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启动实施《“飞天—星光计划”——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人才培养五年行动》。根据计划,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发现和培养100名有突出潜力的杰出电视剧人才和100名电视文艺人才。组织1000名导演、演员、编剧等电视剧人才和2000名电视文艺人才进行研讨交流和学习培训。对2万名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网络培训,全面提高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作品创作水平,形成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飞天一星光计划”—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人才培养五年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人才培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精品创作能力,促进优秀电视剧、电视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广电视听力量,决定从2024年至2028年组织实施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人才培养“飞天一星光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学习培训、创作研讨、实践研修、培育培养等多种形式,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发现和培养100名有突出潜力的杰出电视剧人才和100名电视文艺人才,带动培育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丰富“飞天奖”“星光奖”遴选基础;发挥优秀人才和典型作品引领带动作用,组织1000名导演、演员、编剧等电视剧人才和2000名电视文艺人才进行研讨交流和学习培训;对2万名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网络培训,全面提高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作品创作水平,形成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二、培养原则
1.坚持“二为”方向。推动电视剧和电视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培养一批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文艺人才。
2. 坚持“三性”统一。推动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以培养优秀人才、创作优秀作品为主要原则,强化精品意识、坚持守正创新,培育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描绘新时代气象、书写人民史诗、展现中国形象的文艺作品。
3.坚持广泛培养。推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发现培养人才相结合,注重通过总局“百佳”推优、季度年度推优、重点扶持项目、“两个人才工程”等发现和选拔有突出潜力人才,面向各类从业人员广泛开展多种形式教育培训,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
4. 坚持突出重点。推动由“高原”迈向“高峰”,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统筹各类扶持措施,加大对有突出潜力人才和作品的培养培育力度,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强化政策引导、优化管理服务、统筹激励扶持,系统提高全行业精品创作能力。
三、重点任务
(一)专题培训
1.开展文艺业务骨干增强“四力”教育培训。每年组织开展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业务骨干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活动,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艺观教育培训,开展新媒体内容创作和运营培训,推动全媒体生产传播能力提升。
2.开展电视剧、网络剧等选题规划培训。每年举办电视剧、网络剧及电视文艺创作经验交流培训,开展选题规划和内容管理培训等,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要求,推进重大主题作品创作生产工作,加强国际化选题规划等国际传播能力培训。组织行业优秀编剧、导演围绕“找准选题”科学规划创作布局进行研讨,综合提升文艺作品创作水准。
3.开展青年演员和经纪人职业素养培训。定期遴选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演员、经纪人参加专题培训,开展研修研讨,结合文娱领域综合治理,讲解行业管理政策,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围绕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进行研讨,着力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素养。
4.开展精品剧集青年创作人才能力提升培训。每年举办精品剧集青年创作人才培训、精品电视剧创作经验交流培训等,遴选青年导演、编剧等行业骨干人才参加学习,提高精品创作能力和水平。开展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和“新时代精品”工程,加强电视文艺评论等相关培训。
5.开展纪录片、动画片和电视文艺等创作培训。
每年面向全国主要纪录片、动画片制作机构和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一线文艺创作人才举办创作培训,聚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围绕系列主题精品创作活动开展研修,加强专业技术、业务实操、高新技术、制作规范等培训,全面提升岗位技能水平。
6. 加强中小影视制作机构人才培养。每年面向中小影视制作机构、青年从业人员、自由创作人员等,开展人才培养扶持,实施专项行动计划,重点组织政策扶持、内容扶持、方向扶持、资源扶持和发展扶持等,推动行业资源整合,形成内容创作发展合力。
7.推动市场化培训。支持总局和行业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等有关单位加强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人才培训研究,支持各单位充分挖掘优质资源,面向行业人才培养紧缺亟需领域开发培训项目,积极形成自身培训特色,不断扩大人才培训的市场化供给。
(二)网络轮训
8.开展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从业人员线上专题轮训。组织导演、编剧和制片人名师发挥各自专长录制电视剧和电视文艺创作经验精品培训课程,依托广电总局“智慧广电学院”每年组织开展网络专题培训。
9.开展系列直播培训。邀请各省(区、市)广播电视局、相关制作企业负责人,定期举办内容管理政策、内容创新思路技巧、微短剧创作与运营管理、电视栏目策划等方面系列直播培训班,提升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人才创作生产能力水平。
(三)培育扶持
10. 开展AIGC新技术赋能影视实训。结合AIGC新技术新应用,依托高等院校、产业单位、重点实验室等,指导建立实训基地,开展AIGC新技术赋能影视等实训,遴选一线编剧、导演等参加学习,积极推动新技术应用培育视听新质生产力,提升技术赋能文艺创作实战能力。
11. 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基层实践活动。组织优秀青年导演、演员、编剧和电视文艺人才进乡村、走基层,开展创作采风、直播助农等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从业人员深入群众,打牢思想根基、讲好群众故事,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有深度、动人心的文艺作品。
12. 开展座谈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制片人,导演、编剧等专家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交流分享创作经验。结合培训和研修等召开座谈会,组织从业人员与影视企业交流,加强政策宣介,推动人才链、产业链互融互通,在教育培训、职称评审等多方面积极听取意见建议,团结凝聚“文艺两新”人才,增强队伍向心力凝聚力。
13.充分发挥作用。遴选推荐优秀青年编剧、导演、演员和电视文艺人才等参评各类人才项目,参加学术活动,担任智库成员,聘任高校客座教授,参与重点项目等。探索采取绿色名额等多种形式,鼓励和推荐优秀培育作品参加文艺作品研讨会,参评季度年度推优、重大文艺奖项等。
14.强化服务保障。完善“复合式”党支部和临时党支部建设,强化“文艺两新”党支部常态化管理,组织开展青年先锋队活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创新“文艺两新”人才评价机制,畅通技能人才水平评价和专业人才职称评审通道,探索人事代理模式,全面优化服务。
四、有关要求
1.强化协同联动。国家广播申视总局人事司会司宣传司、电视剧司、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等相关部门和直属单位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共同推动各项培养措施落实落细。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协作,聚焦重点培养培育对象,强化资源整合共享,形成工作合力。
2. 精心组织实施。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把加强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人才培养作为推动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以组织实施“飞天一星光计划”为示范引领,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方法,结合实际开展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活动。
3.做好宣传推广。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优势,发挥主流媒体和网络视听平台作用,积极宣传推广“飞天一星光计划”优秀人才、优秀作品,为成长成才和精品创作营造良好条件,树立行业重要人才培养标杆,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加入私密社区 推荐阅读