老师,有时候本来我观察得很好,但是写作的时候就突然觉得怎么也写不好,是观察的方式不对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

你是如何观察的呢?什么样的对象会成为你的观察目标?你会观察它的哪些部分?假如你真的观察得非常仔细,把特征都记在心里,写的时候这些细节都不会遗漏。写不好,有可能是词汇量不够,常识不够。词汇量是你要如何用一些优美的词把它的香气、形状、独特的线条清楚描绘出来,就要用到一些清楚而丰富的词汇,词汇不够,要通过阅读去弥补,学会摘抄。写作的基本功是摘抄,不断累积。词汇量够了,才能够产生质的变化。如果你掌握的词汇只有一小堆,那么表达空间是很小的,词汇量足够大,表达空间也会很大。当然,还要看你有没有真正用心。当你对一件事非常有感情,哪怕是用最简单的句子、最简单的词,也可以把它表达出来。


26

     您觉得在写作文的时候,是好词好句重要,还是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重要?

你认为这两者可以分割吗?我觉得它们同样重要,而且是不可分的,它们没有先后顺序。写作需要综合能力,请大家不要划分出很多界限,割裂地去看。事实上,没有一种行为能够像写作这样,跟我们自身完全融合在一起。


27

     如果我写作文,前面写得还挺流畅,但写到后面就写不下去,怎么都写不下去了,思路混乱了,我该怎么办?

大家有一些问题其实都差不多,比如灵感丢失了,被打断以后接不上;明明这件事记得很清楚,为什么写的时候就很枯燥,没有办法写得让自己满意……这所有问题背后都有一样的原因。写作要训练、要苦行。这不单单是两个词汇,它是要动手去做,要付出代价。如果前期不努力,别人的指点和帮助对你来说也仅仅只是一个建议。所以我觉得,如果大家不明白为什么写的时候总是感觉能力有缺乏,就要想一想,你在写作上投入了多少的时间和精力?


28

     如果我最终坚持写下去了,但作品没有一个人称赞,没有一个人理解,这种情况下,您会怎么做?您会放弃写作?还是继续写下去?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表达能力都非常重要。表达能力分两部分:口头表达是“说”,拿我来说,我能写,但“说”的能力一般,这是因为缺少训练,很少在“说”上花很多时间,如果经常出来跟大家见见面、讲一讲,这样有了经验,就能说得更好。但如果我不去训练,没有在这件事上花时间,说的时候就会紧张,或者不知道怎么说。书面表达就是“写作”。比口头表达更难,书面表达比口头表达做得好的人也更少。许多人能说得很好,讲很多话,或者总是能用话语让大家开心,用语言来证实自己的存在感。但用书面表达,去写作的过程不一样。书面表达需要更多内力。内力是跟你的心、你的头脑直接发生关系的,也关系着你写作的灵魂、个人的灵魂。写作需要磨炼、提高,生命也需要不断地升级,才能保证作品不断地升级。现在大家还是小学生、初中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以及更关心作文能有一个好成绩。但是一定不要忘记,真正的书面表达能力是跟你的生命共同递进的。


29

     老师,如果您认为一本书对写作有帮助,可是别人都读不懂,也不认同您对这本书的看法,劝您换一本,这时候您会怎么做?

你认为正在读的这本书是很有价值的,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不用管别人怎么说。只要这本书对你有作用,能让你吸收到很多,这就是你的财富。事实上,你也不需要让别人知道你在读什么,自己好好读完就行了。根本不必在意别人是不是喜欢,怎么去评价。


30

     我很喜欢想象作文,但是有的时候写完一篇想象作文,却发现文章中漏洞,这样就得重写或者换一个题材,怎样才能保证在写想象作文的时候不会出现漏洞呢?

你是不是急于动笔?我建议大家还是要放慢一些。当我们写作文的时候,第一步要审题。看这个题目要求我们表达什么?审完题,在心里大概做个计划,建立一个可控的框架,想明白:第一部分我写些什么,第二部分写些什么,第三部分写些什么;写完这三个部分,再综合起来看,呈现出的感觉大概是什么样的?会让阅读的老师明确得到你的信息吗?会让老师很快理解到你内心的想法吗?做好规划,再动手把它写下来。


31

     如果您特别喜欢写作文,但是父母坚决不同意,您是选择坚持,让他们相信您作文写得很好,还是放弃?

