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运营
古钱币运营
本文为天眷堂特约撰稿人
洛阳秀才
整理改编。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德皇帝其人
明武宗朱厚照,大明第十位帝王,年号正德。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即位后史书上出现两种评价,一方说他处事刚毅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而且,他在位时臣下仍有不少贤才,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帝王治下总体上仍有可称道之处。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立下了一战功,在应州一战中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所以说他又是一个好的将领。
应州大捷
另一方面说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但武宗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大事上从不怠慢。
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历史学家对此颇有分歧,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武宗只不过只是喜欢玩乐。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人。从其所指挥的应州大捷来看也算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皇帝。
正德年间未铸钱
据史料记载,明代正德年间未正式铸造行用钱,这与明朝的重钞轻钱的指导思想有关。由于明初铸钱缺铜,政府责令民间出铜,结果造成民怨较多。明统治者感到铸钱既困难,又无利可图,对朝廷来说没有什么好处,故多次实行纸钞。
另外明代私铸钱的现象十分严重,到正德皇帝的父亲弘治时期,私铸问题愈发严重,官铸钱流通不畅,以致弘治十六年,有大臣直接上奏反对铸钱。所以到了正德年间,朝廷就不再铸钱,铜钱用的是本朝制钱和大样的旧钱。
正德压胜钱
正德皇帝在位期间未铸钱,存世的正德通宝是明末清初铸造的压胜品。清代中后期、民国时民间铸造的最多,甚至邻国也有铸造。其工艺和材质各不相同,多以黄铜为主,背面多龙纹、龙凤纹、牡丹等,各种题材多达百余种。
清 正德.斩邪魔太除鬼怪平背双龙纹花钱 李伟先旧藏 直径47.7毫米 嘉德拍卖2018年34500元成交
清 “正德国宝”背“圣旨真主”花钱 直径4.74cm 嘉德拍卖28750元成交
清·鬼谷正德花钱(白铜质) 闽炉名花,直径30mm 西泠拍卖2014年 5750元成交
清“正德通宝”背“天下太平”双面外缘龙凤纹花钱,直径35.7mm 上海崇源2014年8050元成交
玄德正德花钱 直径48.2毫米 景星麟凤拍卖11350元成交
正德通宝背满文“宝桂”,直径32.5mm 平尾赞平旧藏 嘉德拍卖2011年 6670元成交
正德通宝背“太平”,直径33.3mm 平尾赞平旧藏 嘉德拍卖 3220元成交
正德通宝背“大福”,直径34.2mm,川炉花钱 平尾赞平旧藏 嘉德拍卖2011年 16100元成交
正德压胜钱的寓意
关于正德钱,民间有各种迷信和传说。“正德”两字,寓意深刻,有“正身之德,利民之用”的说法,表达了老百姓对君王的美好意愿,所以被后世大量铸造。
1.保佑渡水平安,后世盛传正德帝是游龙转世,所以只要携带了正德钱币过江渡河,就可以平安渡河。清吴文炳《泉币图说》、戴熙《古泉丛话》、清俞曲园《茶香室四钞》卷廿七载均有记载:清康熙年,民间盛传“国朝焦循《忆言》云,泰州宫紫悬太史言:十年前后以重价购求正德钱,一二文可值一金,云正德为游龙,佩之渡江河,无波涛之厄”。
2. 赌钱会赢。传说赌博时身边有正德钱就会赢。
3、 孕妇生产时手握正德钱可保母子平安。
4、 吉祥。“人下正德钱只两个丫,真者鸡见之不啼”
正德通宝的价值根据铜质、色泽、轮廓、形制、工艺、铸造年代不同,价格各异,一般来说年份越早越珍贵。
本文为
天眷堂特约撰稿人
洛阳秀才
改编整理。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