现在你还在读书,学生阶段要持续很长时间。在这个阶段里,我觉得大家都可以一直去学习,发展自己写作的能力。真正做选择的是什么时候呢?其实还是要等到大家成年后选择职业、选择工作的时候。那个时候你再想:我以后是不是要以写作作为工作?才需要去考虑我对写作是放弃还是继续。


32

     在您发表第一部作品的时候,有没有受到什么质疑?您是怎么做的?您觉得个人能力重要还是自己的经历重要?

当我们发表作品的时候要做好心理准备。你只要如实地、真诚地表达自己,而且发心干净。发表了一篇小说或者散文,有人喜欢,也会有人不喜欢,这是由不同人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来决定的。如果有一些人的心能跟你相合,这就是“心心相印”。刚才一位同学也说了,读作品的最高境界是感同身受,这其实就是“心心相印”。不喜欢的人是为什么不喜欢呢?因为他没有办法跟你“心心相印”,觉得你写的是一些奇怪的东西,甚至可能厌恶、反感,那就由他去吧。你会有自己的读者,但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你的读者。所以保持轻松的心态接受一切,写自己想要写的东西就好了。要写出作品,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你敏感,善于观察,有很多情感,你是内心丰富的人。同时也要有勇气,这样才能表达出有价值的观念。如果没有勇气,表达出来的观点就是一些泛泛之谈。别人说什么,你也说什么,或者你预设别人认为这会是很好的、对的才去说,但真正有价值的观点一定是来自于我们个人的思考。


33

     我读一些比较深奥的书,该如何去消化、去理解书中的知识?如何身临其境?

对阅读来讲,最好还是先去读你能理解的作品。作品之间的心力的是不对等的。体会不到作者的深意和他的力量,往往是自己还没到达这个阶段。比如,在大家的年龄,可能读儿童文学或者青春文学会觉得很轻松、有共鸣。但如果感觉阅读能力有了提高,就尽量去阅读更高层次的作品。比如古典文学、世界名著。心力对应不上,你自然会放弃,觉得好乏味、不想读,那就放下吧,过几年再去读。作品永远都在这里,你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去感受,向它汲取能量,不用着急。


34

     书、作品,会不会有自身的时代局限性呢?

每一本书都有局限性,因为每一个作者都有他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分成几个方面:时空局限,就是他所处的时代,他所在的地区;他所在国家代表的文明也会是一种局限性;此外还有他个人生活的局限性,性格的局限性,命运的局限性,归根到底有他自己灵魂的局限性。所以在作品中,我们一定是会看到局限性的,纯粹伟大、纯粹完美的作品是不存在的。如果你能在一本书中看出它的局限性,就说明你的内力已经开始提升,你的理解力和感受力更加深刻了。


35

     如果想写好一篇作文,是不是应该先构思,要有灵感,然后再构思人物的性格?

写作需要积累。当你有了灵感,开始动笔,就会发现自己写得很轻松,有时候会觉得这个句子好像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从心里喷出来。事后你再看这篇文章,会想:这是我写的吗?甚至会感到惊讶。因为这一切都不是刻意想出来的,也不需要苦思冥想。当你的内力增加,你的积累、苦行足够的话,到了关键时刻,它会自动喷发。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过于局限在这些小的条条框框上。越是这样想表达力就越可能被局限。不要刻意去想:“我应该如何来写这个人物?怎么样才能把他表达出来?”而是尽量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写作的时候没有杂念,内心平静,像一个空杯、空碗,而不是一个装满各种各样想法的碗,把杂念都倒掉。然后观察自己心里出现的念头,听到自己的声音。


36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如果照着心中的想法写,而不刻意用一些好词好句,文章中好词好句的数量就不及以前的多了,怎么办?

平时积累好词好句,跟它们之间不应该有距离。好的词句不应该仅仅像一个包裹,积累了然后打包扔在那里。要让它们进入到心里,要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最后存在于意识里。“存在于意识里”是什么概念呢?你想表达,马上就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这些词会自动地跳出来,这就说明,你跟词句已经互为一体,没有距离了。如果说抄了一大本好词好句,但在写作文的时候根本就记不起来,也用不上,那就说明这些文字没有真正进入到你的身体里,没有进入到你的心里,你还是没有为它花苦功,没有真正地去体会它。热爱词汇,这是我们写作的天赋。我们热爱所有优美的词汇,看起来非常美的,读起来非常美的,从中可以得到彻底的满足,得到乐趣,这就说明你是写作的人。如果你总是感觉跟词汇之间有隔膜,记不起来,也背不下来,那就说明可能你没有写作的能力,要自己去辨别、区分。


37

     老师,写作和创作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您认为您在这条路上达到了哪一步?

我对自己的写作没有期待。小时候没有想要成为一个作家;一直到二十几岁的时候,也没想过要成为一个作家。但我热爱文字,就慢慢地写。当我写出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就有很多人喜欢,这超出我的想象。我在写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动机,这就是顺其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朵花。对自己的作品,我允许它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因为我知道自己是不完美的、有局限的人。我在写作之中试图发现与探索自己,去靠近生命而不是麻木不仁。


大家以后会发现,当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时,离自己的生命其实是很远的,听不到内心的声音,也感受不到情感。比如在打电脑游戏的时候,当时会觉得好舒服,但半天过去,会发现自己像不存在一样,是麻木的。如果你对这种麻木没有清醒的认识,不去控制自己,它会跟你的一生都连在一起。


写作能避免我们的麻木感,不会在生活中糊里糊涂地过,用很多杂事来打发自己的时间。写作的时候,你会发现离自己越来越近,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我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如果写作是一棵大树,它开花以后还会结果。开花是我们写出自己的作品,那么它最后结出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就是让自己的生命圆满、平衡、深刻。


38

     老师,不管是什么事,都有特别枯燥无味的一段时间,写作也是如此,您也遭遇过这种情形吗?如果有的话,您是怎么渡过这个难关的?

我面对的困难可能是大家目前还不能想象的。当你要写一部长篇小说,可能会有二十万字,而且要持续写很长时间,要你每天都必须面对。当你坐下来写,有时候状态很好,有时候会发现好像被堵塞了,这个时候,我会保持耐心,不能写了那就先不写。看书,出去散步,跟别人聊天,让思维有一个转换的过程,突然之间你觉得自己又能写下去了。所以我们要按照自己的状态往前走,不要给自己立下太多的界限——我要怎样,我非要怎样不可,顺着状态走就好,可以尽量保持在一个好的状态。但保持好的状态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最大的问题是需要面对自己的情绪,情绪会影响到写作。所以,平时还是要尽量让自己的心干干净净。这该如何做到?我刚才也提到了,少用网络,少在手机、电脑或电视上看一些杂乱无用的信息,尽量多阅读、学习、积累、苦行、训练,这对大家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39

     老师,在写作时,作文的内容、情感会不会跟随作者的情感改变?例如,假如心情很好,写出来的作文是欢声笑语的;如果我很伤心,那么写出来的作文是悲伤的。

作文是由个体写出来的,所以个体的情绪、想法、感觉、情感肯定会影响到我们的写作状态,反映在所写的文章里。我建议大家,在写作的时候尽量保持平静的心态,没有太多的不高兴,也没有太多的高兴。只有在平静的心态下,你表达出来的观点才会更让人信服,也可能是更公平、更有价值的。如果把太多自己的喜怒哀乐、太多自己的爱好嵌注在你写的东西里,它的主观性太强。


40

     老师,您刚开始写书的时候觉得困难吗?

我刚开始写书的时候没有觉得困难。我的第一个小故事花一个晚上大概几个小时就写完了,没有经过任何的苦思冥想,像流水一样,而且没有太多修改就发表了。这就是一个顺其自然生长出来的状态。但越往后,我会觉得写书开始困难。因为见多识广后会明白自己的局限,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也更懂得美好事物的价值,对写作有更多敬畏之心。


41

      您对您自己的作品怎么看呢?

每个人的作品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为我们不会永远停止在一个层面上。作品与我们的生命紧密相关。你在什么样的状态和阶段,就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比如在你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内心有很多叛逆,对社会、家庭、父母、很多事情心存大量疑问,你可能就如实地写下来。但当你长大,经历和理解了很多事情后,心放大了,能够更好地去理解世界和理解别人,这时你会发现内心的愤怒变少了。如果一个人成熟了,他跟外界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和平,而且拥有自己内心的自由。如果你以后有兴趣去看我的作品,可以把早期、中期以及近期的作品都看一看。你会发现一条有趣的脉络在文字里很清晰地呈现。你会清楚地看到一个人的生命在变化、在成长。这也许会带给你启发。




二〇一七年八月十日,在鄂尔多斯的演讲



图 / Petr Kozl